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澗道情

清澗道情

清澗道情在陝西陝北地區一直以廣場藝術的形式流傳於民間。相傳在唐宋時,道教在陝北一帶盛行,道人們以道學為意創音譜曲,作出了一種用於宣傳道家學說的演奏樂曲叫道曲,並製作了與之相應的漁鼓和簡板等伴奏樂器。為了能讓更多的人喜歡,又將歷史故事,神仙鬼話編成各種曲種,這一來果然被眾人廣為傳唱。人們將這道曲與酒麴、爬山調以及哭死人調進行融合,就逐漸形成了後來的“道情”。

概述

陝北民歌中有一種叫道情的唱法,聽起來不同凡響,唱起來震撼力很強,最好的莫過於那首耳熟能詳的《翻身道情》:“太陽一出來哎咳咳海呀,嗨呀、嗨呀、嗨呀,嗨、嗨、嗨——滿山——紅哎哎嗨哎嗨嗨喲——”這首《翻身道情》最初是1943年由王嵐、林農編劇,劉熾編曲的秧歌劇《減租會》中的一段唱腔,是以清澗為中心區域流行的陝北道情基礎上改編而成的。1945年中共"七大"慶祝晚會上首次以獨唱歌曲出演,後由安波重新配詞、劉熾修改而定名。

清澗是陝西省2004年命名的"道情之鄉"。究竟何為道情呢?相傳在唐宋時,道教在陝北一帶盛行,道人們以道學為意創音譜曲,作出了一種用於宣傳道家學說的演奏樂曲叫道曲,並製作了與之相應的漁鼓和簡板等伴奏樂器。為了能讓更多的人喜歡,又將歷史故事,神仙鬼話編成各種曲種,這一來果然被眾人廣為傳唱。人們將這道曲與酒麴、爬山調以及哭死人調進行融合,就逐漸形成了後來的“道情”。

其特點是以唱腔為主,有時也會間以賓白的方式。道情在陝北一直以廣場藝術的形式流傳於民間,曲調有:平調、十字調、耍孩調、西涼調、一支梅等,其易學易演有著很多信天游式的隨意性特徵,這也是道情之所以廣為流傳的原因。表演時男角身著道袍,手執拂塵,女角身穿五彩服,一手持扇一手持帕,生旦相對,陰陽相配,邊扭邊唱,有時也有一問一答的傳統方式,陝北一帶的二人台、秧歌等都與道教有關,至今沿用的道教伴奏樂器:板胡、二胡、低胡、四音胡、三弦、笛子、管子、鉸鉸、碰鈴、簡板以及棗樹梆子等,道教樂器與民間生活密不可分。

流布地域

清澗道情主要流傳分布於榆林地區的清澗、子洲、綏德、米脂、橫山、榆林、佳縣和延安地區的子長、延川、安塞、甘泉等縣(市),以清澗、子洲、子長、延川為著;山西石樓西部亦有分布。清澗素稱道情窩子,639個行政村都會演唱道情,知名者約70餘村。

石嘴驛鎮 寺則河、盤石岔、拓家灣、王家砭、徐家河、糜山河、惠家河、上槐卜,石場溝。

折家坪鎮 陳家坪、西袁家溝、清水灣、折家坪、白家坪、馮家溝。

解家溝鎮 王家坬、解家溝、白家川、葉則嘴。

郝家墕鄉 楊小慕家溝、賀家岔、曹家塔、駝巷、郭家嘴。

樂堂堡鄉 樂堂堡、坡家溝、陳家河、趙家溝、麻則岔。

師家園則鄉 大岔則、小岔則、陳家塔、石台寺、柏樹坬。

下二十里舖鄉 八斗岔、營田。

李家塔鄉 西惠家園則、長柏溝、李家坪、李家溝。

店則溝鄉 峪口、張家圪台、暖泉坬、吳家河。

東拉河鄉 韓家坪則、曹家坬、榆樹剗、西王家山、郝家溝、東陳家山。

老舍窠鄉 惠家石、邢家溝、辛家河、官廳河、白家渠村、王宿里。

玉家河鄉 剗里、王家坪。

雙廟河鄉 前惠家河、雙廟河、趙家河、安家畔。

高傑村鎮 高傑村、袁家溝村、崖頭、木家山、胡昌坪、高家坬、河口村。

二郎山鄉 南溝、大馬家山、二郎山、杏坬里。

寨溝鄉 寨溝、劉家塔、党家川。

石盤鄉 黃沙峁、上喜畔。

基本內容

一:腔調

清澗道情素有“九腔十八調”之說,但真正羅列起來卻很難一一對應。根據蒐集整理,其腔調共有[平調]、[十字調]、[涼腔]、[一枝梅]、[耍孩兒]、 [五花腔]、[跌落金錢]、[滾白]、[介板]等九大類。

