昇陽散火湯

昇陽散火湯

昇陽散火湯,中醫方劑名。出自《白喉全生集》。主治白喉初起,熱邪尚在表,白見於外關,或薄或小,淡紅微腫,略痛,聲音響亮,牙關飲食稍礙,口乾,頭悶目脹,舌苔與小便微黃。

基本信息

組成

柴胡(去蘆)、連翹、僵蠶(薑汁炒)、防風(去蘆)各二錢,桔梗、鼠粘子各三錢,蟬蛻七隻(去頭翅足),山豆根、射干、薄荷、荊芥、人中黃各一錢,皂角刺三針(煨)。

用法用量

水煎服。

主治

白喉初起,熱邪尚在表,白見於外關,或薄或小,淡紅微腫,略痛,聲音響亮,牙關飲食稍礙,口乾,頭悶目脹,舌苔與小便微黃。

重要文獻摘要

《湖湘名醫典籍精華》:“初起白見於外關,或薄或小,淡紅微腫,略痛,聲音響亮,牙關飲食稍礙,口乾頭悶目脹,舌胎與小便微黃,即其候也,此熱邪尚在表,治宜人參敗毒散,昇陽散火湯,連翹飲加減主之。昇陽散火湯:柴胡去蘆、連翹、僵蟲薑汁炒、防風去蘆各二錢,桔梗、鼠粘各三錢,蟬蛻去頭翅足,七隻,山豆根、射干、薄荷、荊芥、人中黃各一錢,皂角刺煨,三針,水煎服。”

中藥方劑之升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