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高調梆子
是山東省地方戲曲劇種之一。又名“高調梆子”,簡稱“高調”或“高梆”。主要流行於山東西南部的菏澤、濟寧、泰安等地的大部分縣市,以及聊城、臨沂等地區的廣大城...
歷史沿革 科班分布 傳奇科班 藝術特點 角色行當 -
汶上梆子
汶上梆子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戲曲劇種。山東省汶上、濟寧地區人民將隨著陝西山西等地人員流入山東而帶入的山陝梆子進行語音本地化改造後誕生的一種梆子的新唱腔,又稱...
介紹 藝術特徵 -
曹州梆子
曹州梆子是指歷史上對山東梆子的稱呼;又名“高調梆子,以區別於流行在魯西南、豫北、冀南的“平調”。又因其激越高昂的特徵,民眾又稱“捨命梆子腔”。 歷史上的...
基本概況 歷史淵源 藝術特點 劇目概況 對周邊劇種影響 -
蔚州梆子
蔚州梆子,也稱蔚縣秧歌,產生於明末清初民歌小調廣泛流傳期。最初是人們在田間勞動時,隨感而發,順口編出的有節奏、帶有簡單旋律的小調。解放後,在黨和政府的關...
劇目 歷史 發展 蔚縣秧歌組成 -
梆子井86號院
綠化率:暫無 物業公司:暫無 物業費:暫無
小區介紹 周邊配套 -
神鞭[2002年周友朝執導電視劇]
——南豆腐鮮炸的炸豆腐! 窮困潦倒的三梆子,飢腸咕嚕,百無聊賴地閒逛,混在...,人們又被當鋪豐盛當前的叫好聲吸引過去,三梆子也湊了過去,原來是小混混黑五把自己的臉釘在店鋪的門板上,任憑血水順著臉往下流淌,三梆子下意識地用手捂住...
劇情簡介 分集劇情 演職員表 音樂原聲 幕後製作 -
大井班
井守俊於民國十九年(1930)年又招收10至15歲兒童近百名,新打科班,名為井班,後成二班時,該班更名為大井班。
-
東井嶺鄉
東井嶺鄉屬山西省長治市壺關縣轄鄉,鄉政府駐地東井嶺村,地理坐標位於北緯35°59′,東經113°20′。東與樹掌鎮相連,西與店上鎮、百尺鎮接壤,北與石坡...
行政劃分 自然資源 經濟發展 交通 文化 -
東井嶺村
山西省長治市壺關縣東井嶺鄉東井嶺村,縣誌記載因在一眼水井的東面而得名,位於壺關縣中南部,太行山脈之中龍山之上,又稱嶺上;是東井嶺鄉人民政府所在地。因在太...
自然環境 交通狀況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