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內知名網際網路專家,負責組建成立了中國網際網路協會,並長期擔任協會秘書處的領導工作,起草公布了中國網際網路行業自律公約;組織業內採取垃圾郵件治理行動。2002-2005年負責組織編撰了《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報告》;2004年主持起草了《中國網際網路協會公共電子郵件服務規範》,成為國內網際網路套用領域的第一個行業規範;並起草完成了國際電信聯盟反垃圾郵件領域的第一個標準;隨後組織開展了電子郵件用戶滿意度調查活動,並提出了建立電子郵件服務規範信用體系的思路;2005年7月受信息產業部委託,主持並作為主要執筆人撰寫“反垃圾郵件立法研究報告”。
2005-2006年赴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法學院做網路法、智慧財產權與網路治理方面的研究,回國後負責網站備案管理系統的建設。2008年到北京郵電大學工作,2009年成立北京郵電大學網際網路治理與法律研究中心,並擔任主任。
目前承擔科研項目近二十項;其中:國家及省部課題十餘項,在網路治理、網路文化建設與管理、網路融合、網路套用與創新等方面有較多研究。
李欲曉院長對於資訊時代人文社會科學的發展有深刻的理解和把握,曾長期從事網際網路行業治理研究工作,組織籌備成立了中國網際網路協會並長期擔任協會秘書處處長,組建了協會眾多的二級工作委員會,負責組織了第一—四屆中國網際網路大會,組織編撰了《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報告》(2002-2005);組建了中國網際網路協會反垃圾郵件協調小組並提出了中國反垃圾郵件工作的總體框架,建立和國際反垃圾郵件組織的密切合作機制,起草了國際電信聯盟反垃圾郵件方面的第一個標準。2005年9月至2006年9月在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法學院做訪問學者,研究網路法、智慧財產權和網際網路治理,回國後兼任中國網際網路協會網站備案工作辦公室負責人,2008年底到學校工作。
李欲曉院長長期以來對網際網路的發展有敏銳的把握,對信息法律有深入的研究。科研成果突出,到校後承擔了十餘項省部級科研項目,為中宣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教育部等部門的網際網路治理和法律政策制定提供了重要的支撐。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非常規突發事件中網路輿情作用機制及相關技術研究》和國家發改委《下一代網際網路套用示範項目》,從網路輿情的演變規律和作用機制、網路傳播規律和網路行為研究入手進行理論探討,為國家應對突發事件設計輿情應急管理模型並提供法律支撐。他創立的網際網路治理與法律研究中心在短時間內建立了信息法律研究團隊並在多方面開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受到了個方面領導和部門的重視與支持,為中國的網際網路治理水平的整體提升做出了貢獻。
李欲曉院長曾多次代表中國網際網路行業參與國際網際網路會議,闡述中國的網際網路政策和治理理念,受到中外網際網路學術界所關注。《中國網際網路域名體系調整可行性研究報告》受到工業和信息化部採納,做出了中國網際網路域名管理的重大調整,設立了第二家域名註冊管理機構,推動了中文域名的普及和發展;《信息社會的規則與法律》、《網際網路治理與法律研究的目標與方向》、《網際網路價值觀的衝突及其應對》等文章對於信息社會規則體系建立和相關法律體系框架設計深入探索,尤其是在網際網路治理、信息法律、網路安全問題的治理和解決有重要的意義。在三網融合、新媒體技術發展趨勢研究、網路文化的建設與發展等方面均有所研究,並在國內多家高水平學術刊物和重要的學術會議上發表論文和演講。新華社、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央電視台等國內主要媒體均對其進行過專訪。
中國書畫家協會廣東省會員名單
中國書畫家協會草創於1965年,成立於1990年初,總部設在北京,主要辦事機構設在廣州。協會設有常務委員會、顧問委員會、理事會、評審委員會、事業拓展部、培訓中心和《書畫家報》、《書畫家》雜誌、中國書畫藝術大學(籌)、金才文化藝術中心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