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釋義
拼音
wén zhì bīn bīn
解釋
彬彬:古代指配合協調。文通紋,指紋理。並非我們一般以為的文化。它的引申意義可以是文化。質指質地。引申為表里的意思文質彬彬,紋理與質地協調,古人認識,比如石頭,其有紋理,其有質地,如此構成石頭的認識。引申到對事物的認識,人的認識也是如此。言語用文質來指代。從這個意義上說,其實紋理與質地比表里的說法更形象。
出處
先秦·孔子《論語·雍也》子曰:"質①勝文②則野③,文勝質則史④,文質彬彬⑤,然後君子。"
【註譯】①質:樸實、自然,無修飾的。②文:文采,經過修飾的。③野:此處指粗魯、鄙俗,缺乏文采。④史:言辭華麗,這裡有虛偽、浮誇的意思。⑤彬彬:指文與質的配合很恰當。
【譯文】孔子說:"質樸多於文采,就像個鄉下人,流於粗俗;文采多於質樸,就流於虛偽,浮誇。只有質樸和文采配合恰當,才是君子。"
【評析】這段話確切說明了文與質的對立統一,文與質相依存、不可分離、同樣重要,以此比喻理想的君子人格模式--文質彬彬。因而,孔子表達的"文質彬彬'與現在的含義,是有一定的區別。
文質彬彬(斌斌)
類似的用法比如文過飾非中的文。
把文質彬彬認為只是指讀書人的形象,顯然是錯誤的理解。
出處典故
1.文華質樸配合得宜,既有文彩,又很樸實。
《論語·雍也》:“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何晏集解引包鹹曰:“彬彬,文質相半之貌。”
《後漢書·章帝紀》:“敷奏以言,則文章可采;明試以功,則政有異跡。文質彬彬,朕甚嘉之。”
《南史·庾杲之劉懷珍等傳論》:“ 懷珍 宗族文質斌斌,自宋至梁 ,時移三代,或從隱節取高,或從文雅見重。”
明·劉基《梅頌》:“文質彬彬,德之儀兮。”
章炳麟《論式》:“如向者一二耆秀,皆浮華交會之材,嘩世取寵之士,噓枯吹生之文,非所謂文質彬彬者也。”
2.形容人舉止文雅有禮貌。
元·費唐臣《貶黃州》第三折:“見如今御史台威風凜凜,怎敢向翰林院文質彬彬。”
毛澤東《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革命不是請客吃飯,不是做文章,不是繪畫繡花,不能那樣雅致,那樣從容不迫,文質彬彬,那樣溫良恭儉讓。”
楊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三四章:“ 陳教授文質彬彬從容不迫地說。”
成語造句
例1: 我表姐的男朋友溫文爾雅,文質彬彬,氣宇軒昂,才華橫溢。
例2:乍看之下,那人看似溫文爾雅,文質彬彬的,但認識他的人都知道他實則是個齷齪不堪的偽君子。
典故譯註
【原文】子曰:"質①勝文②則野,文勝質則史③。文質彬彬④,然後君子。"
【注釋】①質:質地,引申為里。②文:通紋,紋理,引申為表。③史:表面浮華。④彬彬:謂配合適宜.
【譯文】孔子說:"里勝過了表就顯得粗野,表勝過了里就會浮華,表里協調如一,然後成為君子。"
讀解研究
這段話可以從各種層次上來理解和發揮。
大而言之,從文化人類學的角度來理解,"質"是指人類樸素的本質,"文"則指文化的累積。那么,"質勝文則野"就是指人沒有文化,就會像原始人一樣粗野、落後。"文勝質則史"就是指文化過於發達後人類失去了原來樸素的本質,顯得虛浮而沒有根基,所以要"文質彬彬",文化的發展要與人類的本質相適應,相協調。
小而言之,從個人修養的角度來理解,"質"是指質樸的品質,"文"則是指文化的修養。那么,"質勝文則野"就是指一個人沒有文化修養就會很粗俗;"文勝質則史"就是指一個人過於文雅就會顯得像個酸秀才,書呆子,注重繁文得節而不切實際。所謂 "百無一用是書生",就是典型的"文勝質則史",忘了做人的根本。 所以要"文質彬彬",既要有文化修養,又不要迷失了本性,只有這樣,才能夠稱得上是真正的君子。
廣而言之,"文質彬彬"還可以從寫作、藝術、審美的內容和形式、內在美與外在美、質樸與文飾等各個方面來力。以理解和發揮,從而使"文"與"質"成為一對內涵豐富而外延廣泛的範疇得到深入研究。所有這些,當然不是我們在這裡能夠討論得清楚的。
相關文章
旅居美國多年的一位朋友最近回國探親,他說,樓高了,馬路寬了,城市更漂亮了,可對人的素質是否提高了卻頗有微詞。我聽了心裡不舒服,本來想聽他誇獎幾句,沒成想他卻來了個一時語塞。
送走朋友後,我翻來復去地想,怎么也不能說素質更差了,只能說與城市建設日新月異相比,人的道德文明建設滯後了。我們生活在這種滯後現象中,習以為常,覺不著了;
而從外面來的人,下車伊始就感覺出國人的精神狀態與物質文明的不協調。
朋友的提醒使我想起孔子說的"文質彬彬"。"文"是指文采,文氣:"質"是指質樸,實在;在待人接物行為上,兩者搭配得當謂之"彬彬"。所以"文質彬彬"是"君子"應有的行為風範,是良好的國民素質的表現。不過在舊中國,勞苦大眾不是"君子"而是"野人",他們處在被壓迫被剝削的地位,他們在吶喊,在反抗,故不能在行為上文質彬彬。毛主席在《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中寫道:"革命不是請客吃飯,不是做文章,不是繪畫繡花,不能那樣雅致,那樣從容不迫,文質彬彬。"說得很對。不過到了"文化大革命"時期,這句話被"造反派"千萬次地引用,為他們的武鬥和野蠻行為尋找理論依據。那時候語言和行為越粗野就越革命,仿佛粗野是勞動人民的本色,斯文是資產階級的臭毛病。那時候一聲"我是大老粗!"猶如廣成子手裡的翻天印,只要祭起這個法寶,任誰也得稀里嘩啦,落荒而逃。如今"文化大革命"雖然已被否定,但是它養成的粗野言行習慣並沒有消失。
在現實生活中,孔子說的"質勝文則野"的現象隨時隨處可見。
在銀行和郵局裡,與國際接軌,畫上了1米線,但是許多人視而不見,還是前胸貼後胸地擠著,不給別人留一丁點空間。在公共場所,尤其是在飯店裡,高聲談論,高聲勸酒,達到多少分貝沒有測量,反正叫人難以忍受。友人最近去了一趟澳洲,回來說人家那裡空氣新鮮,人少,不擠。這話不假,不過我還要補充一點,人家那裡若不小心碰了別人一下,立刻就說excuse me!(對不起),好像條件反射似的。咱們這裡人多,做到不擠很難但是擠了別人說聲"對不起"並不難,可惜我們沒有養成這個習慣。我們的習慣是擠你沒商量。
凡此種種,不是和我們現在生活在其中的、已經大大改善了的物質環境很不協調嗎?朋友提到"人的素質差"也不為過分吧。現在全世界都在談論中國的崛起,主要是指經濟建設,在國民素質上,我們還遠遠沒有崛起。須知一個大國的國民,在言行上,無論對內對外,都應是文質彬彬的。這是文明禮貌的要求,也是自信心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