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朱良漪,1920年8月25日出生於江蘇省揚州市,1938年進入北平燕京大學理學院工預系(機械專業)學習,到1941年12月8日珍珠港日美開戰時輟學,1943年5月復學繼續完成學業,1944年畢業於成都燕京大學物理系。1947年赴美國明尼蘇達州立大學研究生院學習,主修內燃機工程,副修工業工程,1949年春獲該大學機械工程碩士學位,並通過了進修博士資格考試。
朱良漪是我國儀器儀表行業、自動化控制技術行業最早和始終不渝的開拓者之一,是分析儀器行業的主要創始人,也是不斷身體力行的實踐者,他的突出貢獻不僅是在分析儀器、自動化儀表及工程和工業工程三大領域中的工程實踐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而且,在他的指導和帶領下,造就了一大批中、青年科技人材。同時,還提出了一系列發展我國儀器儀表和自動控制技術方面的具有戰略意義的觀點和論述。
朱良漪從1955年我國第一次制定十二年科學技術規劃開始便以儀器儀表專家身份多次參加國家科委的科學技術規劃;電子振興計畫和“八六三”高科技規劃,並從1978年起連續三屆一直擔任國家發明獎勵評審委員會委員和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學科評審組成員。在培養科技人才方面也是不惜精力,分別在天津大學、廈門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和化工學院、冶金機電學院任兼職教授,他不但做儀表與自動化方面的專題講座還親自指導碩士研究生論文和負責承擔科研課題,他還是中國自動化學會和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的主要發起人之一。
朱良漪先生已於2008年1月10日下午17點在北京復興醫院去世,享年88歲。
突出貢獻
分析儀器領域
他以十六年(1959—1975)的時間從平地開始籌建與指導設計了原蘇聯承諾援建的中國規模最大的分析儀器廠——北京分析儀器廠。在專家來華不足十個月就撤走後,承擔起全面的技術負責人的職責。他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提出“邊基建、邊試製培訓和邊生產”的建廠方針,親自領導新產品的研製。他組織了當時國內有可能藉助的力量,使廠內廠外相結合,在短短五年內,不但工廠建成並投產,還完成了我國第一台大型同位素分析質譜計(國家儀表新產品一等獎)、氣相色譜儀(國家儀表新產品二等獎)、核磁共振波譜儀、紅外氣體分析儀、磁性氧量計(國家儀表新產品四等獎)、熱導式分析儀等六大系列十多種規格的產品,為我國核技術和石油化工、冶金、電力等工業提供了新一代的科研分析裝備,從而奠定了發展我國現代化分析儀器的基礎並填補了空白。在新產品開發上,他不拘一格,勇於創新,善於把掌握分析機理與關鍵部件攻關相結合。通過特殊工藝攻關推動技術進步並改進工廠的工藝裝備,同時培養出一大批有理論、有實踐經驗的專業技術梯隊。在他領導並直接參與下,研製我國第一台同位素分析質譜計的全過程就是一個不斷攻關、不斷突破技術難題 而最終成功的過程。他率領了數十名青年科技人員和不少青年工匠,陸續攻破精密機械加工、特種焊接與封接、真空獲得、測量與檢漏技術、微弱電、磁參數測量技術、高穩定度供電系統、電子光學與離子光學技術以及同位素分析套用技術,這些基礎技術的突破,朱良漪為我國發展質譜儀器以及其它分析儀器,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他對待任何事物都習慣用他自己所說的X—Y矩陣分析方法。他在《發展成分分析儀器的幾個問題的商榷》(刊於1963年《計量技術與儀器製造》1卷2期)一文中早就提出:
