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甲藻](/img/8/860/nBnauM3X3QzN4MDN0gDNyUDM0QTMwITOzEDMwADMwAjMwIzL4QzL2I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甲藻的細胞壁由纖維素組成,細胞含有葉綠素a和c,葉黃質和β-胡蘿蔔素。
甲藻的運動細胞有兩條頂生或側生鞭毛,其中一條是茸鞭型,另一條是尾鞭型。
形態特徵
單細胞,少數群體或具分枝的絲狀體;多數有2條不等長,排列不相稱的鞭毛,極少數無鞭毛作變形蟲狀運動或不能運動;細胞核大而明顯,有念珠狀色質線,有核仁和核內體,原生質中央為1個大的液泡,有的還有搏動,有的有1個眼點,有的具單眼;色素體1或多個,黃綠色或棕黃色,偶為紅色;色素體中除了含葉綠素a、c和β-胡蘿蔔素外,還有幾種特有的色素,如矽甲黃素、甲藻黃素、新甲藻黃素、環甲藻素;貯存養分為澱粉、澱粉狀物質或脂肪。
繁殖方式
![甲藻](/img/7/1e6/nBnauM3X1ATN0gTO4gjNyQDM2QTMykTNwQzNzQTNwAzMxAzL4YzLxg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甲藻最普遍的生殖方式是細胞分裂。縱裂甲藻亞綱和橫裂甲藻亞綱的翅甲藻,以縱分裂生殖,橫裂甲藻綱的其他種類為橫裂生殖,如多甲藻屬,或斜分裂生殖,如角甲藻。此外,有些種類產生動孢子或不動孢子。夜光藻等具有同配生殖,三角角藻等具有異配生殖現象。
產地分布
甲藻分布範圍很廣,淡水、半鹹水、海水中都有,為主要的浮游藻類之一,海生種類很多,尤以熱帶海洋最多,在寒帶海洋中種類較少而數量較多。許多甲藻趨光性強,只生於一定光度的水層中,有些甲藻喜生於河口或沿岸海區,少數可生於淺海沙灘上,呈綠色或棕色。生活於淡水中的種類,多喜在酸性水域中,即當水中含腐殖質酸性時常有甲藻生存。某些種為寄生種,寄主有魚、橈足類或其他無脊椎動物,有些則可與腔腸動物等共生。
生態影響
甲藻對水溫的要求亦較其他藻類明顯,水溫恆定的水層與水溫變化的水層分布的種類不同,在較為恆定的遠洋生長著多數裸露的種類,而易受海岸影響的海區則多為有甲殼的種類。
在光照和水溫適宜時,甲藻能夠在短時期內大量繁殖,與硅藻一樣為海洋動物的主要餌料,故有“海洋牧草”之稱。但也時常由於突然死亡而造成毒害,常稱為“赤潮”,引起魚蝦死亡。
由於每年有大量甲藻死亡後沉積到海底,所以是古代生油地層中的主要化石。在世界各國的石油勘探中,常常把甲藻化石,當作地層對比的主要依據。中國的遼河、河北和山東等地就可用Deflandrea和Bohaidinca對第三紀地質地層進行對比.又由於甲藻的生態適應性範圍較小,便可用甲藻的化石推測古代地貌或古地理,如古代的水體形態、水的含鹽量以及水深、水溫、光照強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