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蔭獨釣圖

松蔭獨釣圖

《松蔭獨釣圖》是張大千中年之作,採用石濤筆法繪製,再施以破點、攢點等筆法點苔,苔點有大有小,有濃有淡,或疏或密,十分沉著利落,呈現出一種青苔密集、嵐氣渾厚的景象。

作品簡介

作品名稱:松蔭獨釣
創作年代:1948年
作品尺寸:133.0*66.0cm
刊載:《香港蘇富比2001年秋季拍賣會圖錄》
款識:舟搖搖以輕,風飄飄而吹衣。戊子清明後,仿清湘老人法寫於大風堂下,大千居士爰
收藏印:謫仙館
鈐印:張大千、蜀客、浪花無際似清湘

作品賞析

《松蔭獨釣》純以石濤筆法為之,筆墨淋漓瀟灑。兩松交曲,江渚開闊,微風細浪,江中一峰突起,與松樹遙相
呼應,更增加了畫面的挺聳之勢。張大千對石濤繪畫有心得,深得石濤畫風中的神韻意蘊,其臨仿之作難辨真假,時人譽為“石濤專家”。

作者簡介

張大千(1899~1983年),原名正權,後改名爰(yuán),字季爰,號大千,別號大千居士、下里巴人,齋名大風堂。四川內江人,祖籍廣東番禺​,1899年(清光緒二十五年己亥)5月10日(農曆四月初一),出生於四川省內江縣城郊安良里(象鼻嘴堰塘灣)的一個書香門第的家庭。與齊白石井有“南張北齊”之譽。40年代研究傳統蹤及陳老蓮、沈周諸家,又赴敦煌臨摹壁畫,同時習雕塑,畫風為之一變。50年代棲身海外,居巴西17年,1976年移居台灣。張大千詩、書、畫、篆刻俱精,對於中國古字畫的鑑賞獨具慧眼。尤其他開創了淡墨潑色山水流派,推動了現代中國畫藝術發展,影響深遠,是中國傑出的藝術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