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松滋市轄鎮。面積95平方千米,常住人口26654人(2010年六普)。轄1個居委會、13個行政村。鎮政府駐斯家場。
沿革
鎮因駐地斯家場而得名。解放初屬第五區。1955年有6個鄉。1958年分屬鋼鐵、花園兩個公社。1970年設立斯家場公社,屬王家橋區。1975年撤區並社,斯家場公社與劉家場區的雙合公社合併為斯家場公社。1984年改為斯家場區,轄黃嶺、楊家溶、誥賜山、趕子幽4個鄉。1987年撤區並鄉,原斯家場區的黃嶺鄉、楊家溶鄉、趕子幽鄉合併,設立縣轄斯家場鎮(註:原斯家場區誥賜山鄉併入劉家場鎮)。
1996年,面積91.5平方千米,人口3.1萬人,轄旗林、舞龍山、斯家坡、萬年橋、斑竹、鞍子嶺、雞籠觀、趕子幽、北河、小堰壋、楊家溶、系馬山、文家河、白鶴山、絹坪、姜家嶺、龍潭溝、黃家嶺、青竹灣、中心嶺20個行政村和寶竹橋1個居委會。2004年,鎮政府駐斯家場,人口30116人,面積95平方千米,轄寶竹1個居委會和旗林、舞龍山、萬年橋、斑竹、鞍子嶺、雞籠觀、趕子幽、北河、小堰當、系馬山、楊家溶、絹坪、文家河、白鶴山、斯家坡、黃家嶺、龍潭溝、姜家嶺、青竹灣、中心嶺20個行政村。2005年,人口27393人,轄寶竹1個居委會和旗林、舞龍山、萬年橋、鞍子嶺、雞籠觀、趕子幽、小堰當、白鶴山、楊家溶、文家河、姜家嶺、青竹灣、黃家嶺13個行政村。
【2013年代碼及城鄉分類】421087107:~001 121寶竹橋居委會 ~200 122旗林村 ~201 122舞龍山村 ~202 122萬年橋村 ~203 122鞍子嶺村 ~204 122雞籠觀村 ~205 122趕子幽村 ~206 122小堰當村 ~207 122楊家溶村 ~208 122文家河村 ~209 122白鶴山村 ~210 122姜家嶺村 ~211 122黃家嶺村 ~212 122青竹灣村
簡介
在湖北省荊州市西南,廣袤的江漢平原與連綿的武陵群山之間,孕育了一片黃金般的土地——斯家場鎮。斯家場鎮人傑地靈、物阜民豐,“荊州建材重鎮”、“生態林果大鎮”、“荊州市模範公務員集體”的美稱享譽荊楚大地。2002年被列為中國小城鎮項目示範鎮、湖北省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鎮、湖北省水土保持試點鎮,由省計委對口扶持。
斯家場鎮版圖面積91.5平方公里,鎮政府駐斯家場,轄1個居委會、13個村委會:寶竹、旗林、舞龍山、萬年橋、鞍子嶺、雞籠觀、趕子幽、小堰當、白鶴山、楊家溶、文家河、姜家嶺、青竹灣、黃家嶺。人口3.1萬,水田2.3萬畝,旱地3萬畝。氣候溫和,資源豐富,擁有南河、北河、文河等中小型水庫9餘座,森林覆蓋率達到46.1%,雨量充沛、水碧山青、風光旖旎。
交通便利,區位獨特,地處荊州、宜昌腹地,水陸交通四通八達,省幹道沙劉公路橫貫東西,枝柳鐵路穿越南北,至漢宜高速公路、荊東高速公路、長江深水碼頭枝城港、三峽機場均可在一小時內到達。汽車物流方便快捷,2小時之內可直達武漢、長沙等大型城市,市內的松滋火車站,可北上北京、襄樊,南下廣州、湛江。
