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形態

東湖形似眾多湖叉的倒“U”,全湖劃分為郭鄭湖、水果湖、喻家湖、湯菱湖、團湖、後湖等部分,並通過沙湖港、青山港與沙湖、楊春湖、戴家湖等相連,構成一個小型湖泊水系;湖泊直線長度為11.3km,最大寬度為8.1km,平均寬度為2.9km。全流域面積為190km2,匯水面積約為119km2。
歷史文化
自古以來,東湖就是遊覽勝地,屈原在東湖“澤畔行吟”,楚莊王在東湖擊鼓督戰(清河橋古橋遺址);三國時期,劉備在東湖磨山設壇祭天;南宋詩人袁說友用“只說西湖在帝都,武昌新又說東湖”讚美東湖;李白在東湖湖畔放鷹題詩;毛澤東建國後先後視察東湖44次,在東湖接待了64個國家的94批外國政要;朱德在50多年前寫下“東湖暫讓西湖好,今後將比西湖強”的詩句;當代作家陳運和在其散文《長江、中國的腸;東湖,武漢的胃》中,誇獎“曾消化過多少歷史故事,也健壯了一座城市肌體”。近現代還有九女墩、陶鑄樓、屈原紀念館、朱碑亭等歷史文化遺址,均在此。省博物館是國家級重點博物館。館藏文物20餘萬件,國家一級文物945件(套),薈萃了湖北地區的文化遺珍。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骨化石鄖縣人頭為鎮館之寶。
自然資源
東湖是中國第二大的城中湖(中國最大城中湖為湯遜湖,同在武漢),建有國家濕地公園。擁有東湖梅園、荷園、東湖櫻園等13個植物專類園。東湖梅園是中國梅花研究中心,擁有梅花品種320餘種,其中152個品種登錄國際植物名錄,占全世界梅花登錄品種的60%,居全球第一,擁有蠟梅品種100餘種,占世界90%。
東湖荷園是中國荷花研究中心,有荷花700多種,占世界80%以上,是世界規模最大、品種最全的荷花品種資源圃。東湖櫻花園與日本弘前櫻花園和美國華盛頓櫻花園並稱為世界三大賞櫻勝地。種植櫻花50多種10000餘株,關山櫻、雲南早櫻等都是櫻花中的極品。植物王國,植物類型多樣珍稀,景觀獨特。尤其是水生植物科數占中國水生植物科數的40.37%,世界的29.87%。
植物區豐富的水生植物資源在維護景區生態穩定性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鳥的天堂,有珍稀鳥類5大類型234種。其中瀕危鳥類2種、二級保護鳥類9種、省級保護鳥類10種,是觀鳥旅遊的絕佳場所。
生物類型
魚類

水生植物
60年代初調查東湖全湖維管束水生植物有83種,分別屬於29科53屬。80年代末全湖水生維管束植物僅有50種,其中挺水植物19種、浮葉植物7種、漂浮植物6種、沉水植物18種。
浮游植物
東湖浮游植物各大類的年平均百分數也隨年代的變遷發生變化。50年代甲藻為優勢種,硅藻次之;60年代甲藻、硅藻退居次要地位,轉變為以藍藻為主,綠藻、甲藻次之的勢態;70年代以後則藍藻、綠藻為優勢種,甲藻次之,硅藻為劣勢種。
由於受水文氣象條件的影響,浮游植物群落在一年內的不同季節中,其數量和組成均有所變化。冬季和秋末、春初季節,湖水水溫較低,適於甲藻和硅藻的大量繁殖、生長;夏季和春末、秋初時節,水溫較高,是綠藻和藍藻繁殖、生長的季節。
浮遊動物
60年代調查有浮遊動物203種,其中原生動物84種、輪蟲82種、枝角類23種、橈足類14種。70年代末調查,輪蟲僅44種,枝角類僅剩下不足10種。
不同季節,浮遊動物出現的種類亦不同,通常春、夏、秋季出現種類較多,冬季較少。
底棲生物
據1973—1975年對東湖的調查,有底棲動物32種,其中寡毛類5種、軟體動物15種、水生昆蟲12屬。寡毛類中蘇氏尾鰓蚓和霍甫水絲蚓為優勢種;軟體動物中銅銹環棱螺和紋沼螺為優勢種;水生昆蟲中粗腹搖蚊、前突搖蚊和異腹鰓搖蚊3個種屬為優勢種。
旅遊介紹
景區簡介

厚重的人文底蘊:東湖是最大的楚文化遊覽中心,楚風濃郁,楚韻精妙,行吟閣名播遐邇,離騷碑譽為“三絕”,楚天台氣勢磅礴,楚才園名人薈萃,楚市、屈原塑像、屈原紀念館,內涵豐富,美名遠揚。東湖周邊聚集了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國地質大學等26所高等院校,中科院武漢植物園等56個國家、省、部屬科研院所,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國家光電子產業基地——中國光谷,九峰城市森林保護區、湖北省博物館,湖北省藝術館,文化底蘊深厚,旅遊資源豐富。
別致的園中之園:依山傍湖的東湖梅園,為江南四大梅園之首,1200畝園地上309種梅花爭芳鬥豔。目前,登錄的世界梅花品種共262個,其中東湖梅園就占了152個,是中國梅花研究中心所在地。
景點


