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五月花號輪船](/img/8/351/nBnauM3X4QDNwcjNxQTOxUjM3ITM0IjNyUDOwADMwAzMxAzL0kzL2c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五月花號(Mayflower)是英國移民駛往北美的第一艘船隻。載重約180噸,長27米。1620年9月16日以運載一批分離派清教徒從英格蘭的普利茅斯前往美洲新大陸麻薩諸塞 建立普利茅斯殖民地並在該船上制定《五月花號公約》而聞名。船員102名,包括清教徒,以及破產者和失意者。於1620年11月11日在鱈魚角附近靠岸(均按儒略曆)66天的航程只有一人死去,且誕生了一名嬰孩,所以仍然維持102名抵達目的地。這次航行是受到維吉尼亞公司1607年成功地建立了第一個永久性英國定居點詹姆斯敦的鼓舞而進行的。
用途
五月花號在前往新大陸之前是一艘進行商業貿易(通常是葡萄酒)的貨船,主要來往與英國和法國,以及挪威、德國、西班牙等其他歐洲國家之間。在1609年至1622年間,這艘船歸克里斯多福·瓊斯(ChristopherJones)所有,他是一位跨大西洋航行的艦長,總部設在英國倫敦羅瑟爾港。在瓊斯逝世後,該船很有可能在1623年在羅瑟爾港被分割為木材。據稱位於英國白金漢喬丹教友派信徒村外的五月花號庫房就是用這些木材建造的。
美洲航程
![五月花號複製品](/img/d/ac1/nBnauM3X0QjMwkDMzkzM2UzM1MTM2IDOxITOwADMwAzMxAzL5MzLwc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起初,清教徒們打算搭乘五月花號和另一艘較小的船speedwell號。第一次航行於1620年8月5日從英國南安普頓出發,但是Speedwell號漏水,不得不返回達特茅斯修理。在第二次的航行,當船隻抵達大西洋時,Speedwell因再次漏水而要折返回普利茅斯。經過重新整頓後,於9月16日,五月花號從普利茅斯出發,單獨完成了為期66日的航程。船上擠滿了102名船員及其家屬,每人只得很小的空間去放置隨身的行李。航行中,五月花號的主船桿曾出現裂縫,最後要用一口大的鐵螺絲釘去修補。五月花號在加拿大的紐芬蘭省,亞法隆半島南部的靠岸,由當地漁民提供日用品及食水補給,然後向鱈魚角進發。他們原本的目的地是在北維吉尼亞哈德遜河一帶的陸地。但因惡劣的天氣令航道偏移,在新英格蘭過了一個寒冬。這延誤令他們無法抵達倫敦維吉尼亞殖民公司容許他們所到的,將來成為了普里茅斯殖民地的地帶。
分離派
分離派是英國清教中最激進的一派,由於受英國國教的殘酷迫害,1608年8月離開英國到荷蘭。其中一部分教徒決定遷居北美,並與維吉尼亞公司簽訂移民契約。1620年9月16日,在牧師布萊斯特率領下乘五月花號前往北美。全船乘客102名,其中,分離派教徒35名,余為工匠 、漁民、貧苦農民及14名契約奴。11月21日,到達科德角(今麻薩諸塞州普羅文斯敦),於聖誕節後第一天在普利茅斯地方上岸。
五月花號公約
![簽署五月花號公約](/img/6/cd6/nBnauM3X1ETMyETN4UTOxUjM3ITM0IjNyUDOwADMwAzMxAzL1kzL0I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最後,他們決定共同簽署一份公約,名為《五月花號公約》,內容是:為了國王的榮耀,基督教的進步,我們這些在此簽名的人揚帆出海,並即將在這塊土地上開拓我們的家園。我們在上帝面前莊嚴簽約,自願結為一民眾自治團體,為了使上述目的得以順利進行、維持和發展,亦為將來能隨時制定和實施有益於本殖民地的總體利益的一應公正法律、法規、條令、憲章和公職等,吾等全體保證遵守與服從。有41名自由的成年男子在上面簽字,此公約奠定了新英格蘭諸州自治政府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