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北京大學教授,多年來主要從事神經細胞的研究,利用原代培養的神經細胞在分子和基因水平研究其損傷和再生。於常海教授在細胞培養、損傷模型的建立以及細胞神經化學方面具有非常豐富的經驗。他早期的關於谷氨酸代謝的研究闡明了谷氨酸在腦中代謝的途徑。他首次在厭氧箱內對細胞進行低密度培養,解決了神經科學界長期無法找到合適的體外缺血模型的問題。在1992年他首創了原代培養的星形膠質細胞的劃傷模型,以此模擬中樞神經系統的機械損傷。這些工作為深入研究腦損傷和修復奠定了方法學基礎,並在國際上廣為套用。於常海教授是紐約科學院、美國神經化學協會、國際腦血流及代謝協會、神經科學協會和國際神經化學協會的會員,並在其中起骨幹作用。在過去的10多年間,他先後五十多次受邀在各種國際科學學術會議上發表專題演講。他積極致力於推動中國神經科學的國際交流,並多次組織在中國召開國際性神經科學會議;與此同時他還擔任數個學術刊物,包括《中華醫學雜誌英文版》、《中國神經科學雜誌》、《生理科學進展》、《Neurochemical Research》的編委。已出版英文編著2本。他共在國際性學術刊物發表論文一百餘篇。並於2002-2003連續兩年獲得北京大學SCI優秀論文三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