珞洪區: 即武漢大學 ,掩映在山林之中。古樸典雅的校園建築錯錯落落散在櫻花、桂花等花木間,引來遊人無數。洪山也是林木蔥濃,古蹟甚多的好去處。
落雁區內有一鼓架山,相傳是戰國時楚莊王擊鼓督陣討伐斗越椒的地方,在一次戰鬥中,斗越椒向楚莊王猛射一箭,卻射在鼓架上。此山因此被稱為鼓架山。

飲馬池:湖北為古楚國之腹地,而武漢又位於湖北的中心。“楚水清若空”,東湖自古就與楚文化結緣。西周時期,楚王熊渠封其子熊紅為鄂王。鄂王在現東湖蔡家嘴用青石築池飲馬,曰“飲馬池”。他死後,便葬在東湖西北岸的鳳麟嘴。
其他景點為了從更多層面反映楚文化的豐富多彩,從80年代末以來,在東湖磨山景區又相繼建成了楚城、楚市、風標、楚天台、祝融觀星、離騷碑、楚辭軒、唯楚有材等景點。除了這些景點之外,東湖湖畔的湖北省博物館中蘊藏有大量楚地出土文物,如曾侯乙編鐘等。
富有特色的地方旅遊項目,坐著烏篷游水鄉。
前景規劃

1,建設一環:即環東湖旅遊經濟圈。重點打造環東湖精品旅遊項目,整合環東湖旅遊景點,消除交通,區劃障礙,逐步實現環湖道路封閉。郭鄭湖,湯菱湖,菱角湖,團湖,後湖五湖連通,形成大東湖旅遊圈。
2,提升兩點:在政府賦予中部崛起戰略的相關優惠政策和加大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力度的同時,提升景區旅遊服務設施水準,提升休閒度假產品比重;提升東湖的知名度,美譽度;提升市內遊客的旅遊頻次和消費額,提升湖北省外,國際遊客量。
3,激活三塊:在調整改造聽濤景區,充實提高磨山景區,開發開放落雁景區的基礎上,根據湖北省市有關事業單位改革,引入先進的管理機制和制度,全面激活三個景區的風景名勝資源和人力資源。
4,打造四心:即楚文化遊覽中心,水上遊樂中心,名花科普中心,休閒度假中心。即以磨山楚城,湖北省博物館為主體,楚文物,楚風楚韻為主要內容的楚文化遊覽中心;以東方神舟項目,東湖疑海沙灘浴場,八一游泳池為主體,包含親水,戲水和愛國主義教育項目的華中地區最大的水上遊樂中心。以磨山植物專類園,中科院植物園為主體的名花科普和植物觀賞中心;以落雁生態休閒景區,東湖時尚
線路

旅遊線路是為整合東湖周邊科教旅遊資源,為廣大青少年學生提供豐富課外教育場所而設計的一條特色旅遊線路。第一天:遊覽博物館系列為主。上午游湖北省博物館 、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下午游中國地質大學 博物館。第二天:遊覽景區為主。上午遊覽東湖磨山景區,參觀盆景園、杜鵑園,遊覽東湖落雁景區;下午遊覽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 。
楚文化之旅
第一站:參觀磨山楚文化遊覽區,登楚城 。逛楚市 ,上楚天台 觀東湖全景,欣賞編鐘 樂舞表演;參觀楚才園 ,欣賞各類楚文化題材的雕塑,感受楚文化的博大精深。
第二站:從磨山乘船遊覽湖光山色,到聽濤景區上岸,參觀屈原紀念館,行呤閣 ,感受屈子文化的魅力。
第三站:參觀湖北省博物館,欣賞荊楚大地出土的精美文物,尤其是編鐘。晚上在湖濱客舍用餐和住宿。
自然生態之旅
第一站:參觀東湖落雁景區,遠眺對岸磨山六峰秀色,近觀具有濕地特色的蘆葦盪。三座特色大橋讓人浮想聯翩。半島似的原生態景區風貌令人流連忘返。中午在落雁用餐。
第二站:磨山景區。參觀盆景園,杜鵑園,櫻花園,荷花園,梅園。欣賞各類植物造景,花卉色彩,園林景觀。
第三站:馬鞍森林公園。欣賞自然山水間的野趣,觀猴子玩耍的童趣,盪一葉扁舟與清風對語,躺在林間聽鳥語鳴翠。晚餐在森林公園吃燒烤,同時參加篝火晚會。晚上在碧波賓館住宿。
導航
市內乘車路線:14路、36路、401路、402路、411路、413路、515路、605路、701路、712路、578路、573路、537路、電1專線、8路電車
門票
聽濤景區試行免費
磨山景區40元/人
落雁景區10元/人
馬鞍山城市森林保護區10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