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簡介
![普濟鎮,屬旺蒼縣](/img/7/44f/nBnauM3X1YDM2YDO1EDN5UTN1ITM1ITN0QjMwADMwAzMxAzLxQzLwY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普濟鎮地處旺蒼縣城東部,轄24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幅員154平方公里,2.9萬人。地理地貌特殊,集南山、北山、中腹 部地帶於一體,南北迥異,素有旺蒼“縮影”之稱,北部海拔1400一1920米,南部海拔700一1000米,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平均年氣溫15.6℃,無霜期256天,年降水量570毫升。境內主流清江河屬渠江水系,發源於爐溪月琴壩,境內流長31公里。境內多梯田梯地,主要分布在清江河兩岸和南山上,主產水稻、小麥、玉米和兩暑作物。境內森林覆蓋率43%以上,以松、柏、青岡、櫟等類為主。野生動物種類繁多,有相當數量的麂、獐、獾、熊,野豬、猴子等。資源豐富,有較大儲量的煤、硫、鐵、青石等礦產。
基礎設施
![旺蒼縣衛星地圖](/img/9/6c7/nBnauM3XwIzM2gDO4QDN5UTN1ITM1ITN0QjMwADMwAzMxAzL0QzL2c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成(都)樂(壩)鐵路、省道公路202線及廣(元)巴(中)高速公路橫貫鎮境,公路成網:有省道15公里,縣道20公里,鎮幹道47公里,社社通公路,已開通三條村道客運線路。普濟火車站是旺蒼東部的物資集散中心,是國鐵的終點站、捷運的起點站。農網改造全面實施,全鎮實現國網電照明,境內有加油站5個,中國石油儲量達400噸。移動通訊覆蓋面大,光纖傳輸37套電視節目。鎮內有遠景金河、龍池民建、橫石黑桃寨、觀音侯家坪等四座國家小(二)型水庫,總庫容達100多萬方,除侯家坪土渠外其餘均配套標準石渠灌溉;有中江、清江兩條欄河大壩,標準石渠自流灌溉;山坪塘、微水池星落棋布 ,全鎮基本實現水利化。普濟集鎮建設初具規模,建造發展普濟經濟“航母”型載體,成功啟動普濟集貿市場改擴建工程:工程總投資350萬元,現已基本完工,即將投入使用。
文化教育
普濟鎮以其優久的歷史和特殊的地理優勢,社會文教基礎紮實,發展迅速,社會保障力不斷加強,全鎮社會秩序穩定,人們的改革開放和法制意識不斷深化,青少年接受全日制教育的需求得到充分滿足。普濟鎮現有高完中一所、鎮完小3所、村國小19所,在校學生2215人(2004年),入學率100%。校舍均為磚木結構或磚混結構。轄區內有完中一所,占地50畝。自五十年代開辦至今已有半個世紀,有教師110多人(2004年),高中18班,國中12班,在校學生1600人(2004年),學生公寓1400平方米,新建辦公綜合大樓1000平方米總投資150萬元人民幣,學校管理規範,教學質量好,後勤功能完善,為學校封閉式管理提供了保障。
城鎮建設
![普濟鎮[四川省旺蒼縣]](/img/d/92e/nBnauM3XxMzMyEDM5gTM4IzNyITM4ETM2UjMwADMwAzMxAzL4EzLyg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堅持高標準規劃
1996年以來,普濟鎮先後3次高薪聘請國家設計院專家對城鎮布局進行了總體規劃、修訂和完善。2006年又圍繞東區開發,聘請國家建設部河南設計分院專家赴賈宋實地規劃設計,並對鎮區進行功能分區。目前,圍繞產業特色所形成的商貿區、工業區、住宅區、文教衛生區、行政事業區,布局合理,相得益彰。
堅持高標準建設
2000年投資60萬元,對民族街進行了仿古改造;2003年投資300萬元人民幣,對華星、華鑫兩大市場鋪設彩色面磚,改造市場門面房260間;2004年投資180萬元人民幣,對車站路兩側206間門面房進行了改造,同時對鎮區廣告牌進行了規範,收到了較好的效果;2004年以來,先後投資720萬元人民幣興建了普濟鎮文化廣場,普濟鎮政府辦公大樓,實施了“三路三景工程”,在清真街、車站路、府右路安裝豪華路燈1200盞,栽植各類風景樹3000餘株。圍繞政府行政中心及底商住宅建設正掀起新一輪的開發熱潮。
堅持高效益經營
普濟鎮在城鎮建設中創新經營理念,採取市場化運作方式,以土地一級市場專賣和房地產開發為重點,把生地養成熟地,熟地炒成金地。廣泛吸引各種經濟成份和民間資金參與城鎮建設,形成了多元化的投資、融資機制,走出了以城養城,以城建城,以城興城的經營城鎮之路。
