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師範大學東北民族與疆域研究中心

東北師範大學東北民族與疆域研究中心成立於1997年,吉林省科研基地之一,是一個多學科、跨院系、跨單位的非實體性學術聯合體。

歷史發展

1997年,東北師範大學東北民族與疆域研究中心(以下簡稱中心)成立,現已納入吉林省科研基地。中心通過組織本校科研力量,並廣泛吸收省內外社會科學工作者參加,成為一個多學科、跨院系、跨單位的非實體性學術聯合體。中心的組織形式是以本校科研力量為主,廣泛吸收省內外社會科學工作者參加,成為一個多學科、跨院系、跨單位的非實體性學術聯合體。
1999年,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邊疆史地研究中心與我校聯合組建的中國邊疆地區歷史與社會研究東北工作站(以下簡稱東北工作站)正式成立,進一步加強了我校東北民族與疆域研究。東北工作站借鑑國外的成功經驗,組織東北地區的學術力量,推動對東北地區的歷史與現狀研究,為政府部門提供諮詢服務,在信息、資料等方面為廣大學術研究者服務。

研究內容

東北師範大學東北民族與疆域研究中心的研究包括:當代邊疆地區的穩定與發展對策性和預測性研究;我國東北古代民族及疆域史、東北近代邊界沿革史研究;我國東北歷代邊疆政策和近代界務交涉的專題研究;中國邊疆理論和中國邊疆學理論研究;結合當前政治形勢開展的中俄、中朝,中韓關係研究;對高句麗、渤海及東北其他民族關係史和融合史的研究;滿學研究;民族學、文化人類學、宗教學、民俗學、文學藝術等理論與實踐的研究。中心陸續設立了“滿學研究室”、“中朝、中韓關係研究室”、“東北邊疆史地研究室”等,組成多個課題組進行了廣泛的專題研究工作。

科研隊伍

東北師範大學東北民族與疆域研究中心有學術委員20餘名,客座研究員10餘名。“中心”主任劉厚生教授,副主任孫啟林教授。“中心”成立了學術委員會,成員有馬大正、王鍾翰陳連開、厲聲、王綿厚、孫進已、張佳生李健才、張璇如、劉厚生、孫啟林、孫文范、魏存成、朴文一劉子敏耿鐵華、張碧波、朱國忱等18名。在人才培養上也取得了突破,已培養畢業博士生1名,目前在讀博士生10名,其中4名為教授。

研究成果

東北師範大學東北民族與疆域研究中心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主辦《東北民族與疆域研究動態》雜誌,已出版10餘期,發布科研信息,介紹學術研究、交流情況,刊登有關科研論文、調研報告、課題論證、翻譯作品等。出版民族與疆域類專著20餘部,其中,《東北民族與疆域叢書》填補了我國在東北邊疆文化研究方面的空白;《漢滿詞典》是我國第一部以漢語打頭查找滿文釋義的相關詞典;還有《黑土地的古代文明》《中國東北民族與疆域研究》《清朝開國時期八旗研究》等具有較高學術價值的著述以及普及讀物“史話系列”。在《中國邊疆史地研究》等刊物上發表論文10餘篇。此外,與《吉林日報》合作在“文史哲”版開闢“東北民族與疆域”專欄,每周刊登一篇相關文章,現已發表40餘篇。撰寫了40餘份諮詢調查報告,主要包括:東北民族與疆域熱點與敏感問題,關於高句麗、渤海等東北古代民族、疆域與朝鮮半島及朝鮮民族關係的研究;關於朝鮮人非法越境情況的調查;關於宗教滲透方面的調查報告,這些調查報告得到了政府和有關領導的重視和好評。幾年來,研究人員共承擔省部級以上項目15項,包括劉厚生教授和孫啟林教授參與的“東北邊疆歷史與現狀系列研究工程”、“中國朝鮮族聚居區民族和睦成因研究”、“清史·民族志·滿族及東北其他少數民族篇”、“東北邊疆沿革史研究”、“東北民族與疆域研究”、“朝鮮半島民族”、“國家的起源與發展”、“高句麗與歷代中央王朝關係史研究”和“信息化中國東北”等。

學術交流

東北師範大學東北民族與疆域研究中心研究人員還積極組織和參與各種學術研討,進行廣泛的社會調查實踐與學術交流活動。主持召開了“全國首屆東北民族與疆域學術研討會”;積極參與“第二屆東北邊疆歷史與現狀暨高句麗學術研究會”、“清史·民族志·滿族篇”專家研討會等;參加一年一度的長春市滿族“頒金節”,支持建立滿族文化研究基地。多年來,我校東北民族與疆域研究人員踏勘了東北地區主要邊界、古蹟、遺址、博物館、民俗館,收集、整理了大量資料、圖片和訪談,製作了幾十盤音像資料。同時,研究人員與國內外的科研單位進行廣泛的聯繫和學術合作,其中與德國波恩大學滿學研究中心建立了長期合作關係;與香港大學合作,每年承擔兩篇“教育及社會科學套用研究論文”的寫作任務;與俄羅斯布拉戈維申斯克師範大學建立了聯繫,合作辦學,定期互訪,加強學術交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