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岩[永康市旅遊景點]

方岩[永康市旅遊景點]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方岩位於永康市城東25公里處,以山岩奇特,風景秀麗而聞名遐邇,素有“人間仙境”之稱。山體平地拔起,四面如削,直聳雲天,峻險非凡,遠望如城堡方山,故名方岩,山高384米。自宋以來,遊人絡繹不絕,是第一批省級風景名勝區。

基本信息

簡介

方岩風景1 方岩風景1
方岩風景2 方岩風景2

從方岩的南麓拾級而上,行至山腰,有一依山而築的樓閣,名為羅漢洞。相傳方岩開山祖師“正德禪師”最初在此修行。洞旁有蛟龍泉,泉水清澄,人稱方岩“虎跑泉”。從羅漢洞往 上,坡陡如梯,稱“百步峻”,峻上建有步雲亭,亭雖小卻甚精緻,額有“名山活佛”。自步雲亭而上為“飛橋”,是一條在峭壁上鑿洞壘石修成的棧道,全長約50米,內傍削壁,外臨深澗,異常險峻。再盤曲而上,約歷六七轉,則見嵯峨巨石,豁然中開,建閣其上,俗呼“天門”,其勢森嚴雄偉,蔚為壯觀。閣中有一楹聯曰:“天生奇境窺大地,門設雄關瞰山河”。登上天門,依欄憑眺,群山起伏、雲霧縹緲,令人頓生飄然升天之感。跨進天門,山勢平緩,石徑坦蕩,兩旁商販雲集,人稱“天街”,不遠即至廣慈寺。據載,廣慈寺原名大悲寺,初建於唐大中四年(850年),北宋治平二年(1065年)改為廣慈寺。建築宏偉壯麗,分前、中、後三殿,後殿又名“屏鳳閣”。寺內有胡公殿,祀北宋兵部侍郎胡則,胡字子正,永康人,嘗向仁宗皇帝奏 兔衢、婺兩州身丁錢,百姓感德,故立廟紀念,香火頗旺。山頂尚有讀書堂、聽泉樓、千人坑、金鼓洞、龜雀亭、“眼睛睜”等勝跡。

方岩[永康市旅遊景點] 方岩[永康市旅遊景點]

方岩以北有壽山,從方岩旋迴天門而下,過步雲亭往右,沿曲折山徑,一路可見到“驚馬賓士”、“小和尚聽經”及神鼓佛鐘等各種景觀,邊走邊觀賞。使人陶醉。壽山又名五老峰,為五重奇峰所依偎環抱的深谷,峰岩如削,絕壁千丈。東南一峰突兀為雞鳴峰,再往前一點是覆釜峰,其西峰嫵美叫桃花峰,北面一峰上有瀑布直瀉稱瀑布峰,與其相連的是固厚峰。其下有許多大小不一的石洞,最大的可容千人。依洞傍山,築有各式樓台殿閣、別致奇巧、匠心獨具。有壽山寺、麗澤祠、三賢堂、學易齋和五峰書院等遺址。宋代著名學者朱熹、陳亮、呂東萊和明代應石門、程方峰、程松溪等曾在此講學。朱熹在”重樓”摩崖親筆丹書的“兜率台”三字,至今依稀可辨。

飛橋和天門

方岩[永康市旅遊景點] 方岩[永康市旅遊景點]

飛橋西憑危崖,東臨深壑,盤亘虛空,迂曲有致。從山腳仰視,飛橋猶如仙女的飄帶,七折八鏇,隨風飄拂。置身飛橋之上,或信步漫遊,或憑欄俯仰,頭上白雲悠悠,腳下丘壑映綠,登臨此境,每有塵襟爽爽然,飄然欲仙之感。

飛橋盡頭有巨石豁然中開,南北對峙而成關隘,其上有八角重檐石亭一座,額曰“天門”。亭柱上的楹聯原為“天生奇境開宗派,門設雄關護法王”。據說從前亭柱上還有一副楹聯:“天門比天高,天高也有門;門開天下見,門裡天上人”。著重表現人們征服天險的自豪,雖然對仗欠工,但詼諧俚俗,含意雋永,很值得玩味,可惜於今已不復可見了。

方岩[永康市旅遊景點] 方岩[永康市旅遊景點]

