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主要是指信息的採集、處理和傳遞技術,包括通信技術、計算機技術等。信息技術在會計中的套用,給會計學科帶來了深刻的影響。這種影響不僅表現在數據處理工具和信息載體的巨大變革上,還表現在會計方法、會計理論等方面的發展上。
當然信息技術的引入並不會自動引發會計方法體系的相應變革。無論是在國外還是在國內,在會計電算化初期,人們更多地是把計算機當作是高速運算的工具,模擬手工會計模式去完成原有的數據處理任務。然而,除此之外,信息技術還能給會計帶來什麼?隨著計算機軟硬體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會計電算化的不斷深入,西方會計界對這一問題的認識經歷了不斷深化的過程。在60年代,人們對會計電算化的預期主要包括將促進會計職能的集中、內部管理報表的多樣性以及數學模型的套用等方面;在70年代,人們開始認識到把計算機套用於人工操作無法完成的會計體系中,是計算機帶來的真正好處所在;自從80年代後期以來,人們對會計電算化的認識有了質的提高,不再把眼光局限於傳統會計體系中,而將信息技術看作是為構建新的會計體系提供了機會和條件。
用變革傳統而非模擬人工的思想來看待信息技術對會計方法的影響,將會給會計電算化事業提供新的視角。本文以此為出發點,從三個方面初步論述信息技術對會計方法影響的具體體現。
一、信息技術對會計核算形式的影響
會計核算形式是指填制會計憑證,根據憑證登記各種帳薄,以及根據帳薄記錄編制會計報表,以提供會計信息這一整個過程的步驟和方法。在手工操作條件下,根據不同的實際情況可以採用不同的會計核算形式,如記帳憑證帳務處理形式、匯總記帳憑證帳務處理形式、科目匯總表帳務處理形式、日記帳帳務處理形式等。但是不管是哪種形式,都反映著基於手工操作這一技術特徵。具體地說包括以下幾方面:
一是處理環節多,處理內容分散。傳統會計受手工操作能力的限制,需多名會計人員分工協作才能完成數據處理工作。為了便於人員職責分工和管理,需要分割會計核算過程,分解會計核算內容。每人完成整個過程中的某一段某一部分內容。如憑證按收、付、轉甚至更細形式分類編制,帳薄按不同科目分工登記等。
二是處理流程重複,內部數據核對體系複雜。由於人工操作在任何環節、任何時候都可能發生計算、記錄方面的差錯,因此,為了保證會計核算內容的正確可靠性,在手工會計系統中採取了專門的方法:首先分總帳和明細帳(日記帳)平行重複記帳,通過帳帳核對來檢查記錄的正確性;其次,在帳務處理的主要環節建立平衡校驗控制點,以檢查每一步數據處理內容的正確性。如記帳憑證、科目匯總表、試算平衡表、資產負債表等自身都體現著平衡校驗機制,可以有效地檢查本步驟或上步驟數據處理方面的差錯。這種通過低效率、重複處理來換取數據處理的正確可靠性,是手工會計核算形式的一個重要特徵。
三是處理周期長。在手工會計系統中,一般以月(季、年)為周期定期產生會計信息,平時只作分散核算,不經過特殊處理是很難得到各項綜合會計資料的。事後定期核算是手工會計核算形式的又一個重要特徵。
顯然,上述三方面的特徵,是與基於手工操作這一客觀限制條件密切相關的。信息技術的引入,使得產生上述這些具體核算形式的客觀限制條件不復存在。這為我們跨越傳統會計模式,按會計數據處理的本質內容,建立新的高效會計核算形式創造了條件。
在採用信息技術條件下,會計核算形式可以採用如下程式:
在上述程式中,原始會計憑證經過確認、計量,按複式記帳原理分類轉化為分錄數據進入分錄資料庫。通過分錄資料庫即可產生傳統的記帳憑證、明細分類帳和日記帳等資料;對分錄資料庫進一步處理形成綜合會計信息。綜合會計信息庫全方位地積累和存貯會計信息的基本信息資料。傳統會計報表僅是其中某一期間(或時點)部分信息資料的組合形式之一。顯然,在這樣的會計核算程式中,總帳核算與明細核算、序時核算與分類核算、日常分散核算與期末匯總核算,以及與此相關的記帳和結帳規則、核對和試算平衡方法等均不復存在。極大地提高了會計信息系統的效率和質量。
二、信息技術對會計計量、計算方法的影響
