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城楚城牆

我國修築最早的長城。據史料記載,春秋時,楚國為\"控霸南土,爭強中國\",約在楚文王十二年(前678年)伐申滅鄧之後,在南陽東北開始修築長城,設繒關。

建造歷史

該長城自隹隹(今魯山境)經方城山,達比陽(今泌陽)入唐河。戰國時又展築,西循伏牛山脈白湍河分水嶺入鄧縣。"楚恃以守衛其北境"。前656年,齊桓公率魯、宋等八國聯軍與楚對峙於召陵,楚成王派大夫屈完出使齊軍。屈完對齊桓公說:"君若以德綏諸侯,誰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國方城以為城,漢水以為池,雖眾無所用之。"齊遂與楚訂盟,史稱"召陵之盟"。該長城比齊長城早約300年,比秦統一後大規模修的長城早約460年。現方城黃石山西麓有楚長城大關口(即繒關)遺址。東側殘存南北二道土城垣,高1.5-3米,全長180米,南北城垣相距250-380米,南城垣北側有土台7個,似為城堡或馬面遺蹟。西側也有二道土城垣,全長約400米。曾出土戰國銅戈、銅鏃等文物,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