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鯉斜管蟲](/img/9/308/nBnauM3X4EDO2gzN0cjM0cTMyITM5cDO5MjMwADMwAzMxAzL3IzL2M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危害
![鯉斜管蟲](/img/e/fa5/nBnauM3XwMTMzYzM1gTM2YjMyITM5cDO5MjMwADMwAzMxAzL4EzL4U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1999年5月12日至19日湖北省紅安縣國營魚種場慘遭斜管蟲的害,死亡魚苗11428萬尾,損失10.萬元。一、危害魚苗的時間渤月年家繁期本場催產縫從5月5日開始到61999、青魚2日結束,共9批,催產親魚230組,其中5月7日至14日分別催產的四批親魚105組,生產魚苗11428萬尾分別於5月l:之日至19日慘遭斜管蟲的危,魚苗在出環前後全部死斜管蟲少則3個以上,多則幾十個至百餘個,這四批魚苗都被斜管蟲殘害,魚苗在出環前後全部死亡。
生活習性
![鯉斜管蟲](/img/a/25c/nBnauM3XygzNxkTM5ITN3cjMyITM5cDO5MjMwADMwAzMxAzLyUzL1g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斜管蟲病
一、發病情況
發病池塘水面3畝,水深1.2m左右。該批魚苗5月20日催產孵化,6月5日將魚苗放入網箱中,7日開始發病,12日大批死亡。養殖用水來源於南灣水庫,經蓄水池增溫後引入鱖魚池,微流水調節水質,日換水量30%~40%。水質參數如下:溶解氧大於5.0mg/L,pH為7.2~8.0,化學耗氧量為5.6mg/L,總鹼度2.04毫克當量/L,硬度2.76毫克當量/L,氨氮0.42mg/L,亞硝態氮0.0070mg/L,硝態氮0.10mg/L,發病期間水溫範圍為23℃~28℃。
發病初期,魚體表無明顯症狀出現,僅少數個體浮於水面,攝食能力減弱,呼吸困難,開始浮頭,反應遲鈍,疑似操作不慎和剛上箱對新環境不適產生的應激反應;再加上水溫較高,根本沒有考慮斜管蟲感染。此後幾天持續陰雨、低溫,餌料魚供應不足,魚苗遊動無力,在水中側游、打轉,每天都有少量死亡,至12日呈暴發性死亡。
二、臨床症狀
![鯉斜管蟲](/img/a/3dd/nBnauM3X3UTNxUTMzkjM0cTMyITM5cDO5MjMwADMwAzMxAzL5IzLwE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死亡個體體色稍深,口張開,不能閉合,體表完整且無充血,鰓絲顏色較淡,皮膚、鰓部粘液增多。剪取尾鰭和鰓絲鏡檢,發現大量活動的橢圓形蟲體,在顯微鏡下觀察,一個視野內達100個以上。由於蟲體的強烈機械運動,引起黏液分泌增加和鰓絲腫大,導致呼吸困難而使大量魚苗死亡。
三、病原
蟲體分為背腹兩面,側面觀背面隆起,腹面稍平坦,腹面觀呈卵圓形。活體大小為0.042mm~0.058mm0.026mm~0.044mm。背面前端左上角有一列剛毛。腹面左右不對稱,兩邊各有數目不同且長短不一的纖毛線,左側纖毛線8條~11條,右側纖毛線6條~9條,每條纖毛線長著一排纖毛,中間部分裸露。腹面前中部有一胞口,由大約16根~20根刺桿作圓形圍繞而成,呈漏斗狀,末端形成鉤曲。大核位於蟲體後部,橢圓形,大小約為蟲長的1/3;小核一個,球形,在大核後側。伸縮泡兩個,大小相等,一個在體前部偏右,另一個在體後部偏左。此蟲形態與陳啟鎏描述的鯉斜管蟲無顯著差別,故認為該病的病原是鯉斜管蟲。
四、防治措施
斜管蟲病一般流行於春、秋季節,最適繁殖溫度為12℃~18℃,20℃以上一般不會發生此病,主要危害魚苗、魚種,為苗種培育階段常見魚病。當水溫達到23℃~28℃時,因斜管蟲寄生並引起暴發性死亡的病例,至今未見報導資料。本次發病的主要原因是由於餌料供應不足導致魚體健康狀況較差,而且連續陰雨導致溫度下降,使池塘中的斜管蟲大量繁殖,從而導致大量魚苗死亡。
