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兆龍

於兆龍(1905—1934),原名於繼起,湖南省慈利縣人,革命烈士,曾任湘贛省軍區政治部主任。

於兆龍

湘贛軍區政治部主任,革命烈士
湖南慈利縣人,原名於繼起, 1905年9月出生於慈利縣溪口鎮。少年時代十分聰慧,思智過人,7歲時便能吟詩作賦。1921年,考入湖南省立第二師範學校,從此開始了新的生活和追求。192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投身於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
1926年,從二師畢業後,受組織派遣到廣州中國國民黨政治講習班受訓,後被黨組織選送到蘇聯學習,1929年學成回國,同年11月前往井岡山革命根據地,被派到湘鄂贛蘇區工作,改名於兆龍。在湘鄂贛蘇區,積極投入到擴大根據地、建立各級革命組織和工農武裝的工作之中。
1930年7月底,參加了紅三軍團打長沙的戰鬥,攻入長沙後,任整編紅十六軍政委;8月上旬,敵人反撲,紅三軍團撤出長沙,率部轉戰於平江、瀏陽等縣。1931年7月初,湘鄂贛省在瀏陽東門楚東山召開第一次黨代表大會,正式成立湘鄂贛省委,當選為省委委員。同年9月,在平江縣長壽街召開了湘鄂贛邊區第一次工農代表大會,為大會主席團成員,當選為湘鄂贛省蘇維埃政府執行委員,並任交通部長。由於王明“左”傾路線的影響,1932年3月,中央代表團到達湘鄂贛省委駐地,將“右傾”的帽子戴在原省委的頭上,撤銷省委,免去李宗白的省委書記職務,成立臨時省委,於兆龍也被免除省委委員和交通部長職務,調到湘贛省,擔任省軍區政治部主任。
1933年春,臨時中央主要負責人到瑞金,推行“左”傾路線,他極為反感,在開會討論發言、發表文章及與幹部談話中,都表示了不同意見,認為“白區反日反帝運動是暫時低落”、“與帝國主義直接作戰還要經過艱苦鬥爭”。對當時國際國內的鬥爭形勢作了客觀、冷靜的分析和中肯的評價。隨著中央反“羅明路線”鬥爭的不斷升級,“左”傾路線的執行者認為他以前對中國革命形勢分析的觀點是悲觀失望的,“是與黨的進攻路線相反的”,並說在湘贛“已經形成了以於兆龍為首的羅明路線”,於是在黨內、團內對他進行批判。5月中旬,湘贛省委作出決議,並報請總政治部主任批准,撤銷他的省軍區政治部主任職務,接著在湘贛省委、湘贛團省委合編的機關刊物《鬥爭》上發表文章,對其點名批判。指控他的右傾是一貫的,批判、鬥爭逐步升級,問題的性質也發生了變化。不久,被調到紅四分校任政治教員。1933年冬被捕,隨部隊行動。1934年春被秘密處死於江西省吉安地區,年僅29歲。

黨的七大

以後,黨為他恢復了名譽。1945年編印的《烈士英名錄》,對他的英勇事跡給予記載。1954年,人民政府追認他為革命烈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