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方城:是楚國在頻臨漢水的楚北邊塞崇山峻岭上修築的眾多以方形城寨為主,具有城池防禦功能的軍事設施。因為關於楚方城的歷史記載過於簡略,自《左傳·僖公四年》記載楚國大夫屈完“方城以為城.漢水以為池,雖眾無所用之”以來,秦漢北魏及歷代關於楚方城地望,形成了楚方城在南陽市方城縣、葉縣、南召縣等多地說,及荊阮、冥阨、連堤的楚方城邊塞說,與楚方城崗阜說、列城說、山體說、故城說、萬城說、山寨說等眾說不一的多說,南朝劉宋人郭仲產記襄陽的《襄陽記》記載了楚方城位於“苦菜、於東之間有小城名方城,東臨溪水”。關於楚方城的說法雖多,因楚方城位於群山之巔的山險之地人跡罕至,即使史家記載多是以管窺豹,看到楚方城組成部分的一個點或一個面,在交通不便的情況下, 難以綜合完整反映楚方城的軍事防禦功能的全貌?難以看到楚方城全貌。
南陽市方城縣,古為裕州西周至春秋屬繒國;秦置陽城縣,漢改稱堵陽縣,北魏始縣方城縣。方城縣只有北魏(386—534年)以後名方城縣的歷史,缺少公元前656年至北魏1042年間與方城有關的歷史證據。從《方城縣誌》記載看,關於方城縣名的來歷明代時即無可考的證據。《左傳》記載魯襄公六年"莒人滅鄫"是公元前567年,被莒所滅後繒國之地,不可能歸楚國。繒國滅亡的歷史證明,晚於公元前656年《左傳》記載“楚方城”89年的古屬繒國今方城縣,與歷史記載的“楚方城”無關。
南陽方城縣誤稱為“楚方城”的原因與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有關。魏酈道元《水經注》引南朝劉宋人郭仲產記襄陽的《襄陽記》時張冠李戴,把襄陽的“方城”在《水經·潕水》條注為:“潕水東北徑於東山西,西流入潕。潕水之左,即黃城山也。有溪水出黃城山,東北徑方城”之後,古為繒國曆為裕州的方城縣始名方城縣。因為方城縣名之故,從此遠離漢水300里的方城縣被誤傳為“楚方城”。把河南的黃城山、花山、潕水說成是苦菜、於東的方城說均不足為憑。要說河南省南陽方城縣、南召縣的楚長城遺蹟,是中國最早的楚長城是公元前656年以前的楚國楚方城,僅憑漢江漢水這一關,無論如何河南所有地方的都過不去?
2014年臥馬先生首次在漢水東岸的老河口市北方發現三尖山、偃寨山、大山寨、朱連山、二劈山、杏山之間三十多里山峰上大量的城寨及石磊城牆遺蹟後,歷時四年多次實地考察,2015年5月3日發表“楚長城圈定楚國和丹陽只能在老河口”,從楚方城鄧州杏山楚長城、朱連山楚長城,和老河口袁沖、洪山嘴境內的大山寨楚長城、三尖山、王寨等“楚方城”所圈定的地理位置,可以準確清楚的看到早期楚國丹陽地望和楚國的疆域範圍。引起中國長城學會會長董耀會重視並全文轉載,引起山西長城網、河南大河網等中國長城研究界關注。2016年10月1日中國長城學會副會長董耀會責成《十堰晚報》記者當代徐霞客的稅曉潔到老河口專程考察航拍分布湖北河南省界三十多里峰嶺上的楚方城寨視頻資料。楚國荊山山頂之上建築的圓形古寨城防,從歷史、形狀及用途上都與歷史記載的楚國北境“荊阮塞”吻合,當是名副其實的“荊阮”楚塞。準確的找到符合“荊阮塞”的偃寨大山寨山頂上正圓形橢圓形的寨城確址。老河口袁沖鄉二劈山鴻磐寨,有洞有庭有方形城寨,是名副其實的方城洞庭山。準確找到符合“冥阨塞”的山頂有洞窟並且是四周有寨門的二劈山方形城寨確址。在與丹江以山之隔的朱連山北隔堤寺,準確找到築有大量寨牆的城址及符合朱連山的連山、隔堤寺村的隔堤至堤,且在與楚國荊山和四河淤的荊山淤地之內,非常符合《呂氏春秋·下賢》的“荊於連堤”連堤記載的“連堤”之地等一系列“楚方城“證據,並且按照楚方城各遺址所在地位置走向,還原繪製《楚方城綜合防禦體系布防分布軍事地圖》。