(1)分析測試技術將與催化、鏈式反應、聚合反應、有機分子活化等高科技發展前景有密切影響,因而提出在我國要努力實現“分析技術儀表化與分析儀器自動化(線上)乃是解決科學技術與生產現代化的重要手段”;
(2)建議要按物性特徵與分析手段對照來規劃我國分析儀器品種型譜系列的方法,以及分析儀器的零部件通用化與單元組合化等措施;
(3)儘早發展全譜分離與高靈敏度檢測器和快速電子計算機相結合的新一代分析儀器的結構設計前景;
(4)以物質成分和結構為第一性的微觀信號來指導以物化生產過程調節系統為第二性的環境與熱工參量將是生產過程自動化的未來。
這些觀點和思想,在這以後的二十多年中,有力地指導並推動了我國分析儀器的發展。30年前,他所提出的論點,實際上是綜合了分析化學、物理學、電子計算機技術和分析套用技術的先進成果,引導出現代分析科學這一科技領域的新概念。時至今日,國際分析技術發展的事實證明,這一論點是完全正確的。
在史無前例的“文化大革命”的激烈衝擊下並沒有扼殺對發展分析儀器的熱忱,在條件比較困難的情況下,他還是認真負責地組織攻關,開拓一些有特色的產品:如四極質譜儀、比表面積分析儀等。離開北京分析儀器廠後,他又被推選為質譜學會和分析儀器學會的帶頭人,繼續致力於分析儀器行業的發展。1985年他在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理事擴大會上又以“挑戰和對策——我們一定要把加速發展分析儀器的重任挑起來”為題,結合國際科技發展規律與新動向,闡述了他對分析儀器發展與新技術革命的重要關係和應採取的戰略技術路線。1987年起他雖已退休,但仍然活躍於分析儀器行業,參加國際學術交流與國家重點新產品科研開發工作,協助有關分析儀器廠投入開發流程質譜、離子色譜和高效毛細管電泳儀等課題的科研工作。
自動化儀表及工程領域
在自動化技術工作方面,1956年他以在儀表局任技術處負責人的身份,積極參與了對上海地區的儀表行業的組建規劃和改造,特別是制定了按專業化協作原則組建儀表專用元件和材料的生產,改變大華電錶廠轉向記錄儀生產和建議集中人才成立上海儀器儀表科學研究所等措施。1957年後,他不顧被錯劃成“右派”的精神壓抑,以國務院科學規劃委員會儀器組秘書室一個工作人員的身份,組織當時鋼、電、煤、化、油等五大使用部門的科技設計人員與儀器生產科研人員相結合。於1958年在上海召開了“5406會議,從而奠定了我國自動化儀表品種發展向標準化、通用化、系列化、單元組合化與控制對象典型化的道路邁進,改變多頭繁雜的品種需要轉向有條理的型譜系列生產,把有限的生產力組織起來解決當時國民經濟建設的多種迫切需要。這一戰略方針大大提高了當時我國在被技術封鎖下自動化儀表的裝備能力,一直延續到80年代初期。
1975年,他調任北京市自動化工業公司總工程師,不久便負責起主持當時在房山引進的三十萬噸乙烯儀表及自控系統的工程翻版會戰。在國內應開發的264個新產品中,在他直接領導下,積極利用全國和本地區的科研力量,調整改造了北京市有關直屬及區屬工廠,承擔並完成了近半數的新產品科研任務,從而也就為北京市自動化工業奠定了基礎。通過主持這一工程的翻版會戰,1977年在《自動化技術》上發表《洋為中用,走中國自己工業發展的道路——對三十萬噸乙烯裝置中的儀表與自動控制系統的初步分析》及1978年在《工業儀表與自動化裝置》上發表《必須積極展開系統工程學的研究》的論文,都是我國最早提出用系統思維方法實現控制工程整體最佳化概念設計的重要論述。
