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分類
![雪雀屬](/img/d/b73/wZwpmLyUDMwITO0kjMzATN1UTM1QDN5MjM5ADMwAjMwUzL5IzL1M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從形態學,遺傳學,生態學及地理學等多方面的研究結果表明:將雪雀屬劃分為三個亞屬階元:原雪雀屬種間,棕頸雪雀( M .ruficollis)、棕背雪雀( M.blanfordi)與黑喉雪雀( M.davidiana)有較近的親緣關係;白斑翅雪雀( M.nivalis)與褐翅雪雀( M.adamsi)有較近的親緣關係;建議可將其各自提升到亞屬這一階元,雪雀亞屬 Montifringilla與地雀亞屬 Pyrgilauda。前者包括包括白斑翅雪雀與褐翅雪雀;後者棕頸雪雀、棕背雪雀、黑喉雪雀、與阿富汗雪雀、第三亞屬僅有白腰雪雀( Onychostruthus taczanowskii)。
分布範圍
雪雀的分布呈現明顯的規律性,東西走向,基本貫穿整個亞歐大陸高山帶。青藏高原是雪雀的分布中心,在這裡有6個種,11個亞種不同程度的重疊分布。在青藏高原隆起前,此地是低海拔的丘陵旱生植物草原,雪雀的原始種類有可能廣泛分布於此處。青藏高原的隆起帶來新的生存環境,雪雀的原始種類不得不面臨新的生存壓力,為適應新形成的氣候條件,雪雀從原始種類中分化出一支來以適應新環境下的寒冷氣候。在競爭壓力的迫使下,雪雀向四處相似的生境擴散。
黑喉雪雀向東北擴散;阿富汗雪雀向青藏高原的臨近地區興都庫什山脈擴展;白斑翅雪雀則沿橫貫亞歐大陸的阿爾卑斯-喜馬拉雅山脈擴散,形成今天獨特的高山分布格局。
![雪雀屬分布圖](/img/2/aab/wZwpmL0ATOzgjNzMzMzATN1UTM1QDN5MjM5ADMwAjMwUzLzMzL3g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下屬種類
中文名稱 | 學 名 | 命名者與年代 | |
1 | 褐翅雪雀 | Montifringilla adamsi | Adams, 1858 |
2 | 西藏雪雀 | Montifringilla henrici | Oustalet, 1892 |
3 | 白斑翅雪雀 | Montifringilla nivalis | Linnaeus, 1766 |
4 | 白腰雪雀 | Onychostruthus taczanowskii | White-rumped Snowfinch |
5 | 棕背雪雀 | Pyrgilauda blanfordi | Plain-backed Snowfinch |
6 | 黑喉雪雀 | Pyrgilauda davidiana | Small Snowfinch |
7 | 棕頸雪雀 | Pyrgilauda ruficollis | Rufous-necked Snowfinch |
8 | 阿富汗雪雀 | Pyrgilauda theresae | Afghan Snowfinch |
保護級別
全部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7年 ver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