1、[平調]

平調又稱“七字調”,為上下句結構型,是陝北道情唱腔中最基本的調式。平調唱腔從抒情需求上可分為花音平調、立調、苦腔調等;從節奏和板式上分為大起板、慢板、哭板、還陽板、二流水、一道腔、二道腔、三道腔、送板、落板、載板等,它們共同構成了道情唱腔中起、承、轉、合、繞的一個完整的系統。

2、[十字調]

十字調是三、三、四詞組結構的唱腔,每句十個字,兩個相同的句子構成一個循環。其板式有慢十字調、快十字調、十字調倒板、十字調落板數種。

3、[涼腔]

涼腔又叫“冒涼腔”,在陝北方言中特指有“昂揚之氣”的意思。此腔結構獨特,在開頭部分是一個由低向高的七度音程上翻,中間部分由兩個對稱句組成,可自由反覆,結尾是前兩部分鏇律經節奏變化之後的再現,整個唱腔高亢嘹亮,敘事性較強。板式有高音涼腔、乍腔、平調涼腔、搶句子涼腔、半涼腔等。

4、[一支梅]

一枝梅是一種很獨特的調式。開頭和結尾節奏自由舒展,延長音多,中間段節奏鏗鏘有力,樂句方正對稱。

5、[耍孩兒]

在陝北道情音樂中屬於較大型的唱腔,其唱詞為長短句,曲調由兩個大樂段組成,前段平和、深沉,後段激起明朗,一般適合單獨演唱。眾多的“湘子戲”里多用曲調。板式有整終南、亂終南等。

6、[五花腔]

五花腔亦稱“花花調”,是不斷吸收接納各種時興小曲而形成的一種腔調。包括梅花調、太平調、八板調、清客調等。

7、[跌落金錢]

是陝北道情中僅存的一種古老唱腔。它音調低而深沉,節奏舒緩自由,與前面的其他腔調有些許相近,但又獨成一體。是地方特色音樂里的“活化石”。

8、[滾白]

是無固定節奏和速度的吟詠和敘說,開頭即無板式過門引領、也無器樂伴奏,每句的最後一個延音上鑼鼓重樂器由弱到強、由快到慢地漸入,表現力極強。

9、[介板]

介板有板無眼,節奏急促有力,音調高亢簡明。

道情腔調源於道樂,因源淵不同分為東路調、南路調。南路調亦稱老調,東路調亦稱新調;

二、曲牌

道情的曲牌分絲弦、嗩吶兩個大類,

1、絲弦曲牌有:[八板]、[六板]、[六八板]、[正一句]、[反一句]、[一句半]、[留板]、[大陰司]、[小陰司]、[緊不乍]、[殺姬][灑水]、[滿天星]等,這些曲牌在各地流傳過程中,經藝人們的不斷創造,使每個曲子形成許多變異的奏法。

2、嗩吶曲牌有:[擺場]、[地留]、[過場]、[大擺隊]、[將軍令]、[獅子令]、[跌落金錢]等。

道情曲牌來源於生活,種類很多,可根據劇情的需要選擇演奏。

歷史淵源

道情原名“黃冠體”,源於《九真》《承天》等唐代道曲。道曲(經韻)吸引了詞調曲,演變為民間演唱的新經韻即道歌,道歌分為詩讚體說唱道情和曲牌體說唱道情。清澗道情是在後者的基礎上發展而成。

清澗道情的發展大致經歷了:初唐盛世的萌發期;唐至宋代道情演唱由清唱到樂器伴奏的改進,促成道情風格的形成期;宋至明清由坐班演唱發展為舞台綜合表演的定型期;以及明清到現在的興衰更迭的曲折發展期。

