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回寺

曲回寺

曲回寺位於山西省大同市靈丘縣西南三樓鄉曲回寺村,文物保存完好,為研究唐代石雕藝術和佛學發展史,提供了實物資料,是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信息

簡介

曲回寺內佛像曲回寺內佛像
曲回寺又稱哭回寺,位於山西省大同市靈丘縣西南三樓鄉曲回寺村,是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據曲回寺遺址千斤大鐵鐘文記載,曲回寺於773年開元二十一年)由北京的大禪師慧感創建,是五台山佛寺的下院,與五台山禪宗佛寺有密切的聯繫,其規模宏大實為罕見。

歷史

據《靈丘縣誌》(2000年版)引用元代蓬庵《曲回寺碑記》稱,曲回寺寺院創建於733年,由慧感奉詔創建,“持旨賜曲回寺”。並且他在建寺十年後,從742年(天寶元年)開始至752年(天寶十一年)間,雕刻了大批花崗石佛像,修築三百六十座佛塔,按照順序埋於曲回寺方圓幾十里的地下。1939年殿宇毀於兵火,僅存殿基、踏道、柱礎。千年古剎被毀,只留下了世間罕見的石佛冢群。

結構

曲回寺寺院為兩進院落,建有函山門、鐘鼓樓、中殿、大殿、配殿並有跨院,南北100米,東西50米。據《曲回寺碑記》稱,“天寶十年奉詔因建石塔三百六座”。石塔即為石像冢,其分布範圍“東至萬先公之所居,南接北嶽,西連五台,北至唐流,充為官寺。後因唐遼之間,再定四至:東至石門子,南至龍津會大□,西至大王分水嶺,北至□□榆分水嶺”。以後又定四至範圍約20餘平方公里,涉及靈丘南山地區西南大部。已經確認的43座石佛冢分布情況為:北自曲回寺村後九龍崗、旗葉山,南至距村東南3公里的馬王溝、圍地溝,西自距村2.5公里的河浙村安台,東至距村1.5公里的梨園台、古道門,以曲回寺院周圍居多,達27座。
據靈丘縣文物局工作人員考證,曲回寺石像冢外觀為土石墓丘狀。其一般構造為:冢高3-4米,周長30米左右。冢頂之下為用靈丘縣白色花崗岩石塊築起的長方形石框,長約6米、寬高各1.5米。石框上部用花崗岩石條排列封頂,頂上堆土石呈墓丘狀。斗江崗一冢石塔用巨石封門,封門石上浮雕橫向並列7幀佛像,每尊佛像上方刻有和尚法號。如第11號冢封門石佛像上方,分別刻有“大禪師道秀和尚”、“大禪師道信和尚”、“大禪師法忍和尚”等。封門石右端刻有建築石佛冢的年代,如“天寶元年”、“天寶十年”、“天寶十一載七月一日”等。冢內石像內容為佛、菩薩、供養人等,大的高約1.5米,小的不足0.3米,有圓雕、有半圓雕、有浮雕,坐立不等,形態各異,栩栩如生。

價值

曲回寺寺院於1937年被日軍燒毀,但殿基、台、踏道、柱基還保存完好。已經查明的43座石雕像冢為研究唐代石雕藝術和佛學發展史,提供了豐富的實物資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