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
本書是有關清代學術的第一部專著。它系統評述了明末至梁啓超以來200多年中國學術思想發展的概況,就有清一代的哲學、經學、史學等自然科學進行了全面論列,把每一時代的學術作為思潮進行總的歷史考察,探討起因,分析點,剖析衰落之根源,並對各個時代、各學科的代表人物及著作詳盡闡述。《儒家哲學》是1927年梁啓超在清華大學的講義,其中全面論述了儒家哲學的內涵、沿革、代表人物和研究方法。
編輯推薦
梁啓超的《清代學術概論》一書,通過清學對宋明理學的“反動”,提出了作者的學術史觀和治學態度。梁啓超在提到“學問的價值”時指出在“"善疑、求真、創穫”,而其學術史觀也體現出了這三個方面。筆者從善疑、求真、創穫的角度以及其內在邏輯聯繫方面分析梁啓超的學術史觀點。
在《清代學術概論》中,梁啓超將清代思潮的變遷過程分成三個不同的階段。而貫穿三個階段他所予以重視的關鍵性精神即是“科學精神”。梁啓超所關心的問題在於學問該如何得到發展,並且憂慮“致用”的主觀動機容易介入研究過程,從而影響其客觀性,因此,梁啓超主張學者應避開去問所治的學問是否實用。“為學問而治學問”,這就是梁啓超《清代學術概念》中所要表達的中心思想。梁啓超深刻地體會到了政治權力主宰真理和正義的嚴酷現實,他所站到的非政治性立場本身就在政治社會環境中。《概論》在政治思想史學上具有深刻的意義。
目錄
序
自序
第二自序
儒家哲學
第一章 儒家哲學是什麼
第二章 為什麼要研究儒家哲學
第三章 儒家哲學的研究法
第四章 二千五百年儒學變遷概略(上)
第五章 二千五百年儒學變遷概略(下)
第六章 儒家哲學的重要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