清代詩人沈藻詩云:“絕壁無它徑,懸崖只一關。”飛橋和天門淋漓盡致地展示了丹霞地貌的雄險詭奇,是當之無愧的方岩山的象徵。

廣慈寺和胡公祠

方岩 方岩

廣慈寺原名大悲寺,建成於唐宣宗大中四年(公元850年),屬天 台宗國清寺系,是浙東著名古剎之一。

廣慈寺占地面積約4000平方米,由大殿、禪房、經樓等組成。大殿分前、中、後三進,坐北朝南,逐進升高,殿與殿之間以天井分隔,以廊廡連結。飛甍畫棟,檐牙高啄,氣勢雄偉,雕飾綺麗。清代應傑人《遊方岩記》稱:“至其規模之大,就余足跡所及,甬之阿育王、與夫天目、普陀而外,實罕見。”前殿以彌勒為主佛;中殿主祀觀音;後殿為大雄寶殿,如來佛居中,兩旁各有近人創作的9尊羅漢塑像。這些羅漢個性鮮明,風采獨具,雖然是佛,簡直可以作為普通的人物雕塑不欣賞。

方岩[永康市旅遊景點] 方岩[永康市旅遊景點]

廣慈寺雖是一方名剎,但絕大多數善男信女所以不遠百里千里朝山進香,主要是為了瞻拜胡公祠里的胡公大帝。

胡公大帝不是佛,不是神,而是人。他姓胡名則,字子正,永康胡庫村人。宋太宗端拱二年(公元989年)登陳堯叟榜進士,浮沉宦海四十年,為官清正,政績斐然,晚年還曾奏免衢、婺兩州(轄區相當於今之金華市、衢州市)身丁錢。仁宗寶元二年(公元1039年)病逝後,感恩戴德的宗親鄉里就在他出仕前寄讀過的廣慈寺左側立祠造像以志紀念。

方岩[永康市旅遊景點] 方岩[永康市旅遊景點]

胡公祠又叫屏風閣,建在被稱為獅子咽喉的石洞之中。洞深10、75米,寬18、7米,支木為柱,不施椽瓦。前圍照壁,側通二門。隨梁枋上刻回文圖案,檐柱馬腿刻鏤空雙龍。東西次間與廂房合縫之梁架上,各有3根長短不等的垂蓮柱裝飾。殿內居中而坐的是胡則雕像。胡公坐像後原有井,深不可測,曰研井,俗稱獅子喉管。

屏風閣的胡公祠是方岩香火最盛處,也是方岩唯一逃過文化大革命的浩劫,保存完好的古建築。

毛澤東語錄壁

方岩[永康市旅遊景點] 方岩[永康市旅遊景點]

胡公祠前廣場西端有一堵似碑非碑的特殊牆壁,高4米,寬6米,上覆黛色小筒瓦,朝東的牆面鑲嵌著2米和5米的矩形青石板,上刻“為官一任,造福一方”8個毛體大字——這就是毛澤東論胡公的語錄壁,方岩山上一個具有深刻的思想文化內涵的新景點。

方岩[永康市旅遊景點] 方岩[永康市旅遊景點]

1959年8月21日,廬山會議結束後,毛澤東同志乘專列返京途經金華,召集部分金華地縣委負責人座談。他對永康縣委書記說:“你們那裡不是有塊方岩山嗎?方岩山上有個胡公大帝,香火長盛不衰,是最出名的了!”又說:“其實胡公不是佛,也不是神,而是人。他是北宋時期的一名清官,他為人民辦了很多好事,人們紀念他罷了。”隨後,毛澤東語重心長地對大家說:“為官一任,造福一方,很重要呀!”

毛澤東論古旨在喻今。置身語錄壁前,默誦毛澤東的諄諄教誨,誰能無動於衷呢?

千人坑

方岩[永康市旅遊景點] 方岩[永康市旅遊景點]

天街盡頭的東北角,有一條從岩頂縱貫山麓的直溝,深可百餘米,中僅一線,把擎天柱石的方岩山切割為前後兩半。這就是附麗著悲壯的歷史故事的“千人坑”。上有碑亭可供遊人憑弔。

方岩[永康市旅遊景點] 方岩[永康市旅遊景點]

北宋宣和年間,睦州(今浙江淳安)方臘揭竿起義,永康陳二四率眾回響,迅速攻占了永康縣城。官軍狼狽逃竄,遁入方岩,關閉天門,沿途設卡,崖邊布石,負隅頑抗。義軍在當地百姓的幫助下,找到了這條直通山頂的垂直石縫,決定緣溝攀登發兵奇襲。他們在夜幕的掩護下架起人梯,腳蹭崖壁,手挽長藤,就在義軍即將躍上岩頂之際,被巡邏的官軍發現。官軍投石放箭,砍藤縱火,瘋狂彈壓。義軍功敗垂成,全部墜澗犧牲。後人為表示紀念,遂以“千人坑”名之。

