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五代·孫光憲
白少傅居易,文章冠世,不躋大位。先是,劉禹錫大和中為賓客時,李太尉德裕同分司東都。禹錫謁於德裕曰:“近曾得白居易文集否?”德裕曰:“累有相示,別令收貯,然未一披,今日為吾子覽之。”及取看,盈其箱笥,沒於塵坌,既啟之而復卷之,謂禹錫,曰: “吾於此人,不足久矣。其文章精絕,何必覽焉!但恐回吾之心,所以不欲觀覽。”其見抑也如此。衣冠之士,並皆總之,鹹曰:“有學士才,非宰臣器。”識者於其答制中見經綸之用,為時所排,比賈誼在漢文之朝,不為卿相知,人皆惜之。
譯文
白少傅居易(白居易,少傅:輔導太子的宮官),他的文章在當時居於首位,卻未曾升任過地位顯赫的高官。在此之前,劉禹錫(陋室銘作者)任太子賓客時,李德裕太尉同在洛陽做官。劉禹錫曾拜見於李德裕,說:"你最近得到過白居易的文章嗎?"李德裕說:"有人屢次將他的文章給我看,我讓別人收藏起來,卻從未翻開讀過,現在我為你看一下."等到拿出來看,裝滿了書箱,被灰塵所覆蓋著,李德裕已經打開了,又重新合上。李德裕跟劉禹錫說:"我對這個人不滿意已經很久了。他的文章精妙絕倫,又何必閱讀!只怕讓我自慚形穢,所以不想閱讀."可以看見白居易是怎么被抑制的.做官的人,一起都嫉妒白居易,都說:"白居易有學者的才能,但不是做宰相的料."了解他的人可以從他的奏摺中知道他的治國之才,但被時世所排擠,就好像賈誼在漢朝,不被做官的人所了解,大家都為他惋惜。
注釋
⑴白居易64歲(836年)那年,授同州刺史一職,不接受,改授太子少傅,分司東都。
少傅: 官名為“三公九卿”中“九卿”之一。
⑵冠:居於首位。
⑶躋:升官。
⑷賓客:官名,太子賓客的省稱。
⑸先是:在此之前。
⑹累:多次。
⑺別:另外。
⑻披:看。
⑼ 笥(sì):竹器。
⑽ 塵坌(bèn):灰塵。
⑾即:已經。
⑿但:只。
⒀見:表被動,被……。
⒁衣冠之士:做官的人。
⒂宰臣:重要大臣。
⒃答制:應對的文章。
⒄為…所…:被……。
⒅見:與……相當。
⒆為:被。
⒇惜之:以之為惜。意動用法/為動用法。
盈:裝滿。
排:排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