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品村

安品村

該行政村隸屬紅河縣浪堤鄉,地處浪堤鄉北邊,距浪堤鄉政府所在地8.00公里,到鄉道路為水泥路路面,交通方便,距縣39公里。東鄰樂育鄉,南鄰俄期村委會,西鄰元江縣,北鄰迤薩鎮。轄安品、垤那、上土魯白等4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659戶,有鄉村人口2662人,其中農業人口2662人,勞動力1703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105人。全村國土面積23.00平方公里,海拔1570米,年平均氣溫15.5℃,年降水量1163.7毫米,適合種植水稻、甘蔗等農作物。有耕地面積3949.00畝,林地2707.90畝。2010年全村經濟總收入95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287元。該村屬於其他,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為主。

基本信息

村情概況

耕地耕地
該行政村隸屬紅河縣浪堤鄉,地處浪堤鄉北邊,距浪堤鄉政府所在地8.00公里,到鄉道路為水泥路路面,交通方便,距縣39公里。東鄰樂育鄉,南鄰俄期村委會,西鄰元江縣,北鄰迤薩鎮。轄安品、垤那、上土魯白等4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659戶,有鄉村人口2662人,其中農業人口2662人,勞動力1703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105人。
全村國土面積23.00平方公里,海拔1570米,年平均氣溫15.5℃,年降水量1163.7毫米,適合種植水稻、甘蔗等農作物。有耕地面積3949.00畝,林地2707.90畝。2010年全村經濟總收入95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287元。該村屬於其他,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為主。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3949.00畝(其中:田1047.00畝,地2902.00畝),主要種植水稻、甘蔗等作物;擁有林地2707.90畝;荒山荒地19430.00畝,其他面積8420.00畝。

基礎設施

村民村民
截止2010年底,該村已實現通路、通電。有655戶飲用井水。有655戶通電,有184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425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99.4%、27.9%和64.5%);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462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429戶(分別占總數的70.5%和65.5%)。
該村到鄉道路為彈彈石路;進村道路為彈石路面;村內主幹道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0.00公里,無集貿市場。全村共擁有汽車9輛,拖拉機7輛,機車80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047畝,有效灌溉率為26.5%。
到2010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199戶;裝有太陽能農戶7戶。有4個自然村已通電;有4個自然村已通路;有4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4個自然村已通電話。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55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120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484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1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95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367萬元,占總收入的38.6%;畜牧業收入219萬元,占總收入的23.1%(其中,年內出欄肉豬2187頭,肉牛185頭,肉羊236頭);漁業收入26萬元,占總收入的2.7%;林業收入15萬元,占總收入的1.6%;第二、三產業收入316萬元,占總收入的33.3%;工資性收入195.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287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81.9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225人(占勞動力的14.5%),在省內務工218人,到省外務工16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售往縣內。2010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338.5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35.6%。該村目前正在發展甘蔗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養殖業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659戶,共鄉村人口2662人,其中男性1436人,女性1226人。其中農業人口2662人,勞動力1491人。該村以漢族、彝族為主(是漢族、彝族混居地),其中漢族613人,彝族1991人。
到2010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17人,占人口總數的0。6%;參加農村合作醫療2318人,參合率95%;享受低保253人,所占比重9.5%;五保戶數35戶,所占比重5.3%。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衛生所面積為60.0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2人,該村距離鄉衛生院8.00公里。該村建有公廁7個。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3所,校舍建築面積1768.00平方米,擁有教師12人,在校學生454人,距離鄉中學8.00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484人,其中小學生336人,中學生148人。
全村建有業餘文娛宣傳隊1個,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

村務公開

全村村務公開項目在本村民主理財小組的監督下實施。
到2010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435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3949.00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有固定資產7.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鄉級代管,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會議、貼上等方式定期開展村務公開。

基層組織

該村自然村數4個、村民小組數10個、建有黨支部1個,共有黨員47人,少數民族黨員37人,其中男黨員35人、女黨員12人。村委會由支書、主任、副主任等組成。該村建有團總支1個,團支部4個,共有團員177人。

人文地理

樂作舞”彝語又稱“栽比”。舞者人數不限,一般以雙數圍成圓圈行舞。本有三弦、四弦、笛子、二胡、鼓等樂器和吹樹葉,拍手伴奏。舞蹈由踩蕎、攆調、鬥腳、斗肩、穿梭、找對象、擦背、翻身、游調等部分組成,熱烈奔放,特點鮮明。男性舞姿瀟灑剛健,女性舞姿優美輕鬆。

發展重點

存在主要問題和困難:產業單一化,村內道路沒有硬化,無文化娛樂設施。發展思路及發展產業:做強做大甘蔗產業,種植面積分別達10000畝;發展養殖業:發展生豬2000頭、肉牛760頭、發展肉羊550頭;改變傳統養殖模式,改善交通條件,建立健全文化娛樂設施和民眾公共活動場所;大力發展勞務經濟,每年轉移勞動力1000人。到“十二五”期末,力爭使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10年的2287元增加到2800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