境內資源豐富,已探明的石灰石、重晶石、方解石、離子頁岩、氧化鐵紅等礦產資源品位高、儲量大、易開採。境內有成片柑桔園20000畝,優質紅薯基地5000畝,優質藥材基地3000畝,優質蔬菜基地5000畝,並建有大規模的牲豬、雜交野山羊繁育基地,糧油、瓜果、水產品豐富齊全。
鎮內工業發達,以三大園區為板塊的人民創業園顯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以建材為主導產業的楊家溶工業園區年產值達1.8億元,楊家溶水泥集團有限公司年產20萬噸的“古環”牌水泥享譽荊楚大地,展現了荊州建材工業重鎮的雄風。以機械製造、加工為主導產業的舞龍山人民工業園區,發展迅速,華勝機械製造有限公司業務的全面拓展,展示了該行業的廣泛前景。以農副產品加工為主導產業的寶竹橋創業園區,“危水”牌南風醃菜系列、“寶竹橋”牌冬粉、“土家利”牌羊肉俏銷荊楚大地。個體私營經濟快速發展,私營企業金松造紙廠生產的“金松”牌系列紙品年銷售收入達2000萬元。北河牧田發展有限公司展現了現代公司制農業的風采。
基礎設施
鎮區基礎設施齊全,生活環境舒適,程控電話、信息寬頻網、廣播有線電視、 晴雨水泥路已全面實現了村村通,四座移動通訊塔信號覆蓋全鎮,實現了無盲點通訊,建有千伏變電站,電力供應充足,日供水5000噸的自來水廠能夠完全滿足生產、生活需要,醫療衛生、科技教育文化娛樂等設施一應俱全,為工作居住提供了良好的物質條件。
這是一方熱土,擴大開放,加快發展,是時代對我們的要求,斯家場鎮人民將以最優惠的政策,最寬鬆的環境,最靈活的方式,最優質的服務熱忱歡迎海內外各界人士來斯家場鎮投資興業,共圖發展,共同把斯家場鎮建設成為繁榮昌盛、富裕文明的現代化小城鎮。
自然資源
農業資源
本鎮水田面積2.3萬畝,旱地3萬畝,土壤以泥土為主,土質肥沃,農作物品種繁多,主要農作物有25科、68種,其中糧食以稻穀、玉米、紅薯、大豆、土豆為主。經濟作物以油菜、花生、地瓜、甜瓜、西瓜為主。建有優質紅薯基地5000畝,優質藥材基地3000畝,優質桑蠶基地1000畝,優質蔬菜基地5000畝
林果資源
全鎮森林面積7.3萬畝,森林覆蓋率46.1%,森林蓄積量為250000立方米,用材林年出材量15000立方米,經濟林以柑桔、臍橙、寬皮密桔為主,現有柑橙面積20000畝,果品年產量300多萬斤。
畜牧資源
畜禽主要有牛、羊、豬、雞、鴨,建有2萬頭三元雜交豬、1.5萬隻雜交羊、3萬羽野山雞繁育基地,年出欄生豬4萬頭、羊2萬隻、雞15萬羽。
水利資源
鎮內有北河、南河、文家河等中型水庫3座,麻林灣、黃興等小型水庫6座,洛河、白洋河從東西走向貫穿全境,總儲水量3.5億立方米,水資源豐富。五是礦產資源。斯家場鎮石灰石總儲量1822萬噸,其中A級儲量284萬噸,B級儲量538萬噸,重晶石儲量26萬噸,離子頁岩,氧化鐵紅分布廣、儲量大,同時有適合鐵路、公路、橋樑建設的優質石碑,有適合各類油料作塗料及石油生產的化工原料。
旅遊資源
境內林木集中,鬱鬱蔥蔥,氣候適宜,雨量充沛,水面遼闊,水質清澈,可謂水碧山青,風光旖旎,且地勢環境優越,適合於度假、避暑、休閒等旅遊業開發。
房產開發資源
