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容
明朝時期,林姓大約有79萬人,約占全國人口的0.85%,為明朝第二十位姓氏。宋元明600年全國人口純增長率是20%,林姓人口增長比全國人口的增長速度要慢,幾乎沒有增長。福建仍為林姓第一大省,約占林姓總人口的38%。在全國的分布仍集中於福建、廣東、浙江,這三省林姓大約占林姓總人口的82%。其次分布於江西、江蘇、廣西三省,又集中了10%。從中可以看到宋元明期間,林姓的分布總格局變化不大,其人口主要向北向西南遷移,福建仍是林姓人口的聚集中心。福建仍是林姓人口的聚集中心。林姓在人群中分布頻率示意圖表明:林姓在東南沿海地區是比較常見的姓氏之一。在福建、台灣、海南、廣東東部和沿海地區,林姓一般占當地人口的比例在3%以上。
林姓是台灣第二大姓,有“陳要半天下”之說。台灣林姓也是由大陸福建適居去的。“天上聖母”媽祖在福建和台灣各地一直香火鼎盛,而媽祖的俗姓氏是林,她是宋朝時莆田人林願之女。最早由福建渡台的林姓始於明代。據史所載,明永樂五的(1407年),一位叫林朝和的人,東渡過海,定居台南,史稱林姓移台第一人。據說現今台南市大南門外尚有林朝和之墓,就是為了紀念這位台灣 的林姓祖先。
林朝和移居台灣後,林姓大規模從大陸遷居台灣的活動有兩次。第一次是在朝朝末年,即鄭成功據台反清復明時期。原居福建的林姓世家,紛紛東渡,遷居台灣,開始以嘉義、台南地區居多,後逐漸擴及全島。知名者如同安人林朝杞開墾了雲林縣竹山鎮(原名林杞埔),林鳳開墾了台南縣林風營,平和人林寬老和林虎先後開墾嘉義,並在此定居。第二次發生在清康熙年間。福建與廣東的林姓人氏大批移民台灣,從而造成台灣林姓之盛。今日林姓,以台南、台北兩地最多,次為彰化、嘉義、南投、台中、新竹和苗栗。林姓在台灣的大家族與世家甚多,其中影響最大者莫過於霧峰林家與板橋林家,繁榮百年。台灣政壇風雲人物林洋港家族也是深具影響的林姓家族。他在1996年角逐“總統”失敗。在商界林姓家族知名人物更多,除“三重幫”的林榮三家族外,還有大同集團的林挺生,“飼料大王”林坤鍾等。
“三重幫”林家是台灣新興的一個具有強大經濟實力與政治力量的大家族。目前主要由林堉期之妻謝罕見、林堉璘與林榮三三人為核心,通過企業、婚姻等關係而形成為政商家族。有報刊評論道:“三重幫在島內,不論家族的財產、人數、政經關係,都是少見的勢力龐大、財力驚人的大家族”。
林氏家族擁有巨額財富,達數千億元台幣。在《卓越》雜誌公布的1993年台灣百大富豪排名榜中,林氏家族代表林榮三、林堉璘與謝罕見三人的個人財富淨值均為300億元,合計900億元,在台灣高居第二位,超過王永慶與王永慶兄弟,僅次於台灣首富蔡萬霖。
林氏家族父輩在台灣並不顯赫。父親林建生早年在蘆洲鄉種田,累積了一點家產後,開米店謀生,只能算是個小生意人。1952年,林建生去世時,僅為子女留下2公頃土地、一家碾米廠和一有雜貨店。此後三個兒子跟隨二姐夫陳萬富與母親繼續從事碾米生意,並從家鄉蘆洲鄉轉到三重市。1956年,林工兄弟開了一家玉裕碾米廠,由老二林堉璘經營。由於生意不錯,林氏兄弟在台北建國啤酒廠對面,又開了一家碾米店,將事業拓展到台北市,林堉璘接受台北新廠,老三林榮三繼任經營三重廠。
後來,林氏兄弟的堂兄林進來因從事建築生意,在購買一大片土地時因款不夠,便找了已有家產的林氏三兄弟借款入伙。老大林堉琪認為土地生意未來一定賺錢,便開始投資土地與房產事業。1964年,林氏三兄弟合夥成立了宏國建設公司,進入建築業,由此步入了林氏家族事業的新起點,造就了日後林家的巨額財富。
林氏家族在台北縣鄉鎮市的事業發展如此迅速,主要靠投資房地產起家。早年,林家在收購土地時,獨具慧眼,往往挑選位於山邊、河川或排水溝的農地或保護區作為開發地,成本低,發展潛力看好。在台灣經濟與都市化迅速發展後,原來價格低廉的土地搖身一變成為商業用地或住宅用地,甚至成為市區的黃金土地,利潤成倍增加。
林氏三兄弟通力合作,大力發展事業,林氏家族在台灣龐大的事業群逐漸建立。他們經營的房地產業從老家蘆洲、三重一帶,擴充到新莊、板橋、三峽、鶯歌及中和等台灣北部市鎮,建立了一批又一批的建築公寓群,很快成為台北縣建築界的老大。接著,林氏兄弟將建築業各台北延伸,相繼在台北市郊區士林、石牌一帶大興土木,然後再向台北市區進軍,在不同黃金地段建起一幛幛高級別野與高樓大廈,“三重幫”林氏家族在台灣地產業獨霸一方。如今林氏家族擁有龐大的土地、建築資產,成為全台灣知名的建築業巨子與大富豪。據報導,林榮三家族經營的土地達300公頃。
60年代後期,林氏三兄弟逐漸分家經營,林氏家族主體事業——宏國建設投資股份有限公司由老大林堉琪主管;老二林堉璘經營宏泰建設股份有限公司;老三林榮三於1967年開設聯邦建設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自任董事長,並成為林氏家族的政商峽谷界最有地位與影響的人物,也因此形成林家三大建築集團,相互之間又進行合作,共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