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溫萬戶府故城

桃溫萬戶府故城

位於黑龍江省湯原縣香蘭鎮北1公里處,湯旺河南岸。湯旺河古稱桃溫水,故名。古城原為遼代五國部之一的盆奴里國都城,金代為屯河猛安,元代為桃溫萬戶府,明代為屯河衛,清代為布爾合噶珊。故城呈長方形,周長約2500米。掘壕築牆,夯土版築。南牆開一瓮門,西、北牆分別保存馬面五個。

信息

物質文化遺產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古遺址
黑龍江省
桃溫萬戶府故城VI-67

簡介

..
桃溫萬戶府故城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元代古城遺址。位於黑龍江省湯原縣香蘭鎮北1公里處,湯旺河南岸。湯旺河古稱桃溫水,故名。古城原為遼代五國部之一的盆奴里國都城,金代為屯河猛安,元代為桃溫萬戶府,明代為屯河衛,清代為布爾合噶珊。故城呈長方形,周長約2500米。掘壕築牆,夯土版築。南牆開一瓮門,西、北牆分別保存馬面五個。東、北牆大部分已被湯旺河沖毀。城中已墾為農田,出土文物有青磚、灰布紋瓦片、獸面瓦當、輪制灰陶片、瓷器殘片、銅鏡、銅鍋、鐵鍋、斧、鏃、銅錢幣等。

遺址

桃溫萬戶府故城系元代古城,本為金代屯河猛安故地,城址呈長方形,東西長750米,周長2500米,城垣高約3米,夯土板築,西城垣附有馬面五個,
..
西北有角樓,元代在松花江下游設水達達路管轄女真各部,下轄桃溫、胡里攻、斡朵憐、脫斡憐、孛苦江五個萬戶府。桃溫萬戶府因桃溫水(今湯旺河)而得名,該城址對壁,靜靜地躺在湯旺河岸邊,臨河一側城垣早已被河水沖刷得沒有痕跡了,六百多年的滄桑巨變只剩下三面城垣溝壑。城址內是一片玉米地,我在地頭土坷垃里尋找到十幾塊泥陶碎片,均為輪制形成的,還有布紋瓦殘片,都是黑灰色的。城址四周有數百棵白楊樹雙層圍繞著,城垣兩側均有石制界樁標示。當地文物部門對古城遺址的保護工作做得很好,我後來刻出的木刻版畫也很漂亮。2000年12月,我用了十年的時間,刻畫完成了268米木刻版畫長卷《塞北名勝風清圖》,桃溫萬戶府故城這幅畫就是長卷中428個名勝風光景點中的一個。

古城遺址探秘

桃溫萬戶府是遼金元明清五代沿用的故城。本來我們是些好游之人,卻在一個偶然機會踏入這片神奇的土地,使我們不僅感受到它的神奇,同時也被它的神奇魅力所吸引。更沒有想到的是,我們無意中的發現,卻顛覆了原有的考古定論和文獻記載……
閒遊古城遺址
突然想起了一個古城遺址——桃溫萬戶府。
桃溫萬戶府位於湯原縣香蘭鎮紅星村北,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要去桃溫萬戶府遺址,自然想起了為挖掘考證這座故城做出貢獻的原縣文物所長馬漢英。啟程前,我試探性地給馬漢英打個電話,意思是想問問桃溫萬戶府的準確位置,可是馬老先生接到電話後卻欣然許諾與我們一起同行。說實話,雖然心裡不勝感激,但還是有些顧慮,他畢竟是78歲的高齡老人了。
到了桃溫萬戶府故城遺址,我們首先看到了兩塊花崗岩石碑,一個是1981年由黑龍江省政府立的“桃溫萬戶府故城遺址”,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另一個是2006年由國務院審批、2008年黑龍江省政府立的“桃溫萬戶府故城遺址”,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石碑背後有古城遺址簡介:“桃溫萬戶府故城位於湯原縣香蘭鎮紅星村北。該城遼代為五國城部之一盆奴里部,金代為屯河猛安,元代為桃溫萬戶府,明代為成討溫衛,清代為固木納城……”
..