蓬萊仙境十八曲

方岩[永康市旅遊景點] 方岩[永康市旅遊景點]

“十八曲,曲!曲!曲!曲曲琴韻。”這首十字小令連用6個“曲”字,描繪貫穿於十八曲峽谷的彎彎山道,把山路的視覺形象和鏇律的聽覺形象融合在一起,使遊人油然生出許多美妙的遐思綺想。

如果說七彎八拐的山道是十八曲的靜脈,那么縱貫峽谷的山泉就是動脈了。洋溢著微型機和活力的山泉穿綠蔭,繞芳草,時隱時現,涓涓不斷;湍淺灘,洄石壁,或疾或徐,一路歡歌笑語。

每年春夏兩季是十八曲煙雲活動最頻繁的季節。剛才還是天朗氣清,風和景明;倏忽之間煙雲呼嘯而至,似萬馬奔騰,如涌浪翻卷,直攪得天上地下一片混沌。這種神話的境界,除了“蓬萊仙境”還能用什麼來概括呢?

公婆岩

公婆岩,一名石翁山,似一峰高突,若老翁戴紗而得名。石翁之東還有一峰,狀如螺髻老婦,傳為石翁之妻。《太平御覽》云:“山有孤石,望如人坐;其旁又有石如新婦著花履焉,或名新婦岩。”

公岩商達數十丈,矯首挺胸,氣宇軒昂。婆岩溫柔賢淑,小鳥依人。那么是什麼使這對外貌懸殊的乾男坤女結台共坐,朝夕相守呢?他們背倚青天,身傍霄漢,夜承玉露,晝沐金波,儘管“骨肉盡從天地落,肌膚生遭霜雪摧”,但他們那心心相印生死以之的愛情卻沒有老。相反,經過億萬斯年的淨化,這對石翁婆已成為純潔、高尚、堅貞不渝的夫妻之愛的象徵。

方岩廟會

方岩廟會俗稱“迎案”,源於祭祀胡公的活動。迎案隊伍除胡公神座及其鹵簿儀仗外,主要由“技擊揭旗”的羅漢班和“衣彩吹唱”的娛神隊組成。

羅漢班是廟會活動的主角,所以方岩廟會又稱為“迎羅漢”、“打羅漢”。一班羅漢少則四五十人,多則百餘人。其表演內容一為“參陣”,通過交叉穿插、搭破龍門、跳里外圈等手段變化隊形,布成圓陣、方陣、龍門陣、八卦陣等等;一為演武,諸如打拳、舞棍、舞劍、舞大刀、拆拳、拆棍、對打、豎牌坊等。

娛神隊是一種民間文藝游演組織,名為娛神,實在樂眾,內容、形式經常變化。其中相沿成俗較受歡迎的有大道具女子群十八蝴蝶、十八狐狸、九串珠和化妝說唱表演十字蓮花、討飯蓮花、三十六行、啞口背瘋等。

方岩廟會雖以祭祖禱神相號召,實際上卻是一種民眾性的強身健體、自娛自樂活動。1991年重陽節前後,永康縣人民政府舉辦首屆方岩文化廟會暨商品交易會,發掘整理,推陳出新,使廟會文化的優良傳統得到了弘揚和發展,受到了各級領導和人民民眾的熱烈歡迎。《十八蝴蝶》、《九獅圖》等還二度代表浙江省赴法國巴黎進行表演和文化交流。

五峰書院

五峰書院在五峰景區的壽山石室。南宋乾道八年(1173年)陳亮假此設帳授學,壽山石室聲名鵲起,漸成氣候。南宋淳熙九年(1182年)秋,朱熹提舉浙東常平茶鹽舉行荒政巡歷婺州,訪陳亮於五峰。優遊之餘,乃請朱熹主講席達半月之久,四方學子趨之若鶩,從學同游者常在三四百人,頗極一時之盛。因此,五峰書院儘管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正式建成,其肇始之功非陳亮莫屬。清代康雍乾之後,國運日衰,五峰書院逐漸蛻變為祭祀型書院。民國25年(1936年),永康縣名勝管理委員會籌資對日趨頹敗的五峰書院等進行簡單的修葺。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次年浙江省政府搬遷方岩辦公,五峰書院被闢為省主席辦公室。解放後,五峰書院受到了較好的保護。1959年以書院為基礎興辦永康師範學校。1982年5月,五峰書院由縣人民政府公布,列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總建築面積近2000平方米。1997年8月,由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爾後,旅遊局在文物部門的指導下,對統稱為五峰書院的石洞建築群(包括麗澤祠、易學齋),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精心修繕,柱礎梁架結構不變,穿斗丁拱不事雕飾,較好地保留了明代建築的法式和覆崖為頂的石洞建築風格。

