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山香花僧

東山香花僧,是明末清初天地會反清復明的仁人志士創立並流傳至今的一種民間信仰教派。 香花僧的道場法事,也叫東山和尚戲,是東山民間的傳統民俗。 香花僧以佛教為主體,結合儒教的孝仁,道教符術的三教合一的民間信仰教派。

東山香花僧,是明末清初天地會反清復明的仁人志士創立並流傳至今的一種民間信仰教派。香花僧的道場法事,也叫東山和尚戲,是東山民間的傳統民俗。香花僧以佛教為主體,結合儒教的孝仁,道教符術的三教合一的民間信仰教派。香花僧創立於清康熙年間,由天地會創始人僧道宗和弟子實晟法師創立,因“拈花悟旨”而得名。天地會弟子以道場法事為掩護,進行組織活動,開展反清復明活動。 香花僧從事“紅白事”做醮、安龍、做火光(民間喪事)等。香花僧的道場法事以佛事音樂以“北贊”為基礎,吸收南方的地方音樂,組成“香花曲”,既有佛調,又有南音的旋律,同時還吸收地方音樂的音律。香花曲分為南北韻,有南韻36種,北贊72種。在其中還進行南少林武術套路和拳術的表演。如舞鈸、打火城等。目前保存有“香花本”十數冊,最有價值的是“古來寺贊集”,也叫“香花僧秘典”。
香花僧經過眾多僧眾的傳承、發展,流傳甚廣。北至仙遊、南至廣東汕尾和潮汕地區。東至台灣、西至廣東梅州。香花僧在東山流傳至今,分為三大流派,有九座寺(古來寺)、黃碧派(恩波寺)、開元派(寶智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