具體地說,清澗道情最早為坐班清唱,後來各種器樂陸續進入,內容由道教經文演變為反映道教思想的故事,搬上舞台,形成了一種獨具特色的地方戲曲性說唱藝術。

“五·四”運動以來,清澗道情演唱的內容經歷了由傳統舊戲向反映具有時代特徵的“新劇”的轉型。建國初至90年代同樣產生了一批有較大影響的、反映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作品。2004年,清澗縣被省文化廳命名為“道情之鄉”。

所在區域

清澗古為雍州西河之地,秦屬上郡,北魏始設朔方縣,唐置寬州,金改青澗,明加水作“清”改為清澗。

清澗縣位於陝西北部,榆林市東南部;在黃河的中游、無定河的下游。北接綏德、子洲縣,西南和延安市子長、延川縣相連,東臨黃河,與山西石樓縣隔河相望。乾隆《清澗縣續志?地理志》記載:“北延沙漠,南扼全明,東控河東,為全秦要戶,誠要害之雄區”。

全縣下轄7個鄉8個鎮和一個街道辦事處,總面積1881平方公里,總人口為210880人。是聞名全國的“紅棗之鄉”。

清澗屬於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全縣除有小面積川台地和殘塬地外,絕大部分是峁梁溝壑;地勢西北偏高(海拔高度900~1200米),東南較低(海拔570~900米);河流溝道相對切割深度150~200米。境內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半乾旱氣候區,平均氣溫為9.6℃,年降水量500毫米,無霜期157天。境內共有大小河流314條,其中主要河流有黃河、無定河、秀延河。

清澗地處“南原北漠”之過度區,漢唐時期,道教在這一帶流傳甚廣。這一宗教文化的傳播,在影響人們思想的同時,道人們“坐班清唱”的道教音樂給人們枯燥的生活帶來了樂趣,人們在看道場、聽道曲的基礎上,結合陝北民歌、小調、說書等音樂元素,逐步發展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民間演唱藝術——道情,代代傳唱,延續至今。

基本特徵

清澗道情,從可考資料看,其曲調產生於唐朝,道情戲始於明清時期。經過一千多年的演繹發展,至今已形成了以下一些基本特徵:

1、主體韻味的原始性:道情曲調由古代道士傳經布道吟唱而形成,所以其主體風格是柔和婉約、平靜典雅的一種超凡脫俗的氣韻,體現了道家清靜無為的出世思想。雖經歷代傳唱,這一主體風格始終保持不變。

2、唱腔細節的隨創性:由於傳唱歷史悠久,傳承體系在民間,傳唱群體鬆散無序,所以道情唱腔在傳唱過程中,在一些細枝末節有著較為寬鬆的隨創性。

3、音樂元素的包容性:清澗道情在傳承中,從演唱形式到演奏器具,以至演唱風味,不可避免地受到秦腔、晉劇及陝北民歌的影響和滲入,體現了非主體音樂元素的包容性。

4、情感表達的多樣性:清澗這一地域,山大溝深,自然條件惡劣,人們的生存狀態艱辛,所以道情腔調里,既有一些悲情哀怨與無可奈何的愁愫,如《苦腔》、《淚板》等,如泣如訴,也有少許不滿現實、與命運抗爭的尖銳吶喊;同時還有表達喜慶歡快的鏇律和節奏。

5、表現形式的靈活性:道情演唱既可在盛大節慶場面上,文武場排開、一板一眼的規模演唱,也可眾人席地而座,三弦一引,輪流演唱,如“鬧窩鋪”,還可以一個人在田間地頭荒腔野板式的自唱自娛。

6、音律韻味的獨特性:道情的主奏樂器三弦、四音、管子、梆子、漁鼓等,全是民間自製而成,雖造型粗礪,但音色特殊,韻味別致。

發展概貌

五四運動以來,清澗道情經歷了兩大歷史時期:1919年5月至1942年5月,舊戲統治著道情舞台,革命的專業文藝工作者同民間道情藝人極少往來,暫稱為舊道情時期;1942年5月至1990年,道情藝術經歷了歷史性變革,蓬勃發展,可稱之新道情時期。

