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桌球女隊隊員
基本信息姓名:施婕(SchoPPJie)
身高:1.73米
體重:64公斤
性別:女
項目:桌球
個人介紹
施婕是河北隊培養的優秀選手,當年由於高軍,耿麗娟,李慧芬,鄭源是河北隊的前四號主力而進入不了國家隊而開始海外征戰生涯。1990年開始為德國國家隊效力,漸漸以“德國一號主力”活躍在歐洲乒壇上。
個人經歷
無法放下拍子
1968年,施婕出生於河北省保定市的一個知識分子家庭。小時候體弱多病,7歲開始學打桌球──是父母的主意,因為可以強身健體。施婕說:“一開始打球純屬母命難違,並非真心喜歡。但是母親時常教導我說,既然做了,就要爭取做好。我一直以為父母希望我做職業球手,直到後來我決心加入體工隊,遭到父母的反對,才意識到他們其實希望我同他們一樣,上大學、找工作,安安穩穩地生活。但是比賽太刺激了,我無法放下拍子,然後又後悔,如此反反覆覆,直到最近幾年,心態平和了,對球藝有所領悟,才真正喜歡上了桌球。”
十幾年前,施婕所在的河北省隊人才濟濟,上有國家冠軍,下有希望之星,施婕好比夾心餅乾中間的那一層,雖然味道還不錯,卻永遠不會引人注目。後來,國外的親友提議說,與其這樣被雲集的高手埋沒,不如去地球的另一面發揚國技。這個主意仿佛石掠水面,在她的心湖激起層層漣漪。
來到德國
1989年夏季,21歲的施婕果真漂洋過海,來到人地兩生的德國。語言不通、飲食不慣,但這些生活上的不適很快被一種喜悅之情沖淡了:她本是從桌球大國游來的一尾小魚,卻在一片小池塘里所向披靡。
一個賽季打下來,施婕打出了一片嶄新的天地,不僅
取得了甲級隊的主力地位,還受到德國乒協的密切關注。兩年後,她正式掛披德國國家隊戰衣,參加針對性強的賽事訓練,技能提高很快。1993年,施婕迎來了事業上的起點:在哥德堡世乒單打賽中,她出人意料地淘汰了中國隊的二號主力喬紅,聲名鵲起;同年,在全國錦標賽上技壓群芳,成為女子單打冠軍。
勝利不足掛齒
回顧以往的戰績,施婕認為球場上的勝利不足掛齒,她說:“那些榮譽確實曾經帶給過我自信,但是人總在不斷進步,不斷發展和思考。今天我參加國際比賽,不再認為一定要拿到獎牌才是最好,如果能將自己的水平發揮得淋漓盡致,在參賽過程中感受到樂趣,並藉機與桌球界的朋友們見面,就已經達到了目的。這大概也是這些年來,我一直認為打球還蠻有意思的原因吧。”
從1989到2004,施婕在德國乒壇征戰了15個春秋。由她領軍的四屆歐錦賽(1994,1996,1998,2000),德國女乒團體兩次奪冠,兩次居亞,成為不容小覷的歐洲勁旅。如果單憑團體賽事中的積分統計,施婕至少應該得到一次女單冠軍稱號,但她似乎總因體力不支而輸掉最後的半決賽。
2000年悉尼奧運會之後,“德國三駕馬車”按照協定各自退出國家隊。田靜、何千紅從此隱退乒壇,回歸家庭,只有施婕依然活躍在德甲賽場上,並不時地在國際公開賽中露臉。由她領銜的Kroppach德國女子甲級隊在2002年的歐洲冠軍杯及2001年的德國聯賽中奪冠;在角逐2003年的歐洲十二強中,她在歷經9年後又一次手執牛耳,證明寶刀未老,風頭恰似當年。
興趣愛好
施婕愛好廣泛,喜歡看書、騎馬、和朋友聊天,交流生
