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原平市轄鎮。1958年屬金瓜公社,1959年析置東社公社,1984年置鎮。位於市境東部,距市區30公里,同河東岸。面積121平方公里,人口2.5萬。原五、原宏公路過境。
轄王東社、溫東社、朱東社、堯山、觀里、里城、北莊頭、合村、南旺、磨灣、城頭、南河底、南莊、趙村、東閻莊、康村、劉河底、王南窯、王北窯、上社、西山底、東山底、永興方、貴儒、白塔崗、北河底一村、北河底二村、北河底三村28個村委會。
鄉鎮企業以商貿、冶金為主。農業主產玉米,盛產酥梨。市屬罐頭廠在境內。
地理位置
東社鎮位於原平市的東部,東隔金山、堯岩山與五台為鄰,南與定襄縣毗連,西與子乾鄉接壤,西南以將軍山、姑姑山與南白鄉為界。北靠龍尖山與蘇龍口相依。全鎮總面積220平方公里。地理坐標:北緯38°39′~38°45′,東經112°52′~113°04′。
建置變動情況
1958年公社化初,由上社、東社、南河底、西頭、上莊、後堡、南白七個鄉組成金瓜人民公社。1961年社域化小,一分為三,由上社、東社、南河底組成一個公社,因駐地在東社,定名為東社公社。上莊、西頭組成上莊公社,後堡、南白組成南白公社。84年撤銷公社恢復鄉鎮體制,分為東社鎮、上莊鄉、南白鄉。2001年建置重新變更將上莊鄉與東社鎮合併為一個鎮。東社鎮全鎮人口3.7萬。下轄46個行政村,勞動人口1.2萬。
地理環境
東社鎮地處丘陵,四周群山環繞,西北高,東南低,境內溝壑縱橫,有同河貫連全鎮。同河西支發源於石門溝,叫西河;北支發源於王北堯西面,叫東河;中部朱東社西面隔河相對有福壽山,壽山腳下有溫塘,為同河主源。
同河兩岸是狹窄的谷地平原,河谷兩側是丘陵坡地,坡上梯田重疊,土層深厚,土壤肥沃。四周全部為石頭山,山中礦藏豐富,有金礦、銅礦、石英礦等。
北部龍尖山主峰露頭山,海拔1816米,為全鎮最高山峰。全鎮屬大陸性氣候,背風向陽,風少風小,年平均氣溫10℃左右,全年10℃以上累積氣3500℃左右。無霜期160天,春霜四月下旬止,秋霜十月上旬始。年平均降水量500毫米左右,多在夏季,占60%以上。
據民間傳說,曾有石碑記載,康熙年間這裡發生大地震,震後房無一間,牆無三板,村與村之間的許多溝壑皆為那次地震所形成。
經濟情況
種植業
東社鎮現有耕地63000畝,糧食年產量14276噸。其中玉米播種61500畝,穀子播種1000畝,其它雜糧播種500畝。梨果樹種植33000畝,年產量45320噸。種植杏、棗、桃、核桃等10000畝。
養殖業
東社鎮大牲畜存欄3400頭,生豬存欄4777頭,年出欄5985頭,羊存欄10萬隻,年出欄5萬隻,雞存欄4.5隻,年出欄2萬隻。
林業
東社鎮退耕還林10000畝,零星植樹200萬株。全鎮總綠地面積60000畝,其中公共綠地面積7000畝,按規劃人口4.6萬人計,人均總綠地面積870平方米,人均公共綠地面積102平方米。
農業科技
東社鎮實施灌溉節水工程2項,打機井2眼,新修排水溝及U型渠1500米;土地整理項目1項,開發開墾土地300畝;農業示範園區1處。
工業、第三產業
東社鎮工業企業、第三產業經營單位共有232家,年產值12342萬元。
人口資料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 23066 |
男 | 11935 |
女 | 11131 |
家庭戶戶數 | 6763 |
家庭戶總人口(總) | 23038 |
家庭戶男 | 11913 |
家庭戶女 | 11125 |
0-14歲(總) | 5324 |
0-14歲男 | 2789 |
0-14歲女 | 2535 |
15-64歲(總) | 15137 |
15-64歲男 | 7916 |
15-64歲女 | 7221 |
65歲及以上(總) | 2605 |
65歲及以上男 | 1230 |
65歲及以上女 | 1375 |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 22042 |
鎮下轄村
王東社村、北莊頭村、溫東社村、王北堯村、東山底村、西山底村、趙村、北二村、合村、觀里村、堯山村、南河底村、白塔崗村、里城村、貴儒村、永興莊村、北一村、北三村、磨灣村、南旺村、康村、劉河底村、城頭村、上社村、東閆莊村、南莊村、王南堯村、朱東社村、上莊一村、上莊二村、上莊三村、上莊四村、溝里村、北頭村、中三村、都莊村、棗坡村、薛家莊村、西頭村、老師村、拴馬坡村、東岔村、西岔村、石地坪村、峪里村、營房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