1942年5月至1949年9月,為新道情開創階段。由於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的指引,文藝工作者深入生活,為民眾服務,邊區文藝事業開了新生面。1943~1944年之交,魯藝秧歌隊在米脂用道情曲調編演了反映減租鬥爭的秧歌劇《減租會》,很受民眾喜愛,其中一段獨唱被稱之《翻身道情》(賀敬之詞,劉熾曲)流傳至今。魯藝創演的大型秧歌劇《慣匪周子山》,劇中運用道情調8次,在延安演出後,廣為傳唱。不久,文藝界、理論界知名人士艾青、艾思奇和周揚等先後在講話或文章中論及道情。在延安新秧歌運動推動下,農村民眾性秧歌和道情活動方興未艾。1944年春節,清澗18班秧歌於縣城會演,樂堂堡秧歌隊演出《做軍鞋》等4個道情戲,受到嘉獎。10月,安波在《解放日報》著文,介紹子洲駝耳巷區的道情活動。1949年建國前夕,在布達佩斯舉行的世界青年聯歡節上,中國代表團李波演唱的《翻身道情》、《兄妹開荒》和郭蘭英演唱的《婦女自由歌》分別獲二、三等獎,民族革命聲樂首次在世界上爭得榮譽。同年,35首歌曲被灌制為人民唱片,其中有《東方紅》和《翻身道情》等4首民歌,《翻身道情》月均銷售438張。這首道情歌曲唱遍全中國,唱至全世界,“唱得人迴腸盪氣”(賀敬之語)。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新道情進入發展階段。1952年冬,清澗惠萬年和白樹林一行數人,赴省排練道情,擬於翌春上京匯報演出,後因史達林逝世作罷。1953年,第一部清澗道情專著——梁文達的《陝北道情音樂》問世,填補了一個空白。1956年8月,白秉權在“全國音樂周”演唱她同安全合作的《陝北道情聯唱》(後改稱《幸福的歌兒永遠唱不完》),中央人民廣播電台錄播,繼儲入唱片。1964年春,中共清澗縣委委託副書記艾維光,領銜編導大型道情劇《賽畜會》;4月,清澗縣人民劇團代表榆林地區在陝西省第二屆戲劇創作觀摩大會演出,譽滿省城,中央和陝西等廣播電台錄播,西北局第一書記劉瀾濤和省委領導人接見演職人員。該劇在音樂設計上,既保持傳統特色,又作了改革嘗試。1965年2月,清澗首屆業餘文藝會演大會演出節目35個,其中道情15個。秋,縣委書記郝延壽親筆修改道情劇本《供應糧》。70年代以來,縣劇團、文化館和榆林地區文工團移植和創作小型道情劇(曲)目10餘個。地區文工團的《杜鵑山》(選場),在音樂設計和運用中西混合樂隊伴奏道情方面作了有益試驗。1981年9月,榆林地區代表陝西省在全國曲藝優秀節目觀摩大會(北方片)演出《王秀蘭送煙》(王偉培文,航海曲),獲二等獎,《天津日報》稱讚其為“膾炙人口的地方曲種”。1981~1984年,陝北地區創作道情劇10餘本。1983年3月,延川縣人民劇團進京演出《劉拴回頭》(曹京平、曹伯植編劇,曹伯植編曲),廣獲讚許,中央電視台錄播。1984年3月,清澗創作演出的《接婆姨》(鄭光前編劇,樊奮革、郝震川配曲),在陝西省1983年度創作劇目展覽中受到好評,被省電視台錄製為電視片。這是本縣繼《賽畜會》之後,道情改革又一新成果,省委第一書記馬文瑞等領導人觀看演出並接見演職人員。80年代以來,樂堂堡業餘道情劇團自編自演,頗為活躍。1987年,榆林、延安兩地區分別成立陝北道情學會,清澗劇團改為道情劇團。次年12月,延安地區道情集成編印成冊。1990年,榆林地區系統錄製道情音樂。

相關器具及製品

傳統道情的樂器分文場、武場兩大塊。文場四大件,武場四大件,所用樂器大多數是民間自製。

文場四大件:

1、小三弦

小三弦是一種長120公分的彈撥樂器。三根弦以前全用絲弦,琴筒是一個直徑約20公分、高約10公分的發音鼓,鼓腔的掏空為成人的一個拳頭大小,鼓皮用七層麻紙膘膠蒙制而成。製作三弦選用木料以木質堅硬為佳,當地人大都用棗木製作;用杏核做得“撥子”進行彈奏。一支道情樂隊通常是兩把三弦分“上下手”配合領奏。

