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
新疆沙拐棗,蓼科灌木。主要分布在新疆、甘肅、青海、寧夏、內蒙古等省區,以新疆分布最多.
環境保護價值
由於其本身的形態結構和生理生化功能使其在我國西部大開發和生態環境治理中顯示出獨特的作用,成為我國北方乾旱、半乾旱、沙區和荒漠地帶防風固沙和生態環境治理的理想物種。新疆沙拐棗全株可入藥,性味苦、澀。新疆沙拐棗的花有紅色、淡紅色、淡綠色、淡黃色或白色等等,特別是當紅色的花開放時好像是“大紅燈籠高高掛”。
美麗風景
盛夏時節,正是新疆沙拐棗花盛開的季節。和朋友們一起呼吸著大自然的芳香,同去欣賞生態林美麗的新疆沙拐棗,心情格外開朗,車速自然快了許多。從烏魯克鎮出發,大約10分鐘便來到了塔克拉瑪乾生態防護林一系統,放眼望去,一條彎彎曲曲的綠色長廊,把塔克拉瑪乾大沙漠牢牢地阻隔在萬畝良田的百米開外。
走近防護林,在我們眼前呈現出一簇簇色彩斑斕的新疆沙拐棗花,引起了我們極大興趣。新疆沙拐棗花有紅色、粉紅色的、還有綠色和白色的,形狀各異,有圓形、橢圓形、卵圓形或長圓形,在陽光的照耀下,把大漠點綴得五彩斑斕,說它群芳爭艷一點也不過分。成年的新疆沙拐棗,果皮木質堅硬,外圍包裹著一層網狀物,色澤鮮艷。
回憶流失的歲月,塔里木人為改變墾區惡劣的生態環境,累計投入9000餘萬元資金和10萬餘人工,在塔克拉瑪乾沙漠邊緣,採用生根粉浸根和使用節水滴灌新技術,定植生態防護林381.3公里,完成了防風固沙、保護荒漠植被的工作,形成了人進沙退的可喜局面。近年來,塔里木墾區嚴重缺水,不少生態樹木已經開始乾枯死去,眼前盛開的新疆沙拐棗花可以說是給植綠人最大的安慰。
新疆沙拐棗系灌木和半灌木,非草非樹無葉。新疆沙拐棗具有發芽率高,生長快,發達的根系可充分吸取地下水和地表濕沙層水分,生根發芽。新疆沙拐棗具有抗風蝕、耐沙埋、耐沙割、抗乾旱的特點、即使在沙化貧瘠的惡劣環境下,也具有很強的生命力。在荒漠地帶實施防風固沙,有著獨特治理生態環境的作用。
塔里木墾區自然環境惡劣,乾旱少雨,每年沙塵天氣在100天左右,就是這不起眼的新疆沙拐棗,毫不畏懼,在這片浩瀚無垠的沙海中,頑強抗爭,傲然挺立,毅然擔當起萬畝良田的大漠衛士,令人肅敬!這就是美麗的新疆沙拐棗。
種子特徵
利用體視顯微鏡觀察了新疆沙拐棗屬刺果組野生的11種植物的種子形態,並編排分種檢索表。結果表明:該組植物的種子可分為3大類:(1)瘦果每肋上長一行刺;(2)瘦果每肋上長二行刺;(3)瘦果每肋上長三行刺。瘦果肋上刺毛的列數、交織和軟硬程度顯示出顯著的差別,可以作為沙拐棗屬刺果組植物種間分類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