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學術概論

作品簡介

《清代學

清代學術概論清代學術概論
術概論》,是我國第一部系統總結清代學術思想史的著作,為近代思想家、戊戌維新運動領袖之一梁啓超所著。
1920年,蔣方震寫了《歐洲文藝復興史》一書,請梁啓超為之作序。梁啓超覺得泛泛為一序,無以益其善美,不如取中國歷史中類似之時代相印證,從中比較彼我短長,吸取歷史的經驗教訓。於是,他借題發揮,對比中西文化,對中國近300 年學術史作了一番議論。哪知,下筆不能自休,短短几天功夫,竟成六萬言之文,與蔣著的篇幅差不多,只好獨立成書,名曰《清代學術概論》。

《清代學術概論》全書涉及哲學、經學、史學、考古學、地理學、金石學、文獻學、佛學、美術、詩歌、曆法、數學、水利等學術領域,而貫之以時代思潮興盛轉承的主線,可謂氣勢磅礴,思路明晰,有如一氣呵成,被後世研究者稱為“近代學術史上的一件珍品”。

《清代學術概論》把中國近300 年視作中國的文藝復興時代,力圖從中梳理出中國文化邁向近代的歷史進程,更被後世研究者高度評價,認為這是“‘五四’運動所促成的中國資產階級啟蒙意識進一步覺醒的思想表現和學術成果”。

作品評價

《清代學術概論》

清代學術概論清代學術概論
開篇,梁啓超即言:“凡文化發展之國,其國民於一時期中,因環境之變遷,與夫心理之感召,不期而思想之進路同趨於一方向,於是相與呼應洶湧,如潮然。始焉其勢甚微,幾莫之覺,浸假而漲——漲——漲,而達於滿度,過時焉則落,以漸至於衰熄。凡‘思’非皆能成‘潮’;能成‘潮’者,則其‘思’必有相當之價值,而又適合於其時代之要求者也。凡‘時代’非皆有‘思潮’;有思潮之時代,必文化昂進之時代也。”認為只有從時代思潮入手,才能真正把握住一時代學術思想的本質內容、流變規律和真實價值。這樣一種嶄新的學術史研究視野,使《清代學術概論》超越了以往的學術史著述,令人耳目一新。

《清代學術概論》僅是綱要式的論著,很多問題沒有展開,可補充的東西不少,但它精煉而高度概括,簡明而線條明快,讀者一眼就可以觸摸到有清一代的學術主潮和基本特徵,同時在研究方法和理念上頗有創新,是以現代思想文化為指導研究傳統學術史的佳作。

在《清代學術概論》中,梁啓超將清代思潮的變遷過程分成三個不同的階段。而貫穿三個階段他所予以重視的關鍵性精神即是“科學精神”。梁啓超所關心的問題在於學問該如何得到發展,並且憂慮“致用”的主觀動機容易介入研究過程,從而影響其客觀性。因此,梁啓超主張學者應避開去問所治的學問是否實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