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文峰塔,位於榆社縣城東南一公里的巽山之上。清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年),為振興榆社文風而建,於雍正三年(1725年)告成。文峰塔不僅取景巧妙,構思奇特,而且工藝精細,寓意深遠,令人嘆為觀止。整個塔身,高約38米,內徑3米,共13層,占地面積69.2平方米,為入角錐形磚木結構的空心體。第一、二層磚砌月梯和迴廊,可拾階而上。三層以上用木板、鐵釘築梯,可攀高登臨。其間盤路曲曲,石樓層層,如步雲路。塔體外面,每層均有磚砌檐、椽、斗拱。四面砌有拱券洞門,可供憑覽。洞門上字匾闌額,花紋圖案工藝頗精;塔頂置寶瓶,玲瓏剔透。整個塔體,造型宏偉、莊嚴、美觀。文峰塔是榆社這個小縣城最鮮明的標誌性建築,它在榆社人民心目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這是因為文峰塔的興建凝聚了榆社人慾振文風、企求經濟發展的美好心愿。榆社是個山區小縣,自然條件極差,地下礦藏較深,沒有開採價值,地上又山高石多,制約了農牧業的發展,再加上幾千年來封建社會的摧殘束縛,榆社一直相對落後。但榆社人始終不甘落後,總是在想方設法,致力於榆社的發展,清雍正年間文峰塔的修建,即為最好的佐證。興建背景
據榆社縣誌記載:“在明時,榆社登進士者七人。”“至清初至雍正,迄今又歷70餘年,科第幾絕。”一般來講,一個地方,經濟興,則教育興,經濟衰,教育當然無以興之。閱縣誌資料,追尋逝去之時間,不難見出榆社當時經濟、政治、文化落後之慘狀!衰歸衰,慘歸慘了。殘酷的現實,窘迫的生活,並沒有讓榆社人喪失信心而退之、卻之,相反正是這種現實迫使榆社人去思考、去尋求改變現狀之途徑。時郡守王公視察榆社,他登城四顧,認為榆社文風不振、經濟蕭條,是縣城東南處的巽山低矮之故,於是建議在巽山建塔以補缺陷。清康熙61年,在全縣動員有錢紳士籌資建塔,至雍正二年功將近半,正遇連年饑荒,募捐難繼,有終止之勢,但紳士張漢英不願看到可使榆社振興的文峰塔工程半途而廢、就此終結,便近乎傾家蕩產獨出金數百,全力以助,終使文峰塔於雍正三年大功告成。從此滿載榆社人民美好願望的文峰寶塔巍然矗立於巽山之上。精神
文峰塔興建所折射出的不甘落後、頑強拼搏、企求發展的積極進取精神,文峰塔之興建能否興一代文風、振一代經濟,我們姑且不論,但文峰塔興建開始之決斷、過程之坎坷,卻凝聚了榆社千萬人的心血,寄託了榆社人民期盼興旺發達的迫切而又美好的心愿。這不難看出,文峰塔的興建彰顯了榆社人在艱苦的環境中逐步形成,又在同大自然的長期鬥爭中逐步升華的不甘落後、頑強拼搏、企求發展的積極進取的精神。成功興建原因
一是榆社人不甘落後、求變求興的欲望強。多少年來榆社相對落後,這是無庸置疑、不需辯駁的史實。但窮則思變,後則思進,衰則求振。正是這種欲望,凝結成為榆社人巨大而不竭的動力,不斷的促使人們去奮鬥、去拼搏,直至達到目的。這種求變求興的欲望是自然形成、而本質體現的,它是榆社人思想領域中的亮點、精華,是長期在艱苦環境中生存、繁衍、發展的榆社人所共同承脈的東西。當然,在困難面前失去信心、消沉墮落者也有之,但這不是主流。有外界人印象榆社人懶散,我覺得這是對榆社不了解的緣故,至少了解不全面。他沒有看到榆社人的主流,這種認識是片面的,錯誤的。榆社人的主流實質是頑強拼搏、積極進取、謀求發展的,文峰塔的興建是足以證明這一點的。二是榆社人團結互助、頑強拼搏的勁頭足。文峰塔的興建是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完成的。在連年饑荒,肚無盈食的情況下,前人能把十三層三十多米高,挺拔恢宏、滿承榆社人民心愿的文峰寶塔聳立在巽山之上,這靠的是什麼?這靠的是榆社人企盼興旺發達的迫切心愿,靠的是榆社人籌資出力的團結互助精神,靠的是榆社人奮力拚搏不達目的不罷休的頑強鬥志!只要是謀求榆社發展的事,榆社絕大多數人都會團結一致,不惜放棄個人利益去乾,甚至傾家蕩產都在所不惜。這是文峰塔興建呈現出來的又一個明顯的特點。我認為只要把握了這兩個特點,就能正確理解文峰塔的興建,也只有正確理解了榆社文峰塔的興建,方能比較準確的認識榆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