2、四音

四音是一種形似二胡的四弦弦樂。琴筒是用椿樹根經水泡七天,土埋七天陰乾而製成。一、三弦同定為“6”音,二、四弦同定為“2”音,一根粗弓綁兩股平行的弓毛進行演奏。

3、管子

管子是用葦桿製成的一種管樂。長約20公分,正面有六孔,背面一孔,“哨子”是用更細的葦桿製作,音域一般為一個八度。

4、梅笛

梅笛是指音色低沉渾厚的曲笛。

傳統武場四大件:

1、梆子

梆子是一種木製的節奏打擊樂。主“打”者是一根長約18公分、直徑約4公分的圓形木棒;被“打”者略短,截面為橢圓形,當地人一般用棗木製成,音色尖銳清脆,能傳送很遠。

2、鉸鉸

鉸鉸是一種用純銅製作的“袖珍”鈸,鉸碗特小,鉸面直徑只有10公分左右。急促碎擊,沙沙作響;

3、漁鼓

漁鼓是一種用一粗一細的兩根竹子製作的手鼓。長約60公分,粗的直徑約12公分,細的約8公分,鼓面用豬膀胱或驢耳皮蒙制,聲音低沉,獨具特色。

4、介板

介板是一種由竹、木兩種原料均可製作,其長60公分,寬6公分,厚0.5公分。

“五四”新文化運動之後,文武場又加入板胡、二胡、底胡、鼓板、牙子、手鑼、堂鼓、、碰鈴等。道情中的主奏樂器是三弦,特色樂器是四音、管子、鉸鉸、簡板、漁鼓等,其演奏方法為:

兩把三弦為主奏,四音摸滑長弓走。

梅笛過門作顯露,管子句尾把腔摟。

梆子始終打節奏,鉸鉸在弱拍上零碎抖。

漁鼓間著梆子打,介板在空間隨意插。

主要價值

清澗道情傳承歷史悠久,根植於民間,內涵豐富,表現力強,是陝北地區優秀的民間音樂文化。發掘、搶救、保護清澗道情,其價值主要有三點:

1、學術價值:清澗道情既不屬於我國目前已成形的某一劇種的派生產物,也不屬於民歌或民間小調,其豐富的內容和一脈相承的口頭傳唱淵源,以及原汁原味的原生態性,在中國民間音樂史上,是十分獨特的,也是非常稀有的,保護和研發清澗道情,對於豐富和完善中國民間音樂,有著十分重要的學術意義。

2、戲劇價值:清澗道情從最初的坐班清唱,到打擊樂的不斷豐富,到特殊器樂的配入,再到篝火式的民間舞蹈的漸入,到後來的舞台表演規模的成型,將來有望被確定為一種獨立的劇種,有著相當大的發展空間,保護和研發清澗道情,對於拓展中國戲劇種類,完善和振興戲劇市場有著無可替代的推動作用。

3、實用價值:發掘、搶救、保護清澗道情,對於推動陝北地區、乃至全國的精神文明建設,豐富廣大人民民眾的文化生活,不斷提高國民的整體素質,維護社會穩定,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都將產生積極的促進作用。

保護計畫

2003年,縣政府劃撥專款5萬元,用於蒐集整理清澗傳統道情的各種腔調、各種曲牌及傳統道情劇的文本整理工作;2004年縣政府籌款100萬元,修建了以道情劇演出、道情自樂班活動為中心內容的秀延藝術廣場。政府決定從2005年起,要把保護和研發清澗道情這一文化產業所需投入的經費(每年不低於3萬元)逐年列入縣級財政預算。

一、主要保護內容

為保護清澗道情,制定十年保護計畫。此計畫由清澗縣委、清澗縣人民政府制定,清澗縣非物 質文化遺產保護領導小組和文體局負責組織實施,陝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領導小組和文化廳負責檢查督促。保護計畫要點如下:

(一)靜態保護

1、組織一批有相當文史知識的、具備一定音樂素養的隊伍,深入基層各“道情窩子”,通過攝像、錄音、文字記錄等方式,全面深入、細緻地開展蒐集工作,把清澗道情的各腔調、各曲牌及代表性唱段唱詞原汁原味地集合起來。