1982年起,他在國家儀表總局時又被委派承擔起國家十二項重點建設工程之一,引進大型(300MW和600MW)火電機組中的成套儀表與自動化控制系統的技術總負責。面對這一艱難任務,他提出組織國家隊攻關和“以重點工程帶系統,以系統帶儀表”的總綱領構想。通過與26個國外廠商以多種技術引進形式簽訂了33項契約,涉及國內40多個工廠和研究單位,派出幾百名工程技術和管理人員出國培訓,終於以7年的時間使山東省石橫和安徽省平圩兩個電廠三台機組全部投入運行,把我國電站自動化儀表和系統裝備水平達到了80年代國際水平。與引進技術同時,通過消化吸收與開發國產化,也有利於帶動冶金、化工等行業的自動化裝備水平。他始終堅持了刻苦的務實精神,帶頭深入現場,及時發現問題,調動國內外科技人員的積極性,共同克服困難,發揮了卓越的組織才能。
1991年,國家教育委員會表彰他和清華大學精密儀器系的教師們一道在“大型汽輪發電機組狀態監測系統”課題上作出的重大貢獻,授與他科學進步二等獎的榮譽。
工業工程領域
在工業工程方面,他也經歷了一個曲折的過程,其實,早在五十年代,他就運用他在國外所學習到的新學科—工業工程(Industrial Engineering)知識為天津腳踏車廠的改型改造,設計了全廠流水生產線。在短短的兩年時間內,以很少的投資,使電鍍、烤漆、焊接、熱處理和裝配調校等環節的質量大幅度地提高,產量增長了近十倍,贏得了聲譽。同時,他在作業計畫、生產能力查定、統計分析與管理等方面在《機械工業》與《中國工業》等雜誌上發表過多篇論文。不過,由於當時社會輿論並不理解現代化工業管理是屬於跨學科的新興技術科學範疇,在“重技術輕管理”的錯誤認識下得不到應有發展。直到70年代末“四人幫”倒台,實行開放政策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後才得到扭轉。這就是為什麼他在機械工業老專家沈鴻副部長的動員下,重新擔當起《中國大百科全書·機械工程卷·管理工程篇》的主編和90年代起又被推選為機械電子部科學技術諮詢委員會“IE”專業委員會主任一職。他以“老驥伏櫪”的奉獻精神,組織一批老中輕三結合的隊伍,為國家重點工廠用“IE”的方式方法試行診斷與綜合治理。
學術特徵
朱良漪的學術特徵是基礎寬厚,兼具理、工和管理三者之長;工作作風嚴謹而不失靈活;對新生事物敏感而又敢於接受挑戰。他對工作始終是鍥而不捨一抓到底,善於團結和啟發多層次、多行業的科技人員一起合作。他一貫主張必須掌握第一手資料,親自參與總體設計和關鍵工藝攻關,講究系統分析和實驗工作方法,對此,於1981年1月他在《光明日報》、《科學與技術》第二十四期提出實驗工程學的概念。1979年夏,他從參加國家經濟委員會工業企業技術發展代表團赴美、日考察歸來時,帶回一台初期的微機產品,便向清華大學童詩白教授建議:“用微機聯網管理飯店業務”,並積極支持清華大學電子學教研組和北京市自動化系統成套研究所合作開展這項工作,經過幾代更新已獲得很大成功。他主張探索開發新課題,從工作中學習和積累知識。他鼓勵直率地發表自己的不同觀點。這些特徵是和他從小所受的教育和熱愛科學,習慣於自己動手和拆裝機器而養成的個性有關。他早在北平育英中學讀書時,便和好友張守廉(美國1982年出版的《電氣與計算機工程手冊》一書的主編,是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電機工程系主任)等人組成石英無線電社,以自己課餘修理無線電的收入由他出任主編出版了《電虹無線電周刊》,發行了近30期。這在當時的中學生中也是一項創舉。
退休後,他仍不遺餘力回響號召,結合一些離退休的各行業的科技專家,繼續幫助有需要的企業作技術諮詢開發工作,真正的體現了做到老學到老。1989年他還榮獲全國老有所為精英獎。
