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區[河南省平頂山市]

新城區[河南省平頂山市]

平頂山市新城區的規劃勾畫出東南——西北走向的歷史文化和生態發展軸線。新老城區之間通過生態園這條生態廊道相連。新城區的規劃範圍是北至漯寶鐵路,東至姚孟電廠,西至毛營軍鐵專用線,南至水庫。

基本信息

氣候

(圖)新城區[平頂山市]新城區[平頂山市]

平頂山市處於暖溫帶亞熱帶氣候交錯的邊緣地區,具有明顯的過渡性特徵。全市年平均氣溫在15℃左右。平頂山一帶冷暖空氣交匯頻繁,季風氣候特別明顯。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充沛,無霜期長。

資源

(圖)煤礦運輸煤礦運輸

平頂山市地上地下資源豐富。已查明各類礦產57種。原煤總產量103億噸,素有中原煤倉之稱,保有儲量80多億噸,占河南省總儲量的51%;鐵礦總儲量6064億噸,占河南省總儲量60.5%。是全國十大鐵礦區之一;鈉鹽預測總儲量為2300億噸,可采儲量10.8億噸,平均品為89%,單層厚度平均達27米,鹽田的開發及深加工已成為河南省的重要產業。平頂山境內水資源十分豐富,共有大中型水庫174座,其中大型水庫4座,總容量為20億立方米。地上地下水總量32億立方米,充沛的水資源為工農業生產和城市用水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交通

(圖)新城區[平頂山市]新城區[平頂山市]

平頂山市新城區的規劃勾畫了一條東南——西北走向的歷史文化和生態發展軸線。新老城區之間通過生態園這條生態廊道相連。新城區的規劃範圍是北至漯寶鐵路,東至姚孟電廠,西至毛營軍鐵專用線,南至水庫,規劃共分三個階段:起步區7.6平方公里,近期規劃面積40平方公里,遠期規劃面積100平方公里。新城區的規劃形態是帶狀,交通流量主要是東西方向,新城區與老城區之間距離10公里,通過6條城市道路和規劃的輕軌交通相互聯繫,十分鐘即可到達。向西通過2條公路和鄭石(鄭州至石人山)高速公路與魯山縣和寶豐縣相接,北部的漯平洛高速公路出入口在新區起步區東部2公里處,通過此入口向東南20公里處即可接許平南高速公路。四通八達,快捷順暢的交通聯繫對新城區的建設必將起到積極的帶動作用。

經濟

工業園區位於新城區西北部,以一類工業和倉儲用地為主,主要發展無污染的高新科技產業,附帶周邊的商業金融設施及住宅產業,成為新城區發展的產業動力區。

新城區的給水、排水、電力、通訊、熱力、燃氣以及污水處理廠等市政工程規劃也充分結合城市的發展需要,科學合理的確定管網走向和管線管徑,做到一百年不落後,形成完備的市政基礎設施系統。

市政

(圖)新城區[平頂山市]新城區[平頂山市]

行政辦公、商業金融區位於主幹道緯一路以北,該區域充分利用現有地形地勢,依山就勢,將辦公、商業旅館、居住、文娛、社交遊憩等功能組織在一起,塑造出功能齊全,交通便利,生態優美且有文化內涵的城市公共空間。作為新城區的標誌性建築——市政大廈現已開工建設。市政大廈位於湖濱生態公園北部,背靠景色優美的中心公園,前面通過開闊莊重的中心文化公園和湖濱生態公園與水面相連,該區域以其便利的交通條件和市政大廈的主導帶動作用構成新城區的核心區域。核心區的建設是帶動新區發展的又一切實舉措。

居住區主要沿濱水地帶布局。規劃的一類居住用地主要結合地勢興建階梯式山地住宅,使每一戶都有較好的視覺效果,達到推窗見水的視覺享受。住宅層數以2——4層為主,適當興建別墅式高檔住宅,以豐富居住用地的開發層次。二類居住用地以建設4——6層的現代化住宅為主,適當點綴高層,每個居住區都充分結合現狀自然地形與周圍環境,引入生態化、智慧型化概念,創造出富有生命活力的現代環境社區。

教育

教育科研文化區位於新城區北部和起步區東部的鍋底山一帶。鍋底山是平頂山師專新校區所在地,占地2000餘畝,這裡景色秀美,水庫景色盡收眼底,是教書育人的理想用地。緯四路南側從東至西分別為:平頂山市工業學校、平頂山工學院、平頂山衛校平頂山金世紀高級中學,與緯四路北側的文化居住用地一起構成新城區的教育文化景觀軸線。平頂山工學院、平頂山師專和金世紀高級中學的建設都已初具規模,教育產業的發展對周邊的文化、居住用地的開發利用必將起到積極的帶動作用。

旅遊

(圖)新城區[平頂山市]新城區[平頂山市]——新貌

香山寺風景區位於新城區北部,香山寺始建於東漢,傳說觀音菩薩在此修煉並完成漢化和女化過程的地方,在佛教界享有盛名。

水庫風景區位於新城區南邊的白龜山水庫,這是一座碧波浩淼的人工湖泊,既有湖的秀姿,又有海的氣魄,水域面積近70平方公里,庫容可達9億立方米。主要由湖泊景觀、沙灘休閒帶和水源保護區構成。

新城區景觀區自東向西有水灣公園、東留村舊村改造商業街、鳳凰山水上樂園、紫金山水灣度假區、水上船文化博物園、中心區湖濱公園、濕地候鳥生態園、魚米之鄉觀光園、應國墓保護公園等十個風景旅遊區;還有連線香山寺、城區、平西湖的四條南北向綠化生態廊道及道路景觀帶。

同時市區及周邊還有眾多的風景名勝區:如魯山的石人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郟縣的三蘇墳葉縣的葉公祠,汝州的風穴寺,舞鋼的石漫灘國家森林公園等豐富的旅遊資源,為建設現代化濱水生態旅遊城市提供了得天獨厚得條件。

鍾靈毓秀的落鳧山麓,碧波蕩漾的平西湖畔。這裡是一片久遠的土地,古時應國都城,千年風雨記載著滄桑;這裡是一片動感的土地,腳手架構成立體圖畫,攪拌機正在歡聲歌唱;看現在,新區建設熱火朝天;觀未來,新區將展現壯麗的畫卷。新區的決策和建設者們,將通過制定土地利用、房地產開發、親商服務、廣攬人才等一系列優惠政策,打造一流的投資環境,實現最大的投資回報。這裡是一片開放的熱土,是平頂山未來發展的希望所在。

規劃

(圖)規劃圖規劃圖

新城區規劃在強調功能布局合理,配套設施齊全的同時,還注重對自然景觀的利用和人文景觀的塑造。新城區生態景觀可用“一軸兩片三點兩橫四縱”來概括。一軸指香山寺、中心公園、中心廣場、白龜沙洲景觀軸;兩片指北部香山寺和南部平西湖風景區;三點指東部森林公園、中心公園、西部休閒公園;兩橫指北邊道路防護林景觀帶和南邊臨水湖濱生態休閒景觀帶;四縱是指南北向的生態廊道。新區風景旅遊區主要包括香山寺風景區、平西湖風景區和新城區風景區。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