聽馬漢英介紹說,這個五代沿用的故城,在東北甚至在全國也為數不多,是女真的發祥地之一。也許是馬老先生看我們對故城遺址很感興趣,他接著說,據吉林通志記載:“固木納城周長5里,湯旺河從城東北流過。”後因湯旺河水逐年西遷,把古城沖毀三分之二,只剩下800米的古城牆了。
聽完馬老先生的介紹,我們仔細一看,現存的遺址也不小,到處可見碎磚瓦片。可以想像,當初這座千年古城是多么的龐大,多么的繁榮,多么的氣派。沿著古城牆走,我們還可以清楚地看到,坍塌古城牆的夯土板築層(原城牆高6米)和呈馬面型的牆體。馬漢英介紹說,馬面牆是古人為了作戰需要,站在馬面牆的凸出位置上,可以從側面用弓箭射殺敵人。我們沿著現存城牆走了一圈,看到了角樓、馬面牆和瓮城門遺蹟,不禁感嘆,古人的聰明才智。
在古城牆外,我突然發現那是雙道護城河,不僅有些詫異,便問馬老先生:“這護城河怎么是雙道的?”馬老先生說:“古代人的智慧一點不比我們現代人差,雙道護城河是為了更好的抵禦外來入侵。最關鍵的是,這個雙道護城河引進的是小雙河的溫泉水,即使是冬季也不會結冰,因此也增強了城池的防禦能力。”看來古人真是了不起,他們能夠利用一切自然條件自己服務。 站在湯旺河西岸,總是情不自禁地感嘆,古人的智慧,古人的才能,古人的創造力。仿佛一幅幅昔日的畫面躍然眼前——城內人馬喧囂,商貿往來;上山縱馬圍獵,鷹犬相隨;下河駕舟撒網,魚蚌盡收。那將是怎樣一個生活美景?
無意中與湯旺河對岸相望,發現東岸高崇的“大腦袋山”突兀眼前,偶然想起,如果按照桃溫萬戶府原有城址面積再向東延伸三分之二,與“大腦袋山”僅一河相隔。“大腦袋山”是這塊平原的最高山峰,從山上西望,桃溫萬戶府盡收眼底。假如在那個戰爭年代,“大腦袋山”正是桃溫萬戶府的軍事隱患。可是回頭一想,古代人那么聰明,哪能錯過這樣重要的細節?他們一定會在山上設定哨所,瞭望古城周圍的敵情,如果遇有外敵入侵,舉狼煙為號,城中軍民合力抵抗,那將萬無一失。可是仔細一想,那么山上的哨所豈不是孤立無援了?帶著疑問,回頭請教馬老先生,他說:“你的構想有一定道理,但那座山不叫大腦袋山,而叫“朱勒喇山。”上面的確有座古山城。在山頭沒被破壞時,我曾經考證過,還出土過一些陶瓷瓦片,那裡山高坡陡易守難攻,到底是不是古城的瞭望哨,沒有資料和出土文物可以證明。”看來,專家就是專家,那種嚴謹的科學態度,就是和我們常人不一樣,人家要用實物和文獻證明,而我們往往是富於想像。
不管怎么說,也許我的想像就是古城的一個未解之謎。不僅如此,還有幾個謎團至今未解,一是,桃溫萬戶府興盛時期到底居住多少戶軍民,是七千、五千還是三千?二是,這些古代軍民怎么都消失了呢,是天災還是人禍,他們究竟去了那裡?三是,讓人感覺奇怪的是,在古城牆上和雙道護城壕兩旁,卻像一片綠茵場,清一色低矮小草和點綴其間的小黃花,沒有其他高棵雜草。那真是碧草青青,鮮花盛開,好一派盎然景色。這些都給故城留下很多神秘。

價值

桃溫萬戶府故城,位於湯原縣香蘭鎮北6華里湯旺河右岸,哈蘿公路湯旺河公路大橋南側,距橋1公里。西北距香蘭鎮雙河村1公里。地理座標為東經129°43′-44′,北緯46°40′-41′,海撥高度98米。
古城略呈長方形,周長2500米。掘壕起牆,夯土板築,上寬2米,下寬8米,殘高3米。牆外有雙道護城河,有瓮門、馬面、角樓等軍事防禦設施,城西南角有小雙河流過,為當年護城河水來源。
公元1260年於松花江下游設桃溫、故里改、斡朵憐、脫斡憐、孛若江五個軍民萬戶府,管理松花江下游的水達達女真各部。
湯旺河古稱屯河,土溫水、桃溫水,元代桃溫萬戶府因桃溫水而得名。
該城遼代為五國部盆奴里國,金屯河猛安、元桃溫萬戶府、明成討溫衛故城,清稱固木納城。該古城為遼、金、元、明、清五個朝代沿用過,對於研究黑龍江地區開發史及歷代軍政建置有重要價值。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