在三尖山至二劈山之間眾多城寨遺址的群山下,發現歷屬襄陽的老河口陳家崗、七里岩、蘇家河至洪山咀近40里漢水江段,發現漢江沿山而行,多懸崖絕壁,如天然的石頭長城。在七里岩以東的茯苓溝、艾家溝、四河淤、清泉溝、小清河一線正好對應所發現的楚方城在苦菜、於東、清溪之間的確址。查實南朝劉宋人郭仲產寫《襄陽記》時的襄陽喬治雍州郡治在時為酇城的老河口歷史證據。進一步證明漢水之濱的襄陽老河口符合楚方城遺址地望。
從楚方城以城池為主的軍事防禦目的,楚方城所在的城池位置關係,楚方城遺址之南才是楚方城軍事防禦的主體。山、水、城、池地理與歷史都與楚方城記載相符的大量證據證明,公元前656年《左傳》所記載的“楚方城”,不可能在遠離漢水300多里的南陽市方城縣的繒國,只能在漢江以東,楚方城以南,具有實際城池防禦功能的老河口市以北的湖北與河南省界。
楚方城的研究發現的意義:可澄清千百年來歷史上關於“楚方城”的山險說、水險說、城險說、為塞說、為寨說、萬城說等與“楚方城”記載不符的楚方城地望,消弭各種難以解釋的楚方城之疑,糾正自北魏以方城縣為楚方城之誤,徹底結束方城縣、葉縣、南召等多地上演多年的“楚方城”之爭。
參看:楚方城或指山或指城
(一)楚方城為塞之說
“楚方城”為塞,古人早有持此觀點者。這裡有一點要說明,楚方城既然不是長城,那么這裡的塞也只具有一般的意義。
《淮南子·地形篇》“何謂九塞,曰太汾、澠阨、荊阮、方城、餚阪、井陘、令疵、句注、居庸。”高誘註:荊阮、方城在楚。
《史記·齊太公世家》集解引韋昭註:“方城,楚北之厄塞也。”
《讀史方輿紀要稿本》“或曰:楚置城于山上以為要隘。”
南陽盆地自古以來便是兵家必爭之地,《讀史方輿紀要·河南六》引熊剛大曰:
“南陽北連中原,東通吳會,西接巴蜀,南控蠻越,故諸葛武侯以為用武之國。”
張衡賦曰:“而其地勢,則武關闕其西,桐柏揭其東,流滄浪以為隍,廓方城以為墉,湯谷涌其後,育水盪其胸。”
南陽盆地之北為伏牛山脈,山嶺重疊,只有葉縣一帶,地勢低平,自古以來就是交通要道,在春秋戰國時期也是楚北爭中原和中原諸侯南下的必經之路。
《春秋左傳》襄公二十九年“夏四月葬康公,公及陳侯、鄭伯、許男送葬,至於西門之外。公還及方城。”
《國語·齊語》記齊桓公征楚:“濟汝,逾方城,望汶山。”
《國語·魯語》:“襄公如楚,及漢,反及方城。”
《國語·吳語》:“昔楚靈王不君,……不修方城之內,逾諸夏而圖東國。”
《戰國策》:“楚請道於二周之間,以臨韓、魏,周君患之。蘇秦謂周君曰:‘……楚不能守方城之外,安能道二周之間……’”
方城之地,地勢險峻,《大明一統志》卷三十稱其為“滄浪為隍,方城為墉。”又“大乘峙前,方城鎮後。”因此楚確有在此修塞以扼南北的需要。方城塞建於何時,史籍沒有記載,但通過分析也可以有所推斷。
《春秋左傳》莊公六年“楚文王伐申,過鄧……還年,楚子伐鄧。十六年,楚復伐鄧,滅之。”
