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情概況
該村委會隸屬紅河縣架車鄉,位於鄉境東北部,東與洛恩、寶華兩鄉接壤,西南與牛威、扎垤村委會相連,北與浪堤、樂育兩鄉接壤,全村國土面積76平方公里,距鄉政府所在地1公里,距紅河縣城73公里,到鄉道路為彈石路,交通不方便,轄架車、大浪施、小浪施、達龍、白龍、龍然、浪尼、畢龍、宗臘、白仁、茨普、娘龍、哈衝上寨、哈衝下寨、妥馬昆16個自然村,16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934戶,有鄉村人口4763人,其中農業人口4763人,勞動力2530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2314人。地處本那河上游,山谷幽深,地勢險峻,海拔1400-2329米,年平均氣溫14.8℃,年降水量1539毫米,適合種植茶葉、棕櫚、杉木、板藍根和草果等經濟林木,糧食作物有稻穀、山谷、玉米、小麥、蕎子等。畜牧業以雞、鴨、豬、牛、羊等為主,經濟作物以茶葉為主,林副產品有黑木耳、香菌等。全村耕地面積2195畝,人均耕地0.47畝,林地53901畝。2010年全村經濟總收入93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832元。該村屬於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為主。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195畝(其中:田1588畝,地607畝),人均耕地0.47畝,主要種植稻穀、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53901畝,荒山荒地18916畝。基礎設施
截止2010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通電、通電視、通電話的自然村16個、未通路的自然村1個。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6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48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870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該村到鄉政府已通路;進村道路為彈石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1公里,距離集貿市場1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1輛,拖拉機3輛,機車3輛。
農村經濟
該村201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938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30萬元,占總收入的13.85%;畜牧業收入95萬元,占總收入的10.12%(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562頭,肉牛154頭,肉羊183頭,家禽14699隻);漁業收入20萬元,占總收入的2.13%;林業收入180萬元,占總收入的19.18%;第二、三產業收入290萬元,占總收入的30.09%;工資性收入350萬元,占總收入的37.31%。農民人均純收入1832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35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100人(占勞動力的18.9%),在省內務工940人,到省外務工160人。特色產業該村的主要產業為茶葉,主要銷售往縣內。2010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40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4.2%。該村目前正在發展茶葉、草果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茶葉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934戶,共鄉村人口4763人,其中男性2456人,女性2307人。其中農業人口4763人,勞動力2530人。該村以哈尼族為主,其中哈尼族4756人,漢族7人。到2010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3977人,參合率83.5%;享受低保873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室和鄉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8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2人,該村距離鄉衛生院1公里。該村建有公廁19個,無垃圾集中堆放場地,村內無生活排水溝渠設施個,人畜混居的農戶870戶,占農戶總數的93%。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7所,校舍建築面積750平方米,擁有教師70人,距離鄉中學1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438人,其中小學生936人,中學生502人。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0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917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2195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是,有固定資產214.5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是,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方式公開。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支部1個,下設13個黨小組,共有黨員62人,少數民族黨員61人,其中男黨員57人、女黨員4人。村委會由總支書記、主任、副主任等組成,下設16個村民小組。
人文地理
架車,最早定居的哈尼人名,曾用名架七。該村全為哈尼族,傳統節日有、苦扎扎、十月年等。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有一個自然村道路不通,基礎設施不完善,農村經濟發展形式單一,產業結構只僅僅以家庭為單位,搞活搞強產業結構較困難,人民民眾文化水平有限,缺乏科學培植方法、技術。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加強基礎設施的建設,加大農村實用技術的推廣力度和對廣大村民的農業科技培訓,提高勞動者素質。加強茶葉、草果、畜牧等產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