朱良漪先生常講,他是從敵人的侵略教訓中懂得了愛國主義思想。他國小畢業前在瀋陽趕上“九一八事變”,中學讀到五年級在北平趕上“七七事變”,大學讀到三年半時又逢日本偷襲珍珠港,不但書未念完,人身也受到日本憲兵隊的迫害。所以1950年他在美國讀書時,一聽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國家建設前途有望,就毅然放棄了個人深造和工作的優厚條件,偕同夫人回國,熱情投入了新中國的經濟建設。儘管歷次政治運動中都受到了衝擊,但對黨所領導的社會主義建設的信念始終未變,終於在退休前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實現了他的宿願。
朱良漪先生認為,在分析技術領域,有些邊緣技術可以實行“拿來主義”,但核心技術一定要自主創新。他建議,分析儀器企業要走大批量生產、專業化與協作的道路,建立一專多協的體系。要重視新的領域、新的理論、新的材料、新的工藝方法及新的套用,將最新的技術為我所用,以提升我國技術發展速度和水平。應該對基礎理論、發展理論予以重視,從而為發展新技術做好鋪墊,打下堅實的基礎。
展望未來產業的發展趨勢,朱良漪先生認為分析儀器將向自動化和細分化繼續邁進。對此,“國內企業要團結起來,要認識到互相壓價、低水平重複生產已經走到頭了。迎新21世紀的挑戰,唯創新是出路”。
主要論著
1 朱良漪,關於單件小批生產工時制定方法.上海中國工業,1954,6期。
2 朱良漪,關於成批生產類型及其製造廠中零件組量計算方法的研究.上海,中國工業,1954,8、9、10期。
3 朱良漪,杭州通用機器廠通過短期計畫的貫徹改進工段管理工作.北京:通用機械,1985。
4 朱良漪,李敬.關於在舊企業中設計流水生產的初步體會上海:中國工業,1955年,3期。
5 朱良漪.雙輪雙鏵犁專業車間的設計和實踐.北京:通用機械.1955。
6 朱良漪.發展成分分析儀器的幾個問題的商榷.北京:計量技術與機器製造,1963,1卷2期。
7 朱良漪,“洋為中用”走中國自己工業發展的道路――對三十萬噸乙烯等三套裝置的儀表與自動控制系統的初步分析.北京:自動化技術,1944,2期。
8 朱良漪.必須積極展開系統工程學的研究.西安:工業儀表與自動化裝置.1978.1。
9 朱良漪.儀器儀表與實驗工程學.北京:儀器儀表學報論文選集,1979.3。
10 朱良漪.構想和驗證的科學――實驗工程學.北京:光明日報《科學與技術》,1980,1.24期。
11 朱良漪.為開創儀表工業新局面的一些構想.北京:儀表工業,1983.
12 朱良漪.按系統工程方法統籌安排30/60萬千瓦電站工程任務.北京:儀器儀表工業信息,1984。
13 朱良漪.新的技術革命與對儀表學科與技術的挑戰.北京:工業技術,1984。
14 朱良漪.“信息”的衝浪與儀器儀表.北京:國外產品與技術,1984。
15 朱良漪,孫丙?.以重點工程帶系統以系統帶儀表――30/60萬千瓦電站工程任務的基本作法和初步收穫.北京:儀表工業,1984。
16 朱良漪.在機械工業中如何推廣使用計算機的若干問題商榷.北京:計算機用戶,1985。
17 朱良漪.挑戰和對策――關於加速發展分析儀器的看法與建議.北京.儀表工業,1986。
18 朱良漪.從現 在到2000年的猜想.北京:儀表工業,1986。
19 朱良漪,孫丙?.再論“以重點工程帶系統,以系統帶儀表”.北京:儀表工業,1998,6期。
20 朱良漪.對我國過程檢測控制儀表的反思.上海;全國過程檢測控制儀表學會論文集,1990,5。
21 朱良漪,傅尚新,常西暢等.旋轉機械(電站專用)狀態監測與故障診斷安全保護系統.北京:引進型300MW、600MW火電機組監測儀表與自控系統部分彙編,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