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銅水月觀音造像

明銅水月觀音造像

《明銅水月觀音造像》眉間白毫相,頭戴花蔓冠,寶繒於兩側垂肩而過,胸前飾纓絡,左胸處雕刻人頭樣飾物。披帛繞過肩臂後,右手將其一端提起並垂吊於下,另一端順左臂而垂下。像身著長裙,下擺覆座垂於足上。

基本信息

【名稱】 水月觀音造像
銅水月觀音造像

【類別】 銅器
【尺寸】 高15cm。
【年代】 明代
【文物現狀】 現藏於故宮博物院

文物欣賞

水月觀音造像 明代 高15cm。
該像眉間白毫相,頭戴花蔓冠,寶繒於兩側垂肩而過,胸前飾纓絡,左胸處雕刻人頭樣飾物。披帛繞過肩臂後,右手將其一端提起並垂吊於下,另一端順左臂而垂下。像身著長裙,下擺覆座垂於足上。水中觀音以磐石為座,呈遊戲坐姿,左足垂蹬於石上,右足上曲支地,右臂搭放於右膝上,左手掌心撐地,神態安詳寧靜,猶如正觀賞水中月影一般。

水月觀音源起

水月觀音為三十三觀音之一,在密教中即現胎藏界曼荼羅觀音院之水吉祥菩薩水月觀音像在我國的一些寺院中多有供奉。唐代著名畫家周昉曾讚美水月觀音“頗極丰姿,全法衣冠還近閭里。衣裳勁簡,彩色柔麗。菩薩端嚴,妙創水月之體。” 這對晚唐五代時期的造像產生了相當的影響。宋元時期供養水月觀音成為時尚,直至明清時期仍可見其影響。尤其是水月觀音像的遊戲坐姿,在其它菩薩造型中也常被採用。該像左胸所飾之物在其它同類造像中極為罕見,其涵義需進一步研究。該像雕刻細膩,形象生動,具有時代風格,是明代水月觀音造像之精品,具有重要的歷史與藝術價值。
此銅胎觀音像束髮髻,戴風帽,身著袍衣,面相慈悲,神態安寧。雙眼輕闔,微前傾,猶如觀賞水中月影。雙手持書卷,右足上曲支地。整體表現漢傳觀自在菩薩之人格化造像。

觀音由來

由宿世悲願得名

《悲華經·受記品》謂菩薩在遠古因地修行時期, 因發大悲誓願而蒙寶藏如來授記:“善男子,汝觀天人及三惡道一切眾生,生大悲心,欲斷眾生諸煩惱故,欲令眾生住安樂故,善男子,今當字汝,為觀世音。” 釋迦牟尼佛曾多次演說觀世音菩薩與娑婆世界的因緣。最直接的是佛在《地藏經》中這樣告訴觀世音菩薩:你與娑婆世界有一大因緣,所有的天龍、鬼神乃至六道中的苦難眾生,若能聞你名號,或見你形像,或敬仰讚嘆你,這些眾生必生於無上道,且必獲不轉退心,常生人道或天界,享受安樂,等到因緣成熟時,會遇佛授記,他日必將成佛的。 

以修四自利得名

《楞嚴經·耳根圓通章》謂菩薩自述,往昔恆河沙劫前,師事觀世音如來,以聞思修,入於正定,觀世音如來“嘆我善得圓通法門,於大會中,授記我為觀世音號”。 

由證果利他得名

《法華經·普門品》謂釋迦牟尼佛就菩薩“以何因緣,名觀世音?”的提問答覆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