斜管蟲病的防治方法
![鯉斜管蟲](/img/6/2fc/ml2ZuM3XygTM3EzN4kjM0cTMyITM5cDO5MjMwADMwAzMxAzL5IzL1c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2、治療方法:①用125ppm福馬林溶液浸洗病魚10分鐘~15分鐘,間隔24小時再洗一次即可治癒,或用18ppm~22ppm福馬林溶液全池潑灑,可一次性殺滅蟲體,但使用福馬林後,池水因浮游植物被殺死,水中缺氧,要特別注意增氧或增大換水量;②用2%~3%食鹽溶液浸洗5分鐘~15分鐘,間隔24小時再洗一次;③用20ppm高錳酸鉀溶液浸洗15分鐘~25分鐘,第二天再洗一次。
羅漢身上的斜管蟲病
![鯉斜管蟲](/img/e/793/nBnauM3X4ATNwATO0MTN3cjMyITM5cDO5MjMwADMwAzMxAzLzUzL1M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感染詳述:斜管蟲是纖毛蟲,一種單細胞的、用顯微鏡才能看得見的生物體,不均勻地覆蓋著茸毛,茸毛推動蟲體在水中前進。使用中等倍數顯微鏡能看到斜管蟲,但是必須迅速採到標本,因為斜管蟲在魚死後兩小時之內就離開了魚體。這種寄生蟲首先侵襲受了傷的魚,但是在擁擠的環境條件里傳染到健康的魚。斜管蟲病使魚變得非常弱,嚴重的病例能對鰓造成長久的損傷。斜管蟲靠細胞分裂繁殖。
治療方法:如果魚比較強壯,對淡水魚類最好的治療方法是用3%的鹽水浸泡,讓魚呆在裡面直到它們蜷縮起來,然後迅速地把它們放回到它們自己的水族箱裡。作為一種替代並且刺激性小治療方法,是將魚放入1%的鹽水中待10-15分鐘,然後把魚放回乾淨的水裡,治療熱帶魚溫度最好在28-30度。或者可以使用新型抗寄生蟲處理劑。如果寄生蟲留在沒有魚的、溫度在30度的水族箱里大約5天,它們就會死亡。但是還必須治療魚體上的寄生蟲。
寄生於人體血液
![鯉斜管蟲](/img/f/ac3/ml2ZuM3XxQDM1MjNxIjM2YjMyITM5cDO5MjMwADMwAzMxAzLyIzL2E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鯉斜管蟲](/img/5/b89/ml2ZuM3X2QzN4UTN5EjM2YjMyITM5cDO5MjMwADMwAzMxAzLxIzLzg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討論:白細胞濃縮推片中發現的纖毛蟲為橢圓形,前端略尖,蟲體前端向腹面屈曲,腹面平或凹陷,背部隆起。蟲體大小為28~36×16~29μm,平均大小為33×19μm。背面纖毛退化,腹面有10餘例纖毛。細胞核有大小兩種,位於蟲體末端,其中大核1個,小核1~8個。胞口位於腹面靠近前端。胞咽由10根左右細長的刺桿組成籃狀支撐,向後逐漸細削,末端常彎轉。該蟲經中科院院士廈門大學唐崇惕教授和中科院院士中國水生生物研究所沈韞芬教授鑑定為管口目(Cyrtophorida)斜管科(ChilodonellidaeDeroux,1970)斜管蟲屬(ChilodonellaStrand1926)纖毛蟲〔1,2〕,該蟲形態與鉤刺斜管蟲(C.uncinataEhrenbery,1838)相似,不同的是該蟲的大核較大,約占蟲體面積的1/4~1/5,胞口位置較低,而鉤刺斜管蟲的大核只約為蟲體面積的1/25,胞口位置較高。因此該蟲可能為一新種。管口目的纖毛蟲常生活於食草類動物的胃腸道內、土壤中和魚類體表。該患者為農民,平時養羊、宰羊,此次生病前在宰羊時,手曾被刀劃破。推測羊胃腸或土壤中的斜管蟲屬纖毛蟲可能由皮膚破損處侵入體內並在血液中寄生而導致患者發病。斜管蟲屬纖毛蟲在人體血液中寄生並引起臨床症狀為國內外首次報導。該蟲為斜管蟲屬中的哪一具體蟲種及其發病機理、流行病學等諸多問題尚待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