活感受,還喜歡去各大博物館裡看畫。也許是受家庭的影響,施婕早在出國前便涉獵西方文學名著,並對書中所折射出的社會文化風貌頗感興趣。來德國之後,小說倒是不看了,但常常翻閱社科歷史、衛生保健、人物傳記等各類雜書。至於騎馬,由於危險係數過大而只能在賽季間隙淺嘗輒止。施婕希望能在後半生多花時間享受生活,關照自己的這些愛好。施婕在血統上是純種的中國人,但在文化方面卻融合了許多西方的特色。施婕說:“東西方文化各有千秋。比方說,中國人崇尚謙虛,含而不發;德國人則簡單直率,擅於自我表現。在某些情況下,謙虛是好的,可以避免給自己造成不必要的麻煩;但在某些情況下,人又應該勇於表達自己的感情。我覺得在桌球桌旁,這兩種文化都能夠反映在球風上。”
打法風格
擅長橫板削中反攻(正手反膠、反手長膠),來自河北。在國內時未曾進過國家隊,赴歐打球後長期與歐洲弧圈選手對陣,削球愈加穩健。其倒板削球頻繁,但反攻不多。
個人闖蕩自述
我在12歲時拿了河北省少年冠軍,並因此進入省隊。當時的河北省隊強手很多,比我年紀大的有李惠芬等人,和我一批的也有高軍、喬紅等。我在省隊打到21歲,可得到的最好成績不過是全國前16名。有一次為了準備亞洲少年錦標賽,國家挑選了10個人集訓,可後來只有我沒進國家隊。當時的省隊教練也不太看好我,日後張燮林指導曾稱讚過我在國外還能將削球練得那么好,說實話,能得到肯定讓我非常感動。
離隊時,我可以進入大學讀書,或者是可以要求省隊安排工作,可我總是覺得自己的桌球生涯有些遺憾,沒有進入國家隊,沒有參加過國際比賽。就在這時(1989年),開始有運動員出國打球,有熱心的朋友建議我效仿這條路,於是我就讓父母托他們在國外的朋友到處聯繫。終於在德國的一對熱心夫婦德國乒協取得聯繫後,給每一家俱樂部都發去資料,終於巴伐利亞州的一家球隊要了我,我就這樣出國了。
剛出去很興奮,甚至剛到的幾天吃不下飯,睡不著覺,覺得過上了真正的田園生活。德國俱樂部訓練水平低一些,但是我當時是來求生存的,因此不會在意。我在一對德國老夫婦家裡住下,他們幫我做家務,每天教我學德語,就這樣我就像是一個剛出生的嬰兒開始接觸一門新的語言。
我第一次代表德國隊比賽是1991年羅馬尼亞公開賽。老實說,我當時都不知道德國乒協怎么注意到的我,有些稀里糊塗就過去了,那時中國國籍也可以代表德國比賽。比賽沒什麼強手,我最後拿到了冠軍,自己沒覺得什麼,中國人打桌球嘛,目標肯定是最高榮譽,然而在德國乒協卻引起了轟動。
我1995年才加入德國國籍,因為我到德國後一直在俱樂部有收入,自然也要納稅,所以滿了一定的年數就符合入籍資格,當時又已經代表德國隊打了幾年球,所以入籍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當然骨子裡我肯定還是中國人,還是一名中國出來的桌球運動員。
要說代表德國隊比賽有什麼想法?說實在的,我最真實的想法是過去在中國,打不好還可以拿國家隊沒要自己作為藉口,可現在真的要出現在國際賽場,成績不好就真的沒有退路了,我當時就有這么一點患得患失,當然說是要面子也對。也許是因為我過去沒有入選過中
國隊吧,代表德國我沒有覺得什麼不安,因為我是為自己作為一名運動員考慮,能參加國際比賽就感到很自豪。我開始受到中國的關注,是1993年哥德堡世乒賽上,我在爭奪前16名比賽中擊敗了喬紅。其實在去哥德堡之前我給自己的目標是可以輸給中國、韓國或是朝鮮的選手,只要別輸得太慘就行,但是面對水平一般的要儘量獲勝。當時海外軍團參加團體賽要得到中國乒協同意,記得我當時是唯一得到許可的,這可能也是因為我過去在國內沒名氣的緣故吧!
