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相無相

有相無相

有相無相 ,為有相與無相之並稱。即有形相者,稱為有相;無形相者,稱為無相。有相亦即指有形相而能與他物區別者。又一般以會生滅變化之事物為有相,故有相亦稱有為法。

【有相無相】

概述

為有相與無相之並稱。即有形相者,稱為有相;無形相者,稱為無相。有相亦即指有形相而能與他物區別者。又一般以會生滅變化之事物為有相,故有相亦稱有為法。無相為‘有相’之對稱,然有時則指超越有、無二相之空而言。據大智度論卷六十一所舉,無相有假名相、法相、無相相等三種相,以此三相皆無所得,故稱無相。
 又依據相對、差別之原理而立者,是為有相;而依據絕對、平等之空理而立者,是為無相。依此,而有所謂有相教、無相教;有相行、無相行;有相觀、無相觀;有相善、無相善等分別。

歷史

 淨土宗將阿彌陀佛之西方淨土,以位置及清淨之形像表示之,稱為有相淨土。然若根據無色無形之空理,而認為宇宙之一切即是淨土者,則稱為無相淨土。
 密宗對有相、無相二者,有深淺二種不同的解釋。(一)淺略者,謂以凡夫之認識,可以明確的指認諸法之形相者,是為有相;而諸法之本質為空,無形無色者,是為無相。(二)深秘者,謂一切萬法各自本來之形相,分明而住,是為有相;而在一相之中具足一切相,然又不留一相者,是為無相。
 天台宗將安樂行分為有相、無相二種:(一)有相安樂行,即不入禪定三昧,一心誦念法華經文者。(二)無相安樂行,即以法華經之妙理,修一念三千之妙觀者。又禪宗主張教門為有相,禪門為無相。
 此外,就諸佛之身相而言,若以佛身為三十二相、八萬四千之相好者,稱為有相佛;若以佛身為理體空寂、無色無形者,稱為無相佛。一般以諸佛之法身為無相,報應身為有相。然關於法身為有相或無相之說,諸師看法不一。
 蓋一切萬法以其各自之性,形成宇宙中森羅萬象之面貌,然此種‘有相’,因其生滅變化無常,本質為空,故非實有。若不執著此一有形之境界,則可入於涅槃之無相境界。然若以般若智慧觀照實相之真理者,則可超越有相、無相之別,而體達二者乃相即相入,圓融無礙之理。[大寶積經卷五、大日經卷七、大乘起信論、十二門論觀相門、大智度論卷十八、法華經玄義卷十上、往生論注卷上、卷下、安樂集卷上、卷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