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對蝦養殖池池底以沙泥底質為最好,水深應在1米以上,鹽度要求在15以上。
二、放苗準備
1.蝦池消毒
在蝦池進水前15天~20天,用生石灰徹底消毒,殺滅池中全部野雜魚類和有害病菌、病毒,生石灰用量為75公斤/畝~100公斤/畝。也可用30ppm~50ppm漂白粉進行清塘消毒。
2.蝦池進水
放苗前10天左右,經過水濾網向蝦池內注水。濾網用60目網片製成,水位應視天氣狀況而定,如果天氣穩定,宜在50厘米~60厘米,便於水溫上升,促進蝦的生長,如天氣不穩定,則應深一些,減少水溫波動。
3.蝦池施肥
一般應在放苗前7天~10天,蝦池進水50厘米~80厘米,選擇晴天進行施肥,每畝施氮1ppm、磷0.1ppm。如果是新塘可適當混用一些雞糞等有機肥,雞糞用量為3公斤/畝~5公斤/畝,以後每周視池水肥度情況進行追肥。天然基礎餌料繁殖較好的蝦池,對蝦在養殖前期體長3厘米以內時基本可以不投飼料。
三、選苗及運輸
投放蝦苗應在水溫穩定在13℃以上時進行。蝦苗以就近購買為宜,如果是必須空運的蝦苗,應在運苗前做好充分準備,要求快裝、快運、快放,儘量控制運輸時間在10小時以內。就近購買的蝦苗體長在1厘米以上為好,空運的蝦苗體長在0.8厘米左右為好。蝦苗的體質應健康活潑、規格整齊。
四、蝦苗投放
放苗時儘量選晴天無風的日子。風不大時也可放苗,但必須在上風處放苗,育苗池水鹽度和蝦池水的鹽度差不大於3,水溫差不大於2℃,如大於上述數值,應經過緩苗處理後再將蝦苗放入池中。放苗密度在1萬尾/畝~1.5萬尾/畝。
五、養成管理
1.水質管理
養殖初期以肥水為主,視水質肥度情況和水色的變化,逐日向池內添水,每日添加3厘米~5厘米或3日~4日加水15厘米~20厘米,保持池內生態平衡。到體長達到5厘米以上時,將池水添到1米以上,養殖中期由前期的“肥水”轉為“活水”,一般日換水量達到15%~20%。養殖後期視水質污染情況,可適當加大換水量。
2.投餌
(1)投餌方法
蝦苗前期生長主要靠池內的天然餌料來維持,中、後期投料以人工顆粒餌料為主,無論是自製還是外購的餌料,其蛋白質含量均應高於中國對蝦所用配合餌料,最好在50%以上,以確保日本對蝦正常生長。投餌時間應在晚上,以每晚8時和凌晨1時兩次為最佳。一般情況下可晚上8時投日投餌量的70%,凌晨投30%。
(2)日投餌量的確定
一般情況下,蝦體重1克~5克時投餌量為體重的7%~10%;5克~10克時為4%~7%;10克~20克時為3%~4%。
3.日常觀測
日常觀測是日本對蝦養成過程中的基本工作,應重點做好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1)對蝦攝食情況
攝食情況反映餌料是否適當。底質和水質是否正常,將直接影響對蝦的生長與健康。
(2)對蝦生長情況
生長情況的觀測主要有成活率和平均體重的估測、體重測定和蛻殼情況等。
(3)對蝦活動情況
根據日本對蝦生活習性觀察其活動情況,發現異常,如對蝦不潛沙、活動力下降、反應遲鈍、浮頭或在水面打轉等,應及時採取措施進行處理。
(4)蝦池底質和水質情況
包括池底顏色和氣味、水質指標和日常檢測等。
4.防病
日本對蝦養成中後期,每10天~15天用生石灰化水全池潑灑1次,改善池水的理化因子,預防病害發生,生石灰用量為15ppm~20ppm。在餌料中添加土黴素製成藥餌,預防細菌病,添加量一般為配餌的1‰。近年來,在日本對蝦的養成過程中,病毒性白斑病也時有發生,對病毒性疾病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療手段,只能通過預防的手段來減緩發生,如投餵優質餌料,增強對蝦體質,在餌料中添加維生素C、維生素E、人參皂苷等免疫增強物質,提高對蝦的免疫能力,使用“克毒王”等抗病毒藥物抑制病毒的繁殖。
六、收穫
蝦長到80尾/公斤~100尾/公斤時,可以出蝦。可採用插陷網的方法收蝦,陷網插入池內後,應及時檢查陷網內蝦的密度,防止蝦密度過大造成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