鎮內閒置空房場地較多,交通便捷,基礎設施配套,可供辦廠和房地產開發。八是現有存量資產的引資資源。鎮內現有大小規模企業35家,2006年工業企業年生產總值26035萬元,企業生產總值45598萬元,從企業產品結構看已形成了四大體系,①以水泥、紅磚、石碑、石灰、水泥瓦預製構件為主要產品的建材化工業。②以鑄件、鑄造、編制、包裝機械、耐磨材料為主要產品的建材工業配套企業。③以造紙、釀酒、桑蠶為主體的輕紡產業。④以大米加工、林產品加工、蔬菜加工、為主體的農副產品加工企業。
經濟發展
昔日靠土裡刨食解決溫飽的農民,如今手持訂單,將農田當作生產加工農副產品的車間,生產出高出傳統農產品好幾倍價錢的"原材料"。在斯家場鎮,農民朋友傍上公司、加工廠,當起了名符其實的"一線生產工人"。
斯家場鎮以龍頭企業為依託,逐步引導農民進入市場,通過廣攬農業訂單,促進農產品增值,為農民增收提供實實在在的支撐。去年下半年,該鎮積極和荊楚種業合作,引進其在鎮內建立了3500畝優質油菜種籽繁育基地。由公司負責提供種子、技術,並統一回收,收購時價格高出常規油菜籽的10%,據此,畝平增收30元,全部可增收10.5萬元。2002年,該鎮通過招商引資建立仙意薯類產品加工廠,加工生產粉條、冬粉等系列紅薯產品。至此,鎮內民眾種點紅薯僅僅當作豬飼料的歷史被改寫。該加工廠今年配套建立了400畝紅薯基地,通過和民眾簽訂單,將原料車間直接辦到了農田。今年初,該鎮又引進外地老闆建立萬年橋澱粉廠,專門生產紅薯澱粉。澱粉廠將基地紅薯種植面積擴大到1300畝,逐戶簽訂了種植、收購契約書。為提高出澱粉率,該廠從湖北農科院種子研究所引進出澱粉率高的紅薯新品種鄂薯407,其產量是常規品種的2倍,最高畝產可達1萬斤以上。一季畝
均收益都在600元以上,相較以往,畝平增收200元。該鎮通過引導民眾創新觀念,變革傳統的生產、增收方式,緊緊圍繞農產品加工企業簽訂單,較好地解決了民眾生產農產品難賣、增收難的困惑。
規劃措施
斯家場鎮採取多種形式和有效措施,大力加強村級組織建設,使全鎮14個村居黨組織,有固定活動陣地,且設施齊全、功能齊備、陣地規範的村居黨組織6個,並計畫今年5個村級黨組織(小堰當、姜家嶺、雞籠觀、白鶴山、舞龍山)達到村級組織規範化建設的要求,使全鎮村級組織規範化建設覆蓋率達到78.5%。為有計畫、有步驟的搞好村級組織規範化建設,根據市委組織部關於進一步加強村級組織規範化建設的要求,結合斯家場鎮實際,特制定本規劃。
指導思想
指導思想: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鞏固提高農村基層黨組織整體工作水平為主線,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目標,實施“雙培雙帶”工程,切實加強村級組織建設,為全面建設和諧小康社會發揮強有力的戰鬥堡壘作用。
工作標準和工作思路
工作標準:“七個一”,即以一個發展規劃、一套工作制度、一個綜合陣地、一個好班子、一支好隊伍、一個先鋒崗位、一個主導產業。
工作思路:認真按照“七個一”工作標準,建好班子,管好隊伍,規範陣地,促進規範化建設的具體實施,對斯家場鎮所轄的14個村居黨組織村級規範化建設“行一看二”,即“行一”部分村要加強村級規範化建設,如小堰當、姜家嶺、雞籠觀、白鶴山、舞龍山;“看二”部分村要加強村級規範化建設管理,力爭在原有的基礎上進一步牢固提高,如旗林、萬年橋、鞍子嶺、寶竹橋、趕子幽、文家河;部分村要加強村級規範化建設的籌備,如青竹灣、楊家溶、黃家嶺,使2007年全鎮村級規範化村級建設達到100%。
