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方澤壇俗稱祭壇、拜台,與天壇的圜丘壇相對應。因壇四周有一條按《周禮》中“夏至日祭地於澤中方丘”之說修建的方形澤渠而得名。方澤壇位於壇廟的南北中軸線上,是帝王祭祀“皇地抵神”(俗稱祭地)的壇台,也是地壇公園的主建築。這樣宏偉曠敞的祭地之壇不僅在我國、在世界上也是首屈一指的。方澤壇始建於明代嘉靖九年(1530年)。當時是按照南京鐘山之北的“方丘壇”規制建造的。其形方,象徵“天圓地方”之傳說。壇面墁黃色大琉璃磚,象徵“天青地黃”。
特徵
中心壇台分上下兩層,周有澤渠、外有壇兩重,四面各有欞星門。下層壇台南半部東西兩側各有一座山形紋石雕座,其上共設山形紋石神座十五尊,供祭祀時奉安五嶽、五鎮、五陵山之神位;北半部東西兩側各有一座水形紋石雕座,其上共設山形紋石神座八座,供祭祀奉安四海、四瀆之神位,壇外東北部為望燈,與其對稱的西北部原有瘞坎一處。
壇下環繞有一水池,深八尺余,寬六尺。壇上層面積為六平方丈,下層約十餘平方丈,壇面明朝為黃色琉璃磚,清乾隆年間改用方石鋪砌。壇的下層東西兩側各有兩個石座,放置有“五嶽”、“五鎮”山形和“四海”、“四瀆”水型,均為東南向。壇外有紅牆身、黃琉璃瓦通脊頂矮牆兩重,矮牆四面各有欞星門,東、南、西各是一門二柱,惟北門是三門六柱。壇東北角有望燈台一座。壇南門外為皇祗室,西門外有神庫、神廚、祭器庫、樂器庫等... 1576年曾進行過整修;後來的壇面是遵照乾隆皇帝的旨諭建造的。壇面石上鑿了許多“O”形和“00”形的凹槽,就是供搭置黃幄時立桿繫繩之用的。
歷史
祭地禮儀源於遠古,據文字記載已有四千多年的歷史。史料中有"夏以五月,商以六月,周以夏至祀地於澤中方丘"之記載。至周代已形成一套完整的祭祀禮制,即"周禮"。此後,歷代帝王均沿用周之禮制,於每年夏至祭地於澤中方丘,直至1891年清皇朝滅亡而告終。
地壇原名方澤壇,建於明嘉靖9年(1530),嘉靖13年始稱地壇。它位於北京東城區安定門外路東,占地37.3公頃(約為天壇面積的1/8),是明清兩朝皇帝祭皇地祗之所。方澤壇是地壇的祭壇,古代祭地的大典就在這上面舉行。嘉靖18年6月建方澤壇祭拜二殿,後經乾隆年間擴充改建,有壇牆兩重形成內外壇。方澤壇、皇祗室、齋宮、神庫、宰牲亭鐘樓、神馬圈等都集中在內
壇。主體方澤壇位於中軸線上,是皇帝行祭地禮的地方。其他建築布置在壇的西側,形成完整的布局。如果你真正了解地壇,您就會被它豐富的建築內涵所折服,您也會像讚嘆天壇一樣,由衷地讚嘆它是中國古代建築藝術的瑰寶。
特色
當你沿著方澤壇祭壇的路線走一遍時,便會發現未留下姓名的古代建築師高超的藝術。為了形成淨化的環境,建築精煉到最低的限度。除了方形的院子、圍牆、平台、門,幾乎是一無所有。憑藉門、牆、地面、台階這些最基本的建築元素組合,實現了建築師一系列建築藝術構思,使只有2.5米高的平台,卻有“小中見大”、“低中見高”的藝術效果,不僅很好地完成了祭禮地祗的功能要求,還烘托出宗教建築應有的氣氛和作用———感染人、啟發人,使人感到靜謐和超脫,使人產生虔誠和景仰,使人在不到一層樓的高度上,竟然能得到國外幾十米高教堂內才有的感受!