堅持高效能管理
成立了市政所和城建監察中隊,對鎮區主要街道按照“綠、潔、暢、亮、美”的標準,該規範的規範,該整治的整治,該拆除的拆除,該綠化的綠化。和鎮區居民簽訂居民公約,實行門前三包制度,基本實現了鎮區全日保潔;深入開展“誠信文明商戶”,爭當“文明居民”的活動,努力營造“人人講文明”的濃厚氛圍,提高了城鎮居民的文明意識。
經濟發展
![普濟鎮[四川省旺蒼縣]](/img/e/5ec/nBnauM3X2EDO2EDOxkTM4IzNyITM4ETM2UjMwADMwAzMxAzL5EzL0A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資源優勢
![普濟鎮[四川省旺蒼縣]](/img/0/fae/nBnauM3XzYDOwMzM2kTM4IzNyITM4ETM2UjMwADMwAzMxAzL5EzLyY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紅壤和黃壤是普濟鎮具有代表性的地帶性土壤。紅壤主要分布於雪峰山以東低山、丘陵和河谷盆地;黃壤多集中於鄂西。此外,在山區形成以紅、黃壤為基帶的垂直地帶性土壤。非地帶性土壤主要有石灰土、紫色土、潮土(又名潮沙泥)和水稻土等。石灰土多分布於鄂西、鄂南的喀斯特地區;紫色土主要集中在衡陽盆地和麻陽—沅陵谷地一帶;在江漢平原及“四水”沿岸的沖積物上,潮土和水稻土分布甚廣,土質肥沃、耕性良好,是湖北省最佳的農耕土壤。湖北省土壤一般肥力較高,宜於農林業發展。但也有部分丘陵地區的紅壤,侵蝕較嚴重,有機質含量低;水稻土中的冷侵田、死黃泥田等對作物生長也不利。湖北省森林植物資源豐富多樣,常見用材樹種有杉、松、楠、柏、樟、檫、竹等,多分布於西、南、東部山區,其中杉樹較著名,長江支流上游各地分布普遍。經濟樹種有鄂西的油桐、漆樹、白蠟樹、柑橘,鄂南和鄂東的油茶,鄂中的茶樹和柑橘等。此外,在鄂西、鄂南山區多珍貴樹種。動物資源中,除家禽、家畜外,尚有多種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如黑鹿、華南虎、金錢豹、水獺、香獐、大鯢、穿山甲等。鳥類有300多種,水生動植物有百餘種。
旅遊觀光
三湖連江
![普濟鎮](/img/9/e29/ml2ZuM3XxgzM4EjNxAzM2YjNyITMwIzN5gjMwADMwAzMxAzLwMzLxg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三湖連江水庫是由人工將原來的白湖、梅懈湖、金蝦湖(又名小湖)疏通,並與長江相連而得名的。三湖連江庫區中還有牛頭山、白雲山靜臥其中。因其山環水繞,風光秀麗,故成為風景遊覽勝地。當年岳飛曾在此築城駐兵,討伐洞庭湖楊麼,如今牛頭山森林公園還有後人修建的紀念岳飛的亭子,曰岳公亭。白雲山因幽深神秘的白雲洞而得名。白雲洞洞口高約5米,寬約4米,不知其深,常有霧氣瀰漫,雲繞山腰。白雲山中獅子峰、白雲峰古木參天,雲煙飄渺,風景秀麗。白雲山歷來為人們攬勝之地。山上白雲塔、天柱庵等古建築雖已不存,然登山俯視,長江如帶,田疇如畫,三湖連江,碧波似玉。三湖連江水面遼闊,水質清澈,臨湖遠望,藍天白雲,水天一色,且有可供人嬉水的沙灘浴場。環湖的亭台樓閣、白玉欄桿、花草樹木以及白湖大橋、觀音閣、地藏殿、南如寺、湖心娛樂島等等,形成了一個個亮麗的旅遊風景。
文廟山
文廟山地處魚普濟鎮北部龍潭山,占地0.8平方公里。宋淳熙十五年(公元1188年)將文廟遷建於龍潭山南麓,直至近代,人們俗稱此山為文廟山。文廟亦稱孔子廟,是祭祀我國古代偉大教育家孔子的廟宇式建築。古時地方建文廟,就證明這個地方對國學教育比較重視。欞星傳說是天上的文昌星,文廟前建欞星門,以示對孔子的尊敬,以示這個地方將人才輩出,文運昌盛。一般來說,文廟建築群由欞星門、大成殿、東西廡、明倫堂等建築組成,前後一線,左右對稱,具有中國傳統建築格局的風格。大成殿是其主要建築,歇山斗拱,飛檐高翹,殿內供奉孔子塑像,兩側配廡供奉孔子七十二賢弟子的牌位。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文廟山被闢為嘉魚公園,1960年又改建為烈士陵園,修有塔、亭。如今文廟山的牌樓還呈現著當年欞星門的遺蹟風采。在樹木蔥蘢,含綠滴翠的文廟山前,一座牌樓高高聳峙在層層台階的上面。牌樓為三間四柱兩層七樓結構,中間一層連以短牆,上蓋黃瓦,屋頂檐角高挑,屋脊上安裝著二龍戲珠造型,整座牌樓裝飾龍鳳、雲紋、花卉、幾何圖案,秀麗精巧,古香古色。
身置文廟山牌坊門前,令人頓時覺得古風撲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