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社鎮[江蘇南通市通州區下轄鎮]

東社鎮[江蘇南通市通州區下轄鎮]
東社鎮[江蘇南通市通州區下轄鎮]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東社鎮隸屬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管轄,位於長江三角洲區域中部,距通州城區18千米。鎮區面積115.08平方千米,人口9.32萬人。

基本信息

簡介

該鎮南依長江、東臨黃海,氣候宜人、土壤肥沃,是久負盛名的魚米之鄉。東社鎮 下轄5個居委會、16個村委會,鎮政府駐東社居委會。 鎮區西部和南部與通州城區接壤,是通州區的城郊鎮。距南通機場5公里,離南通港20公里,203線省道從南到北縱貫鎮西部,金三公路從東到西穿鎮而過,鎮區至通呂公路直通,蘇通大橋的建成將鎮區融入上海都市一小時經濟圈。東社鎮歷史悠久、人傑地靈,出過數位將軍,享有“將軍之鄉”的美稱。農業經濟門類齊全,品種繁多,其中以山羊最為有名,擁有江北地區最大的山羊交易市場。鎮區擁有明末清初韻味的園林式建築忠孝文化園,是南通市首個以“忠孝”文化為主題的人文景觀。這裡也是我國著名作家海笑的故里。

沿革

解放初為濟凡鄉,1958年改公社,1969年更名東社公社,1983年改鄉。1997年,面積26.9平方千米,口2.4萬,轄社北、五馬路、馬岸、香台、彎港、嚴東、跑灶、沙尖、社南、圩堂、新街、糖坊橋、喻橋、界東、東社鎮等16個村委會和東社1個居委會。2006年轄2個社區、12個行政村。2007年,由三餘鎮管轄的忠義鄉、東社鄉和十總鎮管轄的唐洪鄉合併成東社鎮,行政區劃調整後,東社鎮行政區域面積71.55平方千米,人口6.29萬人,轄3個居委會、10個行政村。

2015年3月24日,江蘇省政府批准南通市通州區調整部分行政區劃。撤銷通州區東社鎮、五甲鎮。將原五甲鎮行政區域與原東社鎮行政區城合併,設立新的東社鎮。鎮人民政府駐東社居委會。行政區劃調整後,東社鎮行政區域面積115.08平方公里,人口9.32萬人,轄5個居委會、16個村委會。

部分村居情況

東社鎮 東社鎮

東社社區:是東社鎮政府所在地,5529人。楊港社區:是東社鎮工業園區所在地之一,6784人,金三公路橫穿而過,省223線縱貫南北。

五甲苴社區:位於東社鎮東北部與三餘鎮相鄰,金三公路穿境而過,2006年設立,2008年原苴東村、苴北村併入,5713人(其中非農770人)。

新街村:南臨通呂公路,北與金三公路交接,省級公路318線穿境而過,4243人。

五馬路村:東與二甲鎮、西與金沙鎮相毗,由原五馬路村、喻橋村合併而成,4511人。

唐洪村:位於通州城北三千米,通掘公路、政合路穿境而過,4506人。

嚴北村:位於翻身河以北,紅衛河以西,鎮北路以南。

橫馬村:南以翻身河為界,北至團結河與五甲鎮隔河相望,二五公路穿境而過,由原彎港、橫馬合併而成,5528人。

香台村:毗鄰鎮區,由原香台村、跑灶村合併而成,3224人。

河東村:與東社鎮區隔河而望,3349人。

苴西村:西與河東村相連東與五甲苴社區相接,3256人。

新橋村:南與二甲鎮相鄰,金三公路穿村而過,3031人。

東平村:位於鎮區東南部,與海門市接壤。2008年由原新福村、東平村合併而成,5487人。

經濟發展

東社鎮 東社鎮
東社鎮 東社鎮

東社鎮工業經濟快速發展,工業園區迅速崛起。東社鎮抓住發展機遇,大力招商引資,加快工業園區建設,工業經濟取得迅猛發展,引進了一大批項目。2002年經上級部門同意設立了東社鎮工業園區,園區位於203省道兩側,南起203線與金三公路交會處,北止203線與團結運河交結處,規劃總面積5000畝,園區離通州市區僅5分鐘車程,基礎設施配套完善,是東社鎮工業經濟發展的重要平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重點在農村,難點也在農村,關鍵是如何採取有力措施,加快農村經濟發展,實現“經濟強村”這個目標,而要實現“經濟強村”,就必須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解決好農民增收、致富的問題。東社鎮地處通州北郊,地理位置比較優越,東社鎮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深入分析自身優勢,因地制宜,明確提出以“經濟強村”為突破口,發展和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努力實現富民強村,從而紮實推進了鎮村經濟的快速發展。 東社鎮逐步形成了“一村一品一村一業”的村級經濟新格局。2007年度東社鎮13個行政村共實現村營收入135萬元,其中:資產經營收入3萬元,集體土地自主開發及發包收入11萬元,土地徵用租用服務收入28萬元,其他各項村營收入93萬元,村營收入在15萬元以上的有2個村,10萬元以上的有5個村,5萬元以上的有5個村,5萬元以下的有1個村。,各項社會事業紮實推進,東社鎮村村建成公共服務中心,村村通水泥路。村村主幹道基本實現灰黑化。農民飲用自來水普及率達到90%以上,農民居住環境大有改觀,到07年底,實現農民人均純收入8400元,東社鎮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充滿生機和活力東社鎮環境幽雅,適宜居住、經商。鎮區內三條道路全部實現了黑色化,同時對鎮區實施了亮化、美化工程,現在的東社鎮鎮區環境整潔,基礎設施配套到位,是客商經商置業的風水寶地。東社鎮投資政策優惠,服務堪稱一流。東社鎮上下樹立為經濟、為企業、為投資者服務的理念,東社鎮工業辦公室有6名黨政領導和8名工作人員,專門為投資者提供一條龍配套服務,客商只需要提供項目的必備資料,代辦全部手續,實行從項目立項、報批、基建、招工直至投產後的全程服務。為了鼓勵內外客商到東社鎮來投資興業,在供地、辦理註冊登記等方面將在國家政策許可範圍內給客商最優惠的條件。

