棕背雪雀

棕背雪雀

棕背雪雀(學名:Pyrgilauda blanfordi ):屬於雀科雪雀屬鳥類。體重22-29克,體長117-138毫米。雌雄同色。頭部具特別的黑白色圖案。額白色,額中央有一寬的黑色縱紋,眼先和短的貫眼紋黑色,頰、耳羽、眉區白色,其餘頭和上體棕褐色。頦、喉黑色,其餘下體白色。特徵是背部羽毛呈棕褐色,故稱為棕背雪雀。 棲息於3000-4500米的高山、草原、半荒漠地帶,甚至可達5400米,活動于山谷、牛羊圈及居民點附近,喜居於鼠兔洞較多的地方。以植物果實、種子、青稞等植物性食物為食。主要分布在印度、尼泊爾、巴基斯坦、錫金、克什米爾以及中國青海、新疆、西藏等地區。 (概述圖片參考資料來源: )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棕背雪雀 棕背雪雀

棕背雪雀雄雌同色。眼先,嘴基黑色,並具黑色貫眼紋和眉紋;額白色,中央具一黑色寬闊縱紋;頭頂及枕部棕褐,並具黑褐色不規則的斑紋;頭側灰白色,頦和喉部黑色;頸、背、腰、尾上覆羽色較淡,呈棕灰色;中央一對尾羽黑褐色,羽緣沾棕;其餘尾羽黑褐,具白色次端斑,羽端並沾棕色;第一、二枚初級飛羽棕褐,外羽色較淡,並具褐白色羽緣;其餘初級飛羽黑色,具白色次端斑,羽端沾棕,羽緣白色;次級飛羽棕褐色,羽片內羽具白色端斑;小翼羽棕褐;初級覆羽、大覆羽和中覆羽棕褐色,外羽及羽端沾棕;腋羽白色;胸部白色沾棕,兩側棕色與頸部相連;腹部及尾下覆沾棕。

幼鳥上體色較成鳥淡,呈橄欖灰色,僅初級覆羽、大覆羽及次級飛羽、尾羽羽緣呈淡棕色;下嘴及跗跖淡褐色。相比棕頸雪雀臉白。幼鳥嘴皮黃色。

青海亞種上體灰色較濃,無薑黃色調;柴達木亞種色更淡,頸背兩側略沾黃色。

虹膜褐色,鳥喙黑色,腳黑色。

大小量度:體重♂24-28克,♀22-29克;體長♂119-137毫米,♀117-138毫米;嘴峰♂10-11毫米,♀10-11毫米;翅♂85-95毫米,♀87-97毫米;尾♂48-59毫米,♀48-60毫米;跗蹠♂16-20毫米,♀16-19毫米。(註:♂雄性;♀雌性)

棲息環境

棕背雪雀是一種典型的高山草原和高原草地的鳥類,棲息于海拔3000-4500米高山、草原、半荒漠、荒漠地帶。有時甚至出現在海拔5400米的高度,耐高寒,特別喜歡棲息在鼠洞較多的草原地帶,夏季多集中於草原、高山。冬季大雪覆蓋,多集中於低凹背風山溝、凹地、牛羊圈及居民點附近。

生活習性

習性和棕頸地雀很相近,除繁殖期成對活動外,多成群。甚不懼人。多貼地面低空飛行,每次飛行距離較短。喜在地上跳躍奔跑,速度快,行動敏捷,有時亦見出入於鼠兔洞穴。在地面或于飛行時發出快速的聯絡唧叫聲。喜居高處鳴叫,叫聲尖細,似“Jie Jie Jie聲”。

繁殖期主要以昆蟲為食,也吃部分草子和植物葉芽。秋、冬季則以植物性食物為食,特別是冬季,幾乎全部以植物果實、種子、青稞等植物性食物為食。

分布範圍

分布於印度、尼泊爾、巴基斯坦、青藏高原至中國西部及西北部。

棕背雪雀分布圖 棕背雪雀分布圖

繁殖方式

雄性生殖腺大都為1毫米×1毫米,最大者為2毫米×2毫米。體卵泡大都呈細砂粒狀,有的更小呈細粉粒狀。繁殖期6-8月。營巢於岩石洞穴和動物廢棄的洞中,巢主要由草葉和草莖構成,有時也雜有一些草根和廢物,內墊有獸毛和鳥類羽毛。營巢由雌雄親鳥共同進行,巢築好後即開始產卵。每窩產3-4枚,卵淡白色、光滑無斑。9月已幼鳥活動,此時已是繁殖後期。

亞種分化

棕背雪雀(3亞種)
中文名稱學 名命名者及年代
1棕背雪雀指名亞種Pyrgilauda blanfordi blanfordiHume, 1876
2棕背雪雀青海亞種Pyrgilauda blanfordi dibarbatePrzevalski, 1887
3棕背雪雀柴達木亞種Pyrgilauda blanfordi ventorumStegmann, 1932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6年 ver 3.1——無危(LC)。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