魯莊公十六年,即公元前678年,申國滅於何時,史書沒有記載。
《春秋》僖公七年“七年……夏,鄭殺申侯以說於齊。”《左傳》記“初,申侯,申出也,有寵於楚文王。”
僖公七年為公元前653年,此時申國已經不存在了,由此也可以推斷楚滅申也應在滅鄧前後。因此楚方城塞修建的上限應為公元前678年。
《春秋左傳》文公三年“王叔桓公、晉陽處父伐楚以救江,門於方城,遇息公子而還。”
古語“門”於某某意為攻打某處的城門。門於方城,意為攻打方城的城門,方城塞此時已經存在了。文公三年為公元前624年,此年當為其修建的下限。方城塞位於何處,史籍沒有明確記載。
《水經注》卷三十一引郭仲產“苦萊於東之間,有小城名方城,東臨溪水。尋此城至號之由,當因山以表名也。苦萊,即黃城山也。”
《葉縣誌》(同治志)“黃城山在縣西南四十八里,又稱作黃石山。”
今考古工作者在黃城山下發現古城址一座,俗名“大關口”。
《方城縣誌》(民國三十一年)“仙翁關:即大小關口在黃石山西當南陽葉縣之要衝,明初立關南陽拔軍防守。”
據此大關口當為明代或明以前的遺址,是否為郭仲產所說的方城,無法考證。但此處又曾發現戰國時遺物,又《方城縣誌》載明裕州均田碑記:“在裕州境山旁有楚壁壘斥堠。”據此楚似曾在此設塞防守,但是否稱為方城已無從可考。
(二)楚方城為山之說
史書對方城山的記載頗多,但卻不盡相同,現列表如下,僅供參考。
方城山資料 96.03.17
資料出處 文獻摘要
水經注·卷三十一郭仲產曰:苦萊於東之間,有小城名方城,東臨溪水,尋此城致號之由,當因山以表名也。苦萊,即黃城山也。及於東,通為方城矣,世謂之方城山。
春秋經傳集解 杜注云:方城山在南陽葉縣南。
後漢書·志第二十二·郡國四葉縣:有長山,曰方城。有卷城。勘校記:杜預曰方城山在縣南屈完曰楚國方城以為城接:殿本考證謂推尋文義,當雲[左傳屈完曰“楚國方城以為城”,杜預曰方城山在縣南],今此之誤倒。
水經注·卷二十一醴水又東與葉西陂水會,縣(葉縣)南有方城山,屈完所謂越以方城以為城者也。
水經注·卷三十一漢水之左,即黃城山也,水出黃城山,東北逕方城,《郡國志》曰:葉縣有方城。郭仲產曰:苦萊於東之間,有小城名方城,東臨溪水,尋此城致號之由,當因山以表名也。苦萊,即黃城山也。及於東,通為方城矣,世謂之方城山。
括地誌輯校·卷四方城山:方城山在許州葉縣西南十八里,左傳雲楚大夫屈完對齊侯曰楚國方城以為城,杜注云方城山在南陽葉縣南。
史記·越王勾踐世家·正義註:正義方城山在許州葉縣西南十八里。外謂許州、豫州等,言魏兵在大梁之下,楚方城之兵不得伐越也。
通典·卷一百七十七·州郡七葉縣:有方城山即屈完曰楚國方城以為城也。
通典·卷一百七十七·州郡七比陽縣:方城山自比陽縣相比連百里號曰方城。
通典·卷一百七十七·州郡七 方城縣:有方城山一名黃城山。
元和郡縣圖志·河南道二葉縣,(西北至州[汝州]一百一十里)本楚之葉縣,黃城山,一名苦萊山,在縣西二十五里,即長沮桀溺耦耕處。
元和郡縣圖志·山南道二竹山縣:方城山,在縣東南三十里,頂上平坦,四面險固。山南有城,周十餘里。
元和郡縣圖志·山南道二方城山,在縣東北五十里,即沮、溺耦耕處。左傳屈完對齊桓公,[楚國方城以為城]是也。
文獻通考·卷二百二十 葉縣:有方城山強水昆陽城光武敗王尋之所。
文獻通考,卷二百二十 方城縣:有方城山衡山堵水。
