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漢學研究初探

日本漢學研究初探

本論文分成四部分,第一部分是鄭清茂教授的引論,鄭教授巨觀地勾勒出“日本漢學”此觀念的內涵,其論點具指標意義。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本論文分成四部分,第一部分是鄭清茂教授的引論,鄭教授巨觀地勾勒出“日本漢學”此觀念的內涵,其論點具指標意義。
第二部分與第三部分的論文分別探討儒學思想與中國文學的問題,這兩部分的論文篇幅最多,也是此次會議的主軸。李慶及林慶彰兩位教授的論文按傳統的歸類,屬於經學,經學自然是儒學的一部分;陳瑋芬與楊儒賓的論文隱約之間有比較中、日儒家思想史的意味;中峙隆藏教授的論文嚴格說來不局限在儒學上面,但儒家特重歷史意識,方便說來,我們似可將中(山鳥)教授的論文歸入“儒學思想的受納”此一部門。“中國文學的迴響”此部門收有五篇論文,金文京、齋藤茂及小峰和明三位教授的論文偏向於文獻的引介與詮釋。

本書目錄

前言
一、引論
他山之石:日本漢學對華人的意義
二、儒學思想的受納
日本近代的《詩經》研究:以《十月之交》為中心
竹添光鴻《左傳會箋》的解經方法
“天命”與“國體”:近代日本孔教論者的天命說
葉適與荻生徂徠
日本學者研究中圍思想所蘊含的問題意識:以一九六○年代初期的時間論爭為中心
三、中國文學的迴響
日本平安初期物語對中國文學之受容
日本龍谷大學所藏元朝郭居敬撰《百香詩選》等四種百詠詩簡考
《敦煌願文集》與日本中世紀唱導資料
峴山之淚:羊祜“墮淚碑”的繼承
關於殘存在日本的唐詩資料

作者簡介

張寶三,台灣省雲林縣人,一九五六年生。台灣大學中國文學學士、碩士、博士。曾任台灣大學中文系助教、講師、副教授,日本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美國哈佛大學燕京學社、芝加哥大學東亞研究中心等校訪問學人。現任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
著有:《唐代經學及日本近代京都學派中國學研究論集》、《五經正義研究》;編有《東亞傳世漢籍文獻譯解方法初探》、《德川時代日本儒學史論集》、《日本漢學研究初探》等書。楊儒賓,台灣省台中縣人,1956年生。台灣大學中國文學學士、碩士、博士。曾任台灣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現任台灣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講座教授。著有:《儒家身體觀》(1996)、《莊周風貌》(1991)、《先秦道家道的觀念的發展》(1987);編有《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1993);譯有《孔子的樂論》、《冥契主義與哲學》、《宇宙與歷史》(2000)等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