2、將蒐集到的所有資料進行歸類、整理、存檔。

3、對蒐集到的資料進行基礎理論研究和音樂本體研究;並把這些研究成果編纂成文本進行出版。

(二)動態保護

1、建立穆家山村、安家畔村、坡家溝村、郝家畔村、馬家溝村、學武村6個道情文化生態保護村,並對26名道情老藝人實行重點保護。

2、成立“清澗縣道情協會”,制定章程,組建樂隊,發現和培養道情演唱人才,組織骨幹力量,專門從事清澗道情的研究與開發。

3、委託清澗職業中學開辦培訓班,專門從事道情演唱藝術的培訓,對學員的聲樂、器樂等方面的基礎知識進行培訓,為道情藝術的發揚光大積蓄後備力量。

4、縣文體局聯合縣廣電局、道情協會,定期舉辦“道情演唱電視大獎賽”,為宣傳和展示清澗道情創建平台。

二、已採取的保護措施

1、2003年,縣政府向省文化廳申報“中國道情之鄉”,2004年2月獲得省廳授牌命名。

2、2004年8月,縣政府召開了“振興清澗道情,樹立文化品牌”的專題座談會,並策劃了《振興清澗道情實施方案》,明確提出縣文化局、廣電局、宣傳部及相關單位要把清澗道情作為特色文化,制定相應措施,全力保護、弘揚。

3、2005年,清澗縣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縣政府把發掘、搶救和保護清澗道情作為一項重要內容寫進政府工作報告。

三、十年保護目標

在上級文化部門和當地政府的高度重視下,我們力爭強化措施,全面開發,使“清澗道清”這一文化品牌,走出清澗,走向全國,為構建和諧社會、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發揮重要作用。

四、五年保護工作計畫

2006年 組建隊伍,對傳統道情的腔調,曲牌劇目進行蒐集、分類、整理、歸檔;成立“清澗縣道情協會”。

2007年 開辦培訓班,編寫道情演唱藝術教材;建立道情文化生態保護村;舉辦道情演唱大獎賽。

2008年 開展理論研討,創作有時代特色的道情劇目。

在這三年里預期達到目標:1、完善蒐集整理工作;2、開展道情演唱的普及教學;

2009-2010年 2009年 道情演唱教學逐步走上制度化,規範化;道情理論研究上高度,道情劇目創作上檔次;組建清澗道情藝術團,利用現代化聲光技術包裝道情、打造精品、拓展市場。

在這二年里預期達到目標:1、通過道情文化生態村的建立和道情理論的研討;2、創建知名文化品牌;3、振興清澗道情,走產業化發展道路。

五、五年主要保障措施

1、建立有專家指導的、以政府縣長為組長的清澗道情保護領導小組。(現已建立)

2、設立以縣文體局分管領導為負責人的、清澗傳統道情蒐集整理小組。(現已建立並開始工作)

楊樹強辦起免費道情培訓中心 楊樹強辦起免費道情培訓中心

3、委託縣職業中學代辦培訓班。(現在正在協調中)

4、成立清澗道情協會,組建文武樂隊。(現已成立和組建)

5、招商引資,大力發展清澗道情文化產業

6、縣政府保證保護經費列入本級財政預算。

六、建立機制

在實施五年保護計畫中,必須堅持四大原則。建立六大保護機制,提高全縣幹部民眾的保護意識,逐步健全可持續發展的保護體系。

1、四項原則:保持傳統性,有味道;講究藝術性,有價值;把握時代性,有前景;注重民眾性,有市場。

2、六大保護機制:戰略上“定向”,規劃時“定項”、班子內“定人”,隊伍中“定責”,投資上“定額”。

3、構建老藝人與新生力量緊密銜接,專家學者與廣大民眾互動互補的隊伍建設機制。

4、實現原汁原味的原生態保護與提高技藝、發展創造相結合的機制。

5、發展由傳統道情的保護向道情文化產業邁進,而以產業實體為依託,以打造道情演唱的精品節目為目的的藝術市場營運機制。

七、經費預算及依據說明

本縣屬國家級貧困縣,政府每年撥經費5萬,遠遠不能達到保護目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