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明清時期,古鎮汾寧路片區有數量不少的祠堂、廟宇、會館,其中有名為“旅食祠”的。據說旅食祠是佛山人的一項慈善義舉,以安妥未能回歸故土的幽魂。提議一出,割接紛紛解囊樂捐,公推熱心公益人士來主持建祠事務。歷經十個月營造,一座庖廚井灶皆備的祠堂坐落在南擎后街顏料行會館舊址之上,因無妄之災而冤死的冤魂得以享祀。
由來
關於這旅食祠的建立,背後有一段頗為神奇的故事傳說。要講這神奇故事,先要從古鎮的習俗講起。看粵劇、演神功戲,是佛山人由來已久的傳統習俗。乾隆時候的佛山人陳炎宗就這樣說:“夫,會館演劇在在皆然,演劇而千百人聚觀亦在在皆然”。當然,這些習俗的形成與古鎮佛山的社會經濟背景,與古鎮繁榮興旺的商業和手工業有密切的關係。從明代中葉以來,行業會館建立以及供奉行業祖師、慶賀祖師誕,而會館有往往設立在廟宇,廟宇太多建有固定的戲台,區區彈丸之地,一年到晚笙歌喧闐熱鬧非凡。
顏料行會館在汾寧鋪南擎后街。顏料的製作,尤其銀硃、紅丹、佛青等更是佛山的著名產品,其批發、銷售亦是清代佛山商業的一大宗,因此其會館亦頗具規模。乾隆三十二年十月某日,正是金秋送爽的好時節,顏料行會館慶賀師傅誕,請來著名戲班演戲酬神,每當這些喜慶的時候,看戲的人除了本行業的以外,附近其他行業的人或街坊鄰里都前來湊熱鬧,熙熙攘攘的少則也有近千人,人群塞得水泄不通。演戲都是臨時搭棚舉行的,戲棚以竹、蔑、木、茅草等搭建,觀眾雜亂,煙火亂扔,火災事故時有發生。師傅誕當晚,好戲連場,正當高潮的時候,戲棚之後冒出股股濃煙,沉醉在劇情當中的人們突然察覺,便大喊:觸火了!經此一嚷,人們馬上騷亂起來,慌忙逃命。舞台上演員的戲服也隨即著火,霎時間,濃煙變為火海,現場一片大亂。這次大火是佛山有史以來傷亡最多的一場火災,罹難人中除本地人外,還有部分的來佛山經商的外地人,當然也有台上“外江班”戲班藝人,有五、六百人之多。
這五六百的生靈的泯滅,在每一個善良的佛山人心頭都留下了無法撫平的創痛,當年年底,佛山的父老鄉情提議,由各界人士關寬,就地建一間“旅食祠”,以安妥未能回歸故土的幽魂。佛山人想來慈善義舉,提議一出,割接紛紛解囊樂捐,公推熱心公益人士來主持建祠事務。歷經十個月營造,一座庖廚井灶皆備的祠堂坐落在南擎后街顏料行會館舊址之上,因無妄之災而冤死的冤魂得以享祀。這就是佛山“旅食祠”的由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