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梅槎地區,是廣東省客家地區的代名詞,主要包括梅州、惠州、河源、深圳等四個部分。興梅地區,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設,轄今興寧、梅縣區、龍川、五華、蕉嶺、平遠、和平、連平、大埔等9個縣,行政駐興寧。正式名稱為“廣東省第六行政督察區”。解放初所設的“興梅專區”,行政駐地已遷到梅縣,但很明顯是因為繼承了民國二十五年的廣東第六行政督察區,才定名興梅的。若民國的廣東第六行政督察區行政駐地不在興寧,解放後所設的“興梅地區”,恐怕不會突出“興”字。因除大埔外的今興寧、梅縣區、龍川、五華、蕉嶺、平遠、和平、連平等8縣,恰好在北宋以後是梅州、循州故地,所以也有人籠統地將民國二十五年設定的廣東省第六行政督察區稱為梅循區。當時的興梅地區,明顯包括了現在不屬梅州地區的和平、連平、龍川等縣。因東江(珠江支流)別名槎江,和平、連平、龍川等3縣位在東江流域,而今梅縣區、興寧、五華、大埔又屬梅江流域,故也有稱這個含九個縣的興梅地區為“梅槎地區”的。
隋朝四縣
南朝齊永明元年(483年)至唐武德五年(622年),是梅州地區的第一個四縣時期。這個時期,梅州地區包含:興寧縣(今五華)、程鄉縣(今梅縣區/蕉嶺/平遠)、齊昌縣(今興寧市)、萬川縣(今大埔縣)等4個縣。興寧縣 東晉鹹和六年(331年),興寧縣由古龍川縣分立,縣境跨今五華、興寧全境及龍川縣東部和紫金縣東北部。興寧正式隸屬東官郡,縣治設於今五華城鎮雷公墩。南朝齊永明元年(483年),古興寧析今興寧地置齊昌縣,興寧江(今五華河)及右別溪(今琴江)流域地,仍保留為興寧縣。北宋熙寧四年(1071年),重置興寧江及右別溪流域地為長樂縣(今五華縣)。
程鄉縣 南朝齊永明元年(483年),析義招縣置程鄉縣(今梅縣區)。宋徽宗宣和二年(1120),以敬州地置義安郡。
齊昌縣 南朝齊永明元年(483年),古興寧析今興寧地置齊昌縣,縣治設於今興寧市城北五里洪塘坪(楓林坪)。梁天監年間(約503年)撤銷齊昌、雷鄉兩縣,併入興寧縣,縣治由雷公墩徙至今龍川縣佗城。唐武德五年(622年),在原齊昌地復置齊昌縣,縣治仍設於洪塘坪(今興寧境)。貞觀元年(627年),廢齊昌縣,置寧昌驛,隸屬興寧。武則天天授二年(691年),復置雷鄉縣。興寧保留東晉所劃轄境(含今五華、興寧),縣治由佗城(現龍川縣境)遷回雷公墩(今五華)。
萬川縣 東晉義熙九年(413年)以惡溪上游5個“流民營”為基礎,古海陽縣北部析置了義招縣。隋大業三年(607年)改義招為萬川縣。唐武德四年(621年)廢萬川併入海陽縣,屬潮州。歷宋、元及明前期,仍屬海陽縣光德鄉、灤州鄉。
嘉應四縣
清雍正十一年(1733)割惠州府興寧、長樂(今五華)等二縣,潮州府程鄉(今梅縣區)、平遠和鎮平(今蕉嶺縣)等三縣,設定州治,建立嘉應州(今梅州)。嘉應州下轄嘉應本州(通稱程鄉縣(今梅縣區))及興寧、長樂(今五華)、平遠、鎮平(今蕉嶺)四縣。是梅州地區的第二個四縣時期。這一時期有不少嘉應州(今梅州)籍客家民從遷到台灣定居,其中主要為蕉嶺籍。至今台灣的客家族群主要還是由“四縣腔”、“海陸腔”構成,四縣籍客家在台灣至今仍是主要的部分。在大陸四縣籍客家人原鄉梅州地區,則認為如果按經濟比例看,蕉嶺的影響力恰好可以排在梅州地區內第四,獨稱蕉嶺一縣(即原鎮平縣)為“四縣”。今梅州地區各縣經濟影響力排名:梅江區、梅縣區、興寧市、五華、蕉嶺、大埔、平遠、豐順。興梅地區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原屬“潮州府”的大埔縣劃入興梅地區,只保留豐順縣仍屬潮汕地區(當時,現在的潮州、揭陽、汕頭和豐順共同組成了“汕頭市”),當時的通俗所稱的“潮汕”區,也就是廣東第五行政督察區。“潮汕”一名,是繼承了潮汕鐵路的名,同時,對於解放後的新中國來說,潮汕其實是直接繼承了民國二十五年的廣東第五行政督察區,才定名潮汕的。與潮汕相對的通俗區域名“興梅地區”,因為行政駐地為興寧,而冠名為“興”。解放初所設的“興梅專區”,行政駐地已遷到梅縣(今梅縣區),但很明顯是因為繼承了民國二十五年的廣東第六行政督察區,才定名興梅的。若民國的廣東第六行政督察區行政駐地不在興寧,解放後所設的“興梅地區”,恐怕不會突出“興”字。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先於1949年10月設定興梅專區,轄今梅縣區、興寧、五華、大埔、蕉嶺、平遠6縣。1950年1月26日,國務院發文成立興梅行政督察專員公署,也稱興梅專區,增豐順縣,號稱興梅七縣。1952年底撤銷興梅專區,興梅七縣改隸粵東行政區。1956年2月,粵東行政區分為惠陽、汕頭兩專區,興梅七縣屬汕頭專區。1958年至1961年大躍進時期,汕頭專區轄區內興梅七縣部分,撤併為梅縣(含蕉嶺)、興寧縣(含平遠)、大埔縣、五華縣等四縣,豐順縣劃屬潮安縣。
梅槎地區
梅州地區 轄今梅江區、梅縣區、興寧市、五華縣、豐順縣、大埔縣、蕉嶺縣、平遠縣。
河源地區
惠州地區
深圳地區
東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