基本原則
1、量力而行,分部建設。根據各村的經濟實力和經濟承受能力,分年制定計畫,逐年實施,儘量在原有基礎上進行添置和改建,反對借債建設,突擊達標。
2、自建為主,聚力支持。各村居黨組織要克服等、靠、要的思想,立足自力更生,主動加強陣地建設。鎮委、政府也將制定切實可行的措施和號召包村單位對村級規範化建設進行大力支持,並將各單位的支持情況納入年終考核。
3、因村制宜,注重實效。經濟強村要立足長遠,爭創標準化活動陣地,貧困村要量力而行,以能夠開展活動,發揮作用為標準進行建設。
4、典型示範,建管並重。要採取現場會和“取經會”等多種形式學習先進的經驗和做法,提高自身村級規範化建設的標準。在注重建設過程的同時,要克服重建設、輕管理,有陣地、無活動的現象,做到建管並重,堅決杜絕“頭年建陣地,二年缺硬體,三年缺軟體”。對村級陣地建設要注重設施有人管理,活動有人組織,內容有人更新。
主要措施
1、加強領導,強化責任。鎮委專門成立領導小組,層層建立工作責任制,把村級陣地建設納入年度黨建工作考核,對每年確定的建設項目要定期檢查,全面驗收,形成部門牽頭抓,鄉鎮黨委具體實施,相關部門配合支持的工作機制。
2、強化措施,狠抓落實。各村要制定具體的村級規範化建設規化,明確實施時間,認真抓落實。鎮委要制定切實可行的措施,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聚集各包村單位的扶持資金,保證陣地建設工作順利的開展,確實解決全鎮陣地建設存在的客觀問題。
3、發展經濟,促進建設。各村要因村制宜,立足本地資源的優勢,大力發展和壯大村級經濟,興辦各種經濟實體,提高自身經濟實力。為提升村級陣地建設,提供資金上的保證。
新農村建設
一、發展經濟促增收。一是投資新建鞍子嶺沙石廠,積極服務金松紙廠和松林木業公司,促進企業發展壯大,在本地解決勞動力就業350人。二是大力開展陽光工程培訓,轉移農村勞動力100人。三是建設100畝柑桔示範基地,發展柑桔2000畝,建成水果專業村。四是實行一村一品,推廣優質稻種植1500畝。五是與宜都瓊天科貿植桑養蠶公司聯合,發展植桑養蠶500畝,逐步成為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六是壯大牲豬養殖規模,發展養殖大戶40戶,戶平出欄牲豬15頭。
二、興辦實事搞建設。一是投入8萬元,硬化渠道3000米,維修渠道800米,維修擴洗堰塘27口。二是投入40萬元,擴寬硬化組級公路10公里。三是實施農村安全飲水項目,新增自來水用戶300戶。四是普及有線電視,新增有線電視用戶80戶。五是實施農村能源建設,新增沼氣池40口。
三、提高素質建新村。一是建設圖書室、閱覽室、籃球場,添置文化體育活動器材,豐富民眾的文化體育生活。二是以農民夜校為陣地,定期開展農業技術培訓,使每個農戶掌握1至2門農業技術知識。三是繼續開展“十個一”農戶以及“和諧家庭”、“好婆媳”、“好鄰里”的評選活動,促進社會和諧、鄉風文明。四是嚴格按照建設規劃,建設好鞍子嶺、小堰當兩個居民小區,完善小區配套建設,搞好綠化衛生,形成好的村容村貌。