我和喬紅以前在國內一起訓練過,她的實力比我強,因此當時那場比賽我一點心理壓力都沒有。直到總局數2比1領先,第四局我又大概是19比13領先時,我突然意識到自己可能贏球。其實那時喬紅頭腦已經崩潰,也許她賽前根本沒想到會輸,竟然連續給我兩個很高的球,但是我卻稀里糊塗不敢扣殺,錯過了機會。那時在場邊指導我的李先覺教練對我喊了一句:“你要敢贏啊!”我終於抓住機會一舉淘汰了喬紅。
國內媒體都知道我的情況,因此報導起來都很客觀。1996年法國世界盃團體賽,我們竟然戰勝了非主力陣容出戰的中國隊獲得亞軍,我一個人擊敗王晨和鄔娜獨得兩分。1997年曼徹斯特世乒賽,我又在小組賽對朝鮮,以及爭奪第三名對韓國的比賽都得到兩分,一下子在德國成了新聞人物。後來我一直代表德國打到2001年大阪世乒賽,並還獲得了雅典奧運會參賽資格。
德國乒壇絕對一姐
德國桌球跟中國有不解之緣。曾記得悉尼奧運會,代表德國隊出征的三名女乒選手竟然都是中國裔。雅典的賽場,德國桌球隊依然保持了中國血統,36歲的原河北隊選手施婕上演本人的帽子戲法--第三次代表德國參加奧運會。
悉尼奧運會之後,田靜、何千紅選擇了隱退,只有施婕依然活躍在德甲賽場上,並不時地在國際公開賽中露臉。由她領銜的一支甲級隊在2002年的歐洲冠軍杯及2001年的德國聯賽中奪冠;在2003年的歐洲十二強賽中,她又登上了冠軍領獎台。
十幾年前,施婕所在的河北省隊人才濟濟,上有全國冠軍,下有後起之秀,國外的親友提議說,與其這樣被雲集的高手埋沒,不如到國外去尋找更大的發揮空間。1989年夏季,21歲的施婕來到人地兩生的德國,施婕在德國乒壇打出了一片嶄新的天地,不僅取得了甲級隊的主力地位,還在兩年後正式披掛德國國家隊戰衣,參加針對性強的賽事訓練,技能提高很快。1993年,施婕在哥德堡世乒單打賽中,她出人意料地淘汰了中國隊的二號主力喬紅,聲名鵲起;同年,在全國錦標賽上成為女子單打冠軍。
從1989到2004,施婕在德國乒壇征戰了15個春秋。由她領軍的四屆歐錦賽(1994,1996,1998,2000),德國女乒團體兩次奪冠,兩次亞軍,成為不容小覷的歐洲勁旅。她還參加過8次世乒賽。
主要成績
主要成績:
1993年,在哥德堡世乒賽單打比賽中淘汰中國隊二號主力喬紅,名聲大起;同年,在全國錦標賽中獲得了單打冠軍;
1994年歐洲錦標賽,首次代表德國隊出戰。獲得了團體第二名,單打第三名。以一場未輸的戰績轟動了歐洲乒壇;
1995年世乒賽女團第三名;
1996年歐錦賽女團、女單第三名;
1998年歐錦賽女團冠軍;
2000年歐洲錦標賽;團體亞軍,單打第三名;
2000年代表德國隊出戰悉尼奧運會,被封為“德國三駕馬車之一”的稱號。
2000年奧運會後,按照協定,退出德國國家隊。
2001年國際乒聯巡迴賽德國站女單亞軍;
2003年歐洲12強賽女單冠軍;
2004年世乒賽女團第六名。
海外兵團
北京奧運會上“海外兵團”的人數超過以往任何賽事,其中包括深受國人喜愛的女排名將郎平。隨著奧運會的臨近,他們頗受人關注。欒菊傑坦誠地表達了一個“海外兵團”成員複雜的心路歷程:體育是超越國界的,對“更快、更高、更強”的追求使體育人才像其他人才一樣跨國界流動,體育人才身上體現得更多的是一種職業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