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樂旅

文化樂旅

文化樂旅--作者李賢娜,由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共240頁,它是一部歷史人物小傳,筆墨卻描繪了幾朝幾代的版圖和江山;說它是遊記,足跡卻又穿越了華夏幾千年。孔聖人,莊子,司馬遷,唐玄奘,李太白,嶗山道士,徐霞客……這些我們耳熟能詳的傳奇人物不應只是呆板的塑像,他們有血有肉,有情有義。 

基本信息

書名:《文化樂旅》跟著古人游中國 
作者:李賢娜
圖書封面
出版社: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市場價:35¥
開本:16開
頁碼:240頁
裝幀:平裝
出版日期:2012-11

內容簡介

《文化樂旅――跟著古人游中國》一書,說它是歷史人物小傳,筆墨卻描繪了幾朝幾代的版圖和江山;說它是遊記,足跡卻又穿越了華夏幾千年。孔聖人,莊子,司馬遷,唐玄奘,李太白,嶗山道士,徐霞客…… 這些我們耳熟能詳的傳奇人物不應只是呆板的塑像,他們有血有肉,有情有義,作者李賢娜身著漢服,讓自己的足跡穿過滄桑厚重的歷史與他們的重疊在一起,帶領大家一起走近這一段段真真切切的歷史。

編輯推薦

《文化樂旅――跟著古人游中國》是一本特別的旅行書,有別於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也不同於現代旅遊指南,你甚至可以理解為它是“穿越型旅行書”。它不是巨觀歷史裡的個人漫遊,而是一個人走出來一個時代的凌波微步。孔子莊子司馬遷李白唐僧蘇東坡丘處機徐霞客……他們的足跡檢閱著他們所處的時代。
《文化樂旅――跟著古人游中國》是你前往古代的“通行證”,它將帶你穿越到孔子們的時代,跟著孔子們一起行走在歷史中,一起“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作者簡介

李賢娜,文化信徒,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復興的理想曾穿著“漢服”遊學全國。走過沙漠,到過草原,渡過黃河,探過古墓,上過高山,下過深海,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在走讀間續寫文化史書――2002年起,個人文稿以不同筆名散見於國內各類報刊,為國內多位學者編輯過稿件,出版過《專屬於80後的回憶》等圖書。

目錄

前言 時光的遊記第一章 孔子――遊學中國第一人

旅行的意義:尋找他的理想他的國旅行
旅行準備:辦私學當官籌備經費
旅行途中:孔子的“東周列國遊記”
旅行攻略:跟著孔子遊春

第二章 莊子――逍遙天地神思者

旅行的意義:天人合一 逍遙長壽
旅行準備:解放思想 頭腦風景
旅行途中:莊子的“神遊記”
旅行攻略:跟著莊子游中國

第三章 司馬遷――採風拾遺話史記

旅行的意義:收集《史記》素材
旅行準備:“記者”司馬遷
旅行途中:司馬遷“歷史現場採訪