招商引資
一、土地政策
1、根據園區規劃,凡進園區的項目嚴格控制為工業項目,固定資產投資規模不含土地(下同)原則上要達到200萬元以上。
2、首批進入園區固定資產投資在200萬元以上,且固定資產投資密度不低於20元/畝的項目,除上交國家辦證費用外,實行“零地價”供應土地。
3、以一次性固定資產投資額達500萬元以上的項目,實行一事一議,享受更加優惠的土地政策。
4、享受土地優惠政策的項目在與園區議定的時間內建成投產,且在園區經營時間不得少於10年,使用期內土地用途不變更。
二、財政扶持政策
5、投資額在200萬元以上的生產型企業,其繳納的企業所得稅地方留存部分前5年金額獎勵給企業用於發展,後5年減半獎勵。
6、落戶園區的企業以增資擴股等形式擴大企業規模的,以其上年度繳納的企業所得稅為基數,新增的企業所得稅地方部分5年內由鎮財政實行50%獎勵給企業用於發展。
7、屬地級以上部門確認的高新技術項目,其繳納的企業所得稅地方留存部分前5年全額獎勵給企業用於發展,後5年減半獎勵,其繳納的增值稅地方留存部分5年內由市財政實行50%獎勵給企業用於發展。投資興辦生產型企業,且固定資產投資在500萬元以上增值稅地方留存部分5年內由鎮財政實行50%獎勵給企業用於發展。
8、鎮內生產型企業遷移到園區,投資額在200萬元以上的,以其遷入園區上年度繳納的企業所得稅和增值稅為基數,新增稅收的地方留存部分5年內各按50%的比例由鎮財政獎勵給企業用於發展。
三、收費政策
9、人民企業園為“無費區”,凡進園區投資的工業項目,本級行政性收費實行零收費制度。
10、園區企業免收供水開戶費,工料費,自投產之日起,前三年供水由供水單位給予10%的優惠,其中月用水費2千噸或年用水量2萬噸以上的由供水單位給予20%的優惠。
11、園區企業免收供電開戶費,工程管理費,企業生產電價按湖北省目錄電價執行。
四、服務措施
凡進園區的項目,一律實行零距離服務,並給項目單位統一發放“辦事直通卡”持卡人享受以下服務:
12、投資服務,園區以客商來由來訪實行首問負責制,項目從申報到的投產,由鎮經濟發展服務中心全程代理;隨時為客商提供行政協調,後勤保障等配套服務;主動為客商提供產業政策,投資程式等服務;投資協定簽訂後,3個工作日內發給用地紅線圖,土地使用證待企業建成投產並審計、驗收達標後發給;根據客商要求,在項目施工前通水、通電。經濟服務中心每月到企業登門服務,徵求意見不少於2次,並應客商需要隨時提供全方位的服務;項目工程竣工後,在資料齊全的情況下,5個工作日內完成驗收工作。
13、環境服務。園區內所有投資項目實行公安、監察等部門掛牌保護,實行一個項目一名鎮領導負責制,嚴禁“三亂”行為發生。對投資商實行重點服務,重點保護。未經政府允許不得拘傳投資商,尊重投資商生活習慣,解決其子女上學、本人及家庭成員健康體檢等生活問題。
14、本政策由鎮經濟發展辦公室負責解釋,凡原政策與本政策不一致的,以本政策為準。
領導班子分工
陳良:黨委書記、人大主席、綜治委主任。主持鎮委、鎮人大主席團全面工作,側重於工業經濟、招商引資和穩定工作。
薛志鴻:黨委副書記、鎮長、安委會主任。主持鎮政府全面工作,側重於農業農村、財政稅收和安全生產工作。
劉維佑:黨委副書記、政協聯絡處主任。主持政協工作。主抓民政、殯改、菸草工作,分管政法、綜治信訪維穩和安全工作。