1999年,永康市風景旅遊局投資50多萬元對書院的陳列內容進行調整充實,創建了以“書院與中國文化”為主題的展覽館。展覽館設祭堂、書院歷史、書院制度、書院功能(講堂、刻書坊、藏書樓)、書院與文房四寶、書院與科舉制度、五峰書院文化進行全面系統的介紹。中國書院文化展覽館是五峰書院這株古樹抽出的新枝,結下的碩果,闖出了一條在加強文物保護的同時,充分發揮文物的教育作用的新路,因而受到了有關領導、專家和社會各界的好評。

兜率台

五峰石壁頗多摩崖石刻,載諸典籍的就有陳亮書志、朱熹、呂東萊行跡時少章留題字跡等,因年深月久現在已不復可見;惟外洞覆崖上朱熹手寫的“兜率台”三個擘窠大字,猶依稀可辨。“兜率”是梵文音譯。《法華經》說,一個人只要真正領悟經中所講的道理,死後就能飛升兜率天,永遠脫離人世的種種煩惱。朱熹所以不憚攀岩履險題書覆崖,就是希望學者志存高遠,並以此作為著力處,勇猛奮躍,迤邐向上,登上存天理、滅人慾的“兜率天”。

“兜率台”三字每字一米見方,結體嚴謹,筆劃沉穩,筆力遒勁,綿里藏針,不怒而威,可謂字如其人,有較高的文物價值和書法藝術價值。

青石壁畫長卷

五峰書院左側石壁有一排平均進深不到5公尺的淺洞,剖面絕類神龕,是天賜的展覽櫥窗。洞壁上鑲著20多塊大小不等的青石板,依崖就勢迤邐展開。全長33公尺,平均高度1、2公尺。壁畫以陳亮與永康學派為主題,生動地再現了陳亮可歌可泣的人生歷程和在政治上學術上的傑出成就。長卷以陳亮的生平歷史為經,以陳亮的愛國精神、哲學思想為緯,脈絡分明,重點突出,一氣呵成。畫面不加框線,每幅畫都是獨立的,同時又前後關聯,只是整個長卷的一個局部。構圖採用傳統的白描手法,線條簡潔流暢,造型準確傳神,刀工明快有力,具有較高的藝術性。據說這樣規模的壁畫長卷,國內尚不多見。

團結抗戰樹

方岩五峰景區壽山坑谷的麗澤泉邊,有二株相距僅10來公尺的合抱粗的大泡桐樹,枝葉相覆,參天而立,像是一對親密無間的孿生兄弟,又像兩個守衛一方和平的警惕的哨兵。樹旁有石碑一方註明為周恩來、黃紹閎手植樹。

1939年春,周恩來以國民黨中央軍委政治部副部長的身份,視察東南抗日前線,在省政府臨時駐地方岩五峰與省主席黃紹閎晤面,共商國共兩黨團結抗日大計。為紀念這次歷史性的會見和表示攜手合作的誠意,周恩來和黃紹閎揮鍬挖土親手種了二株泡桐。由於人民民眾的精心養護,這二株泡桐歷60多年的風雨依然生機勃勃,濃蔭如蓋,成為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政策勝利的象徵,過往遊人無不肅然起敬。

1996年,這二株泡桐已被林業部公布為“古樹名木”。

描寫方岩的詩詞

七律·登方岩山——莊暢宇

白鳥銜巢橫北渚,蜻蜓取逕入西風。

山前落葉寒階瘦,湖面煙波野寺空。

兩耳忽聞天上曲,此身乍作月邊鴻。

一朝飛下瑤台境,始覺千花萬樹同。

七律

永康方岩

天造方岩迥不群,橋飛嶺掛木穿雲。

拾階絕壁無它徑,迂曲空音獨自聞。

才是風和恬逸逸,倏間雨涌嘯紛紛。

玲瓏剔透清靈地,終是蓬萊遜半分。

七絕

方岩

仰看嵯峨人愣呆,飛橋陡步卻悠哉;

穿雲遙過天門後,一片清幽撲面來。

方岩步雲亭

步雲亭上步雲飛,雲繞飛橋霧濕衣;

憑眺江河渾遜色,天街坦蕩入簾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