方澤壇的建築藝術中,最突出的是“正方形”幾何母題的運用。突出正方形的手法與中國古代“天圓地方”的思想有著密切的聯繫。天壇以象徵天的圓形為母題不斷重複,方澤壇的方形則象徵地神,它一再重複這個信息。
方澤壇平面取正方形,壇兩層,每層8級台階,上層高1.28米,邊長20.35米;下層高1.25米,邊長35米。壇面上象徵六八陰數的墁石,下層四個石座是祭祀時安放五嶽、五鎮、五陵山、四海、四瀆神位用的。壇四周為方澤,祭祀時由暗溝引水,據記載,周朝時已有了“祭地於澤中方丘”的制度,方澤就是形象化的“澤中之丘”。定名“方澤”是為了點明乞求地神恩澤的主題。
方澤壇建築的牆圈、拜台等在平面上形成一系列大小不同的方形,仍是方形母題的重複。它們不僅具有象徵意義,而且創造了構圖上平穩、協調、安定的建築形象。更令人感興趣的是,壇四面的門實際上並非數字上精確的正方形,考慮到人的視錯覺因素,建造者故意使門的高度比寬度大一些,成為“視覺正方形”。為,中央的石欞星門高2.9米,寬為2.5米;兩側的石欞星門高2.6米、寬2.2米,門的高度比寬度多40厘米。連兩座石門之間夾著的那段牆也呈正方形。
方澤壇建築藝術的另一突出成就是空間節奏與透視感處理上的成功。全壇方形平面向心式的構圖,使位於中心的方形拜台顯得異常雄偉。實際拜台下層35米見方,二層才20米見方,體量並不大。大大加強建築氣魄的原因在於巧妙的空間節奏處理。兩層壇牆高度不同,外層比內層高近一倍(外牆封頂下1.7米,內牆只有90厘米);外門比內門高(外2.9米,內2.5米);兩層平台的高度接近,分別為1.25米和1.28米,但台階的寬度不同,一層寬3.8米,二層寬3.2米。這種加大近景或縮小遠景尺寸的方法,大大加強了透視深遠的效果,並造成人心理上的節奏:人沿著神道越向前走建築物越矮小,人越顯得高大,相對地誇大了人的尺度。當登上拜台時確乎有上九天撫白雲俯瞰塵世的感覺。
設計
方澤壇的設計重視環境意境的創造,不僅在視覺上使人產生節奏感,在觸覺上還重視腳對地面的感受。中國建築歷來重視地面的鋪作和道路、台階的遠近曲直(在園林和宗教建築中尤甚),重視這些在意境、氣氛創造中的作用。這裡的空間距離,一門到二門、二門到台階前都是三十一二步,然後兩層平台都是8級台階,上二層平台又是三十一二步。這種人行進中動靜持續時間長短相同的重複,自然而然使人腳的觸覺感受轉化成心理上的節奏,舒暢的“平步青雲”之感便油然而生。
色彩在建築藝術中是形成整體感、創造氣氛最敏感的因素。方澤壇建築的色彩運用成功是其另一大特色。全部方澤壇只用了黃、紅、灰、白四色,便完成了象徵、對比、過渡,形成協調藝術整體的作用。
一個建築物的色彩運用得好,往往有“點石成金”的效果。方澤壇的平台側面貼黃色琉璃面磚,其象徵地祗的用意很明顯,在中國古代建築中除了九龍壁很少見到這種做法。灰色在紅牆與黃瓦之間起過渡作用,是我國宮廷建築中常見的手法。給人感受最強烈的是,整個建築以白色為主,並有強烈的紅與白的對比。紅與白的搭配是中國古代建築藝術的重要成就與特色之一,它對於表現建築物的體量、重量,調整視覺上的輕重、冷暖、遠近感的作用極大。紅牆莊重、濃烈,漢白玉高雅、潔淨;視覺上紅色近在眼前,白色則透視深遠;紅色強調粗重有力,白色如白雲輕紗,富有變幻豐富的光影和宜人的質感,可觸可依。紅色象徵塵寰,白色象徵九天。白與紅的強烈對比加強了全壇環境透視深遠的感覺。紅、白、黃、灰,在蒼松翠柏之間把建築物的輪廓鮮明地勾勒出來。
當代著名的現代主義理性建築大師馬里奧·博塔曾經讚揚中國故宮“只用了兩三種色彩、兩三種建築材料,就是用這么簡單的東西就營造出如此震撼人心的建築環境!”用這些話讚揚方澤壇,它也是當之無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