元豐九域志·新定九域志卷 方城山:左傳:方城以為城,是也。
元豐九域志卷第一·四京方城縣:二鄉,青台、許封、羅渠、新寨四鎮,有方城山、衡山、堵水。
元豐九域志卷第一·四京葉縣:……石塘河、汝墳二鎮,有方城山、石塘、澧水。
大明一統志·卷之三十在裕州東北四十里左傳楚屈完對齊桓公曰方城以為城即此今竹山縣亦有方城然杜預注云山在葉縣南則此山是。
大明一統志·卷之三十方城山:今竹山縣亦有方城然杜傾注云山在葉縣南則此山是。
讀史方輿紀要稿本·河南六方城山州東北四十里左傳楚方城以為城是……或曰,楚置城于山上以為要隘。其山連線南陽唐縣葉縣之境數百里亦曰長城山,杜頂曰,方城在葉南。
讀史方輿紀要稿本·河南六黃城山在縣北十里,一名苦萊山,一名長城山或以為即方城山,非也。林氏曰葉在方城外。
葉縣誌(同治)黃城山在縣西南四十八里與裕洲方城山昆連。杜預注在葉縣西南四十八里即此山也。
方城縣誌(民國三十一年) 方城山在縣東北五十里。
太平御覽·卷四十二·地部七苦萊山:郡國志曰苦萊山即黃城山也自葉至沘陽南北相毗連亘百里亦曰長城山即長沮桀溺耦耕處下有東流水即子路問津之所尸子雲楚狂接與耕於方城即此山也春秋曰方城以為城是也。
對此表有幾點要予以說明:
1.《括地誌》及《史記·正義〉》所記方城山在葉縣南十八里,而現今實際應為四十八里,古人為技術所限,所記里數往往於實地不符,但又疑為脫漏“四”字。
2.《水經注》卷三十一“故《地理志》曰:南陽、葉縣方城邑西,有黃城山,是長沮桀溺耦耕之所,有東流水,則子路問津處。尸子曰:楚狂接輿耕於方城,蓋此也。”按《葉縣誌》“黃柏山一名黃城山在縣北十里。今山下村落尚名問津村也。”此處酈道元似將葉縣西南的黃城山與縣北的黃柏山相混淆。
方城指方城山或指方城塞之說,其實並無矛盾,具體何指則要具體分析。
指山者,如《淮南子·兵略訓》“垣之以鄧林,綿之以方城。”
指塞者,如《春秋左傳》文公三年“王叔桓公、晉陽處父伐楚以救江,門於方城。”
詞條目錄:
1、《左傳》 僖公四年.古詩文網.2017[引用日期 2017-12-9]
2、《左傳》 襄公六年.古詩文網.2017[引用日期 2017-12-9]
3、楚長城圈定楚國和丹陽只能在老河口.新浪網.2015-05-03[引用日期 2017-12-9]
4、楚方城考之 發現中國最早的楚長城“荊阮”塞 圖. 荊楚網.2016-10-13
5、楚方城考之 方城塞內發現洞庭“冥阸”方城關外是夏路 圖.荊楚網. 2017年3月16日
6、楚方城考之橫斷朱連山脈連顫“連堤”又連朱圖. 荊楚網.2016-10-23
7、考察還原《楚方城綜合防禦體系布防分布軍事地圖》 楚方城考續.人民網.2017-12-07
8、古繒國亡國史力證河南省方城縣與楚方城無關 圖.荊楚網.2017-4-10[引用日期 2017-12
9、發現酈道元《水經注》楚方城一定在老河口的史實鐵證 圖. 荊楚網.2017-3-3
10、漢水決定中國最早楚長城絕非河南方城 圖 楚方城考續. 荊楚網. 2016-10-14
11、襄陽發現《水經注》載苦菜、於東地 組圖 楚方城考之.荊楚網.2016-10-18
12、楚方城研究(二).新浪部落格[引用日期2016-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