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晬光
正文
朝鮮李朝哲學家,實學派先驅者。字潤卿,號芝峰。朝鮮漢城人。出身於士族地主家庭。1585年及第,曾任春秋館史官、左郎、都承旨、禮曹參制等職。後退隱,從事學術研究。 主要著作有《芝峰類說》、 《萊薪雜錄》、《秉燭雜記》、 《讀書錄》, 均收錄在《芝峰集》中。李晬光曾親身經歷壬辰衛國戰爭,深知統治階級的昏庸無能,封建社會的矛盾及戰後國內社會經濟的凋零狀態,對他的思想影響很大。他曾三次出使中國,接觸到一些歐洲文化,並引進西方自然科學知識。他反對儒學者以朱子經典為依據而對之盲目崇信,提倡結合實際研究學問,對自然科學,尤其對祖國的歷史、地理、語言、制度等予以極大關心,表述了很多“求實”見解。反對黨爭,反對暴政,提倡仁政,對反倭衛國的愛國義兵運動給予了高度評價,提醒帝王將相應該明白“民心即天心”的道理,主張吸收外國文明,發展海外通商,改變鎖國政策,以振興封建國家。他的這些觀點以後對實學的形成起了很大作用。
所謂實學,是17世紀中葉,在朝鮮兩班階層即士族地主階級中代表中小地主階級利益的進步學者倡導的一種學風。他們竭力要擺脫朱子學脫離實際、清談空論的學風,反對以應試科舉為目的的形式主義八股學,在實事求是的口號下,力求通過實際和實踐探索真理,深入研究對實際生活有益的學問,並以政治、經濟、軍事、科學、技術、藝術等各個領域為其研究對象。
李晬光以求實的方法,研究現實,探求真理,在批判儒教等唯心主義的過程中逐漸樹立了唯物主義世界觀。他以物質的“氣”,即太極為世界的始源,認為太古“混沌”,謂之“太極”,“太極一為”變為“兩儀”,即“陰陽之形”,又變為“泰素”,作為物質要素的“泰素”生成“萬物”。
李晬光批判儒教“天道不變”的形上學觀點,提出“天道無不變”的辯證法思想,認為自然界和社會,如寒暑的往來、晝夜的更替、社會的治亂等無不是變化的,事物運動變化的原因在於事物內部的陰陽、動靜的相互作用,事物發展是有規律的。
在認識論上,李晬光從實學立場出發,認為學習要做到有的放矢,指出,“學如射,射者,志於鵠者也”;為了獲得知識,就要“學書者必執筆行墨”,“學匠者必操斧運斤”,否則“口說雖精”,“終非實踐”,“反不如學技者為”,“口說而廢之”。他雖然提到實踐在獲知中的作用,但他所說的實踐只局限於經驗的範圍,包括一些倫理道德行為。李晬光的實學思想帶有樸素的性質,對後來朝鮮的實學和哲學的發展有一定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