會計計量方法指用貨幣或其他度量單位記錄、計算各項經濟業務結果的方法。在傳統會計中,受人工計算能力的限制,在考慮具體的會計計量和計算方法時有許多求簡、求粗的做法。如傳統會計計量以金額表示歷史資料為主,實物數量、差異分析的運用非常有限。在有些會計體系中,如零售商場的商品成本核算,在手工操作條件下是很難實現連續系統的實物數量核算方法的。又如在商品成本計算方法的選擇上,一般多採用最後進價法、毛利率法等非精確計算方法。在固定資產折舊方法的選擇上也多選擇綜合折舊率或分類折舊率等計算方法。
信息技術的引入,為各種會計計量和計算方法的運用、發展和創新提供了廣闊的空間。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是為選擇更科學合理精確的會計核算方法創造了條件。如在存貨的進、銷(發出)、存核算中可選擇單品移動加權平均法,實時計算存貨和銷貨(發出存貨)實際成本;又如固定資產折舊可選擇個例折舊法,視具體情況確定各項設備的折舊方法。在製造企業,還可根據需要同時運用完全成本法、製造成本法、變動成本法等方法,並進行成本差異控制與分析。
二是為建立和運用新的會計方法創造了條件。如運用各種複雜的數學模型為會計分析和決策服務;又如在自動化生產企業中,通過自動化儀表、感測器或其他自動化數據採集裝置,把各種原始數據在產生時直接輸入計算機,並實時對生產過程進行控制和進行差異分析。另外,在現代化商場中,通過各櫃組的收款機在商品交易活動發生時即採取銷售數據,通過計算機網路可實現對商品的進銷存活動進行實時控制和管理。
三是從會計計量方法上看,信息技術的運用為建立多元化的會計計量方法體系創造了技術條件。從會計信息方面來看,將從處理確定的、單維的傳統會計信息領域,發展到能同時處理不確定的、多維的經濟信息領域;從時間方面看,對過去的核算、對現在的控制、對未來的預測等方法將進一步完善和體系化。另外,國內外還有不少學者正在潛心於突破複式簿記的研究,如美國前會計學會會長井尻雄士教授在80年代初提出了微分三式簿記方案等,其實用前景都是建立在基於計算機處理的前提下的。
三、信息技術對會計報告模式的影響
會計報告模式一般指企業組織對外提供會計報告的方式,尤其是上市公司的會計信息揭示方式。本文討論的會計報告模式則泛指會計信息系統向所有內外信息需求者揭示會計信息的模式。對一個企業組織的信息需求是多方面的,主要來自對該企業組織享有法定權益的群體,如股東及投資者、企業管理部門、雇員、各級政府部門、提供資金或商品(勞務)的債權人等。另外,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非法定權益群體對企業組織的信息需求將逐步增加,如地方社區對企業組織的社區福利服務、社區環境質量,消費者對產品質量、價格政策等越來越關心。當然,現行會計模式並沒有將地方社區和消費者包括在提供信息的範疇之列,對享有法定權益的群體,尤其是對外會計報告,也採用定期固定格式內容方式,而不管使用者的不同需求。
會計學的核心目標就是提供能夠影響人的行為的信息,使其所控制的資源得到最佳分配。除非會計報告有可能影響決策行為,否則很難說明編制此類報告有何意義。因此,從會計學目標(或者說社會責任會計)意義上說,會計信息系統應向所有使用者包括潛在的使用者傳遞有用的會計信息。現代信息技術的引入為建立面向全方位信息需求的實時會計報告模式創造了條件。
在現代信息技術條件下,企業會計信息系統是建立在Internet、Extranet(企業外聯網)和Intranet(企業內聯網)基礎上的,不管是提供定期信息還是實時信息,是提供綜合信息還是明細信息,是向債權人、投資者提供還是面向社會大眾提供,技術上的限制已不復存在,建立網上實時報告模式成為可能。這給傳統報告會計模式的發展帶來機遇和挑戰:(1)表現在會計報告的目標上,傳統會計報告模式著重為投資者和債權人提供反映管理人員經營責任的信息,未來將更側重於向使用者提供有助於決策的相關信息;(2)表現在報告周期上,建立在分期假設和成本——效益原則約束之上的定期報告模式,將被不受時間、地點限制的實時動態報告模式所替代;(3)表現在報告要素上,傳統模式把報告要劃分為資產、負債、權益、收入、費用、利潤等幾大要素,已無法滿足決策有用性的要求,細劃報告要素,以全方位反映企業生產經營過程和事項的即時信息將是發展趨勢。當然,要採用上述網上實時報告模式,還必須研究如何通過會計法規和準則來規範和約束報告公司的會計行為,以及如何進行網上審計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