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西周太保鼎自出土之日,就受到收藏家的青睞,先後被山東濟寧鍾氏、南海李山農、日照丁跋臣等人收藏。1917年,清光緒年進士,時任袁世凱政府國務卿的徐世昌,在清史館總編纂柯鳳孫的介紹下,將太保鼎連同西周太師鼎、小克鼎、克鍾一併收入自己的弢齋中,驚喜之餘,特作《得鼎歌》。在這首七言詩中,徐世昌暢述得鼎過程,頌讚鼎之美好,將它與世人皆知的毛公鼎、虢季子白盤相媲美,表達自己的珍愛之情。1958年徐世昌孫媳張秉慧將它們捐獻國家。
器物詳情
西周太保鼎(圖一),通高50.7厘米,口徑23.36厘米,重26公斤。方形,四柱足,造型雄偉,使用圓雕、浮雕技法,工藝精湛。其口上鑄雙立耳,耳上附雕雙獸。鼎腹部四面飾蕉葉紋與饕餮紋,四角飾扉棱。最為顯著的是柱足上裝飾的扉棱和柱足中部裝飾的圓盤,這在商周青銅器中是獨一無二的,非常奇異。西周太保鼎具有非凡的藝術魅力,被《中國美術全集·青銅器卷》收錄,並於1993年被選送參加第三屆《中國文物精華展》,又因其異常珍貴,被國家文物局確定為不允許出境展覽的64件古代藝術品之一。
文獻記載
太保鼎腹內壁鑄“大保鑄”三字。《尚書》載:“召公為保,周公為師,相成王左右。”《史記·燕召公世家》記載: 召公,與周同姓,姓姬氏,周武王之滅紂,封召公於北燕。”。據學者考證,這件太保鼎是西周成王時的重臣召公?#93;所鑄造的,“大保”是其官稱。目前發現太保自鑄器共四件,除太保鼎外,太保簋現藏美國費里爾美術館,太保卣現藏日本白鶴美術館,太保盉現存北京文物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