梅 雪: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機關黨支部書記。主持紀委工作,分管黨群、精神文明建設、績效考核、計畫生育工作,聯繫人大和工商聯工作。
周明星:黨委宣傳委員、副鎮長。分管農業農村、水利建設、扶貧開發、農民工就業、電力、森林防火工作。
梅運國:黨委委員、副鎮長、黨政辦主任、工會主席。分管工業、財經稅收、機關、環保工作,協管招商引資、森林防火工作。
易 華:黨委組統委員、副鎮長。分管組織統戰、老幹部、城建、國土、社區建設工作。
周華平:黨委委員、政法委書記、派出所所長。負責派出所工作。分管政法、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民爆物品、煙花爆竹和菸草市場整頓工作。
何江南:黨委委員、人武部部長、安辦主任。主持安委會日常工作。分管武裝、安全生產、計畫生育、交通工作。
肖 潔:副鎮長、婦聯主席、鎮便民服務中心主任。分管婦聯、宣傳、勞動保障、文化、衛生、廣播、郵政、電信、食品安全工作。
黃岡荊州鄉鎮(一)
黃岡市和荊州市是湖北兩個重要的城市它們地大物博,現在就讓我們來認識一下黃岡和荊州的一些鄉鎮吧~ |
荊州市行政區劃
區縣 | 街道鄉鎮 |
沙市區 | 解放路街道| 崇文街街道| 中山路街道| 勝利街街道| 朝陽路街道| 岑河鎮| 觀音壋鎮| 鑼場鎮 | 關沮鄉| 立新鄉| 聯合鄉 |
荊州區 | 西城街道 | 東城街道| 城南街道| 紀南鎮| 川店鎮| 馬山鎮| 八嶺山鎮| 李埠鎮| 彌市鎮| 郢城鎮| 太湖農場| 菱湖農場 |
洪湖市 | 新堤街道| 濱湖街道 | 螺山鎮| 烏林鎮| 龍口鎮| 燕窩鎮| 灘鎮| 峰口鎮| 曹市鎮 | 府場鎮| 戴家場鎮| 瞿家灣鎮| 沙口鎮 | 萬全鎮| 汊河鎮 | 黃家口鎮| 老灣回族鄉 |
松滋市 | 新江口鎮| 南海鎮| 八寶鎮 | 涴市鎮| 老城鎮| 陳店鎮 | 王家橋鎮 | 斯家場鎮| 楊林市鎮| 紙廠河鎮| 街河市鎮| 洈水鎮 | 劉家場鎮| 沙道觀鎮| 萬家鄉| 卸甲坪土家族鄉 |
石首市 | 繡林街道 | 筆架山街道 | 新廠鎮| 橫溝市鎮| 大垸鎮| 小河口鎮| 桃花山鎮| 調關鎮 | 東升鎮 | 高基廟鎮 | 南口鎮 | 高陵鎮 | 團山寺鎮 | 久合垸鄉| 天鵝洲經濟開發區 |
監利縣 | 容城鎮 | 朱河鎮 | 新溝鎮| 龔場鎮| 周老嘴鎮 | 黃歇口鎮| 汪橋鎮 | 程集鎮 | 分鹽鎮| 毛市鎮| 福田寺鎮| 上車灣鎮| 汴河鎮 | 尺八鎮| 白螺鎮 | 網市鎮| 三洲鎮| 橋市鎮 | 紅城鄉| 棋盤鄉| 柘木鄉| 大垸農場| 荒湖農場 |
資市鎮| 灘橋鎮| 熊河鎮 | 白馬寺鎮| 沙崗鎮| 普濟鎮 | 郝穴鎮 | 馬家寨鄉| 秦市鄉| 江北農場| 三湖管理區| 六合垸管理區 | |
公安縣 | 斗湖堤鎮| 埠河鎮| 夾竹園鎮| 閘口鎮| 楊家廠鎮| 麻豪口鎮 | 藕池鎮 | 黃山頭鎮| 孟家溪鎮 | 南平鎮 | 章莊鋪鎮| 獅子口鎮 | 斑竹壋鎮| 毛家港鎮| 甘家廠鄉| 章田寺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