領導分工

周 鑒:主持鎮黨委全面工作。
匡詠梅:主持鎮政府全面工作。
朱漢成:主持人大全面工作。

項目建設

東社鎮十七屆三中全會相城區考察項目農業座談會

東社鎮 東社鎮

東社鎮財政所積極圍繞鎮黨委提出的“提高東社鎮農業項目的發展檔次,實現一產向三產的有機銜接,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增加財政收入”的目標,在參觀考察外地先進經驗的基礎上,為政府獻計謀劃明年發展農業項目的思路。2008年共發展農業項目7個,總投入1.8億元,初步形成了鮮食水果、特種養殖、特色蔬菜三大特色。2009年將積極整合農業項目、文化景點的優勢,探索發展觀光農業、生態旅遊業。東社鎮已規劃以水果採摘、文化觀光、特色餐飲等為主題,打造忠孝文化園、景瑞產業園、葡萄園、板筍園、香芋園、禽業園、彩龜園、寺廟、特色餐飲、休閒娛樂等10個景點,開發“東社一日游活動”。積極做好在建農業項目建設的服務工作,各職能部門和所在村做好景瑞產業園建設的服務協調工作,形成一條龍服務,確保企業有一個和諧、寬鬆的發展環境,加快景瑞產業園的建設步伐;2009年還將在葡萄品種更新、香芋深加工等項目上加大投入力度,同時借鑑蘇州相城區發展觀光農業的經驗,加大包裝和推介力度,提高東社鎮農業項目的發展檔次,實現一產向三產的有效延伸。

特色產業

東社鎮 東社鎮

東社鎮新街村的景瑞蔬菜基地辦理流轉手續,啟動二期工程,擴建1000多畝;五馬路村100多畝的精品葡萄基地,新栽插了一批葡萄苗。東社鎮新一年的農業項目建設拉開了序幕。2008年,東社鎮致力於提高農業項目的發展檔次。景瑞蔬菜基地2005年落戶東社以來,東社鎮積極引導基地與科研院校聯手,2008年啟動二期工程,建設加工中心和產品展示中心,促進產品提檔升級。

依託“景瑞”的技術,東社鎮鼓勵周邊農戶發展設施蔬菜生產,以提高農業項目的富民效益。為使從事種養業的村民真正從農業項目上獲益,東社鎮多方籌措資金,對新街、香台等村實施農業資源綜合開發工程,並針對東社鎮農民的種養特點,把實用技術與增收達效相結合,2008年將安排香芋栽培、家禽養殖、設施蔬菜種植培訓課程以及高效農業講座等,使東社鎮受益民眾覆蓋面超過30%。為了增強農業項目的發展後勁,東社鎮黨委、政府將打造更為寬鬆的創業創富環境,吸引更多的高學歷、高科技人才返鄉開發農業項目,進一步提高東社鎮農業項目的科技含量。大專畢業生薑曉麗創辦的銀河禽業發展有限公司正向技術培訓、飼料供應、肉雞養殖、銷售一條龍方向發展;高材生曹榮夫婦創辦的金羽禽業有限公司在探索從養殖業向農產品加工企業發展之路。東社鎮還將在休閒觀光農業和農產品的深加工上下功夫,力爭推出一批特色品牌農產品,推動農業項目再上新台階。

信訪工作

為進一步強化信訪工作責任制,提高初信初訪辦結率,東社鎮紀委在組織廣大鎮村幹部學習《關於違反信訪工作紀律處分暫行規定》的基礎上,認真開展信訪接待工作,用“心”息訪。鎮紀委在獲悉東社鎮東平村一不穩定因素因矛盾激化有可能引發群體性上訪的信息後,主動請纓,變上訪為下訪,深入基層一線,積極與民眾面對面交流,了解主要信訪訴求。

歷史文化

位於東社鎮香台村的忠孝文化園,占地25畝由同濟大學設計。文化園於2007年9月1日奠基建設,正處於後院綠化,前院室內裝潢階段。文化園將於10月1日正式開園,迎接四海賓朋。園內設有忠孝歷史文化古蹟、“忠孝之家”事跡、百名將軍書忠孝、中國古代24孝故事石雕等建築,另外還將製作畫冊、光碟、忠孝園藏帖等。建成後的忠孝園將融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道德規範教育等於一體,成為高格調、高品位的思想教育基地。7月21日,副市長張一峰等領導到東社調研,察看了文化園的建設進程。肯定了文化園的宗旨和規劃,要求加快建設腳步,確保文化園如期開園,把忠孝文化園開發成精品旅遊景點,打造成為一流的思想文化教育基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