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新本土主義”論述是少數“泛民主派”意見領袖假手學術的產物。這一概念源自美國,後被香港少數“民主派”學者借用。2014年以來,香港學界陸續出版《香港城邦論》等書籍,雜糅和利用流行的“新本土主義”辭彙和理論,嚴重扭曲了香港歷史和港人意識。
本質
“新本土主義”現象本質上不是一種單純的學術研究和文化論述,其真實目的在於誘發香港本土意識,構造香港本土論述,最終實現所謂“香港完全自治”的政治目的。儘管發動“新本土主義”論述的少數文化精英自我標榜不同於“港獨”,但這些人卻極力激發香港人有別於大陸的主體意識,試圖通過“新本土主義”理念引領未來的社會運動。“新本土主義”論述被香港自由派媒體利用並刻意渲染成為主流社會思潮。這些媒體利用這一概念的模糊性,有意將近年來香港的公民社會活動、“泛民主派”運動、民間反“地產霸權”甚至方興未艾的文化保育運動等,一股腦裝進“本土主義”的袋子。事實上,這些社會運動和思潮的背景、訴求和潛在政治影響並不一致,自由派媒體這樣做是為製造香港尋求本土政治認同的輿論氣氛,將其人為捏造和放大成聲勢浩大的社會運動。
“新本土主義”論述以文化思潮的面貌和形式出現,裹挾著香港少數文化精英的自治訴求和民主訴求,這些訴求中多數已超越了“一國兩制”框架下“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憲制要求,相關書籍出版和文化活動也不排除有西方勢力支持。對其實際政治影響,我們需客觀全面認識,不能忽視但也不宜高估。
影響
“新本土主義”目前(2015年)在香港並不具備廣泛的民意基礎,而是僅局限於少數文化精英的自我陶醉。而香港學術界主流觀點認為,過去60多年,香港處在一個不斷政治化、主體意識不斷強化的過程中,但這並不意味著對香港特區的文化論述僅局限於“新本土主義”一端。相反,香港需要能反映其豐富歷史、複雜多樣性的文化論述方式,有包容香港過去百餘年殖民歷史的“華洋論述”,也有回歸以來“一國兩制”下的“主權論述”等。在此背景下,香港學術精英群體多數十分清醒,對“新本土主義”抱持審慎態度。
雖然“新本土主義”在香港本地政治效應有限,但要提防起通過所謂“民間外交”,建立香港、澳門、台灣、新加坡及馬來西亞的“華南公民社會”,為香港爭取國際社會支持。香港“新本土主義”勢力可能會與台灣地區、東南亞等國家“拒中抗共”力量合流,在文化意識形態領域製造更深層次危機,同時不排除同“台獨”勢力合流的可能,在國際領域製造意識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