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克帆船

柯克帆船

柯克船起源於北歐,或許是挪威或其它低地德語國家,開始是一類並不起眼的貨船,作為大船的供貨船,它曾是維京船隊中區別於維京槳帆長船的、以帆作主動力的一類圓船。

柯克船簡介

其船型特點是短、寬、結構堅固,也層為英國船舶設計師選為未來型。隨著13世紀通往於北海和比斯開灣的航運量的增長,它也相應地加大了尺寸,但從未超過200噸,數量也不多,而排槳船仍為主要船種。英王愛德華一世1340年在對法的海戰中領悟到帆船航行的優越性,從而把柯克船選為主要船種,除個別特殊情況外,再不增造排槳船,於是作為主要船種的柯克船尺寸得以快速增長,14世紀英國的主要船種變成了柯克船。在英法百年戰爭早期,英國就使用大批柯克船進行海上戰鬥。一些最大的柯克船競達400-500噸,於是柯克船在英國出於戰爭的需要加高了尾樓,以補其側面乾舷之不足。
當時柯克船在許多國家大量製造,僅1386年,柯克船總量在呂貝克達846艘,漢堡為598艘。漢薩同盟柯克船一般航程較長,要進行護航,警戒海上武力襲擊,常要利用弓箭手、投石器及彈射器自衛。13世紀末漢薩同盟柯克船經常掛三角旗以指示它們屬什麼城邦。如貝呂克是紅色與白色;漢堡是紅色;羅斯托克是灰色、白色和紅色;而里加(Riga)是黑底色中的一個白十字架,到1360年,橋樓上已使用輕型炮。
一直到14世紀初,柯克船是使用搭接建造方式。1962年在河道疏浚時發現一艘不萊梅(Bremen)柯克船,這也許是這類船型少許的存留物之一,它也是14世紀最後20年的大型柯克船之一,長23.5米,寬6.20米,深3.5米,船底是橡樹的平接板,5根強力甲板梁突出船體外以加固船體。龍骨長15.6米,用以加固船底,在中部船底幾乎是平的。載重量達130噸,主要船材是橡樹,這是北歐較好的船材,由於它的耐久性和強的抗腐爛能力以及良好的加工性能而受到船匠們的青睞。該船現已復原,船殼是搭接結構。柯克船一般為200噸載重量,其大度為15-16米,寬度為4米,13世紀後期後進一步加大尺度。當時某些漢薩同盟柯克船城徽上,船總長達30米,寬8米,吃水3米,載重量280噸。1400年後其尺度雖有增加,但這些船已達到搭接結構船的極限,否則肋材和板材之間就不能保證船體有足夠的強度。再加大船之尺度必須用平接法,而這早已是地中海海區船隻已發展了的造船構造方法。由於布列塔尼(Brittany)、西班牙南法蘭西之間的航海聯繫,1412年由布呂赫(Bruges)的海船清單上建造船舶的平接法已為北歐人所獲知。但在北歐,並未很快採用平接法結構,直到15世紀後半期才採用,這也許因為北歐人長期用斧劈木板,不會用鋸,要使木板平接必須學會鋸木等較精細的加工方法,一定要有一短時間的適應過程。

威尼斯柯克船

16世紀平接結構的威尼斯柯克船
後期柯克船受地中海船平接船板技術的影響,也把船體搭接結構改為平接結構,從而使其突破搭接結構船體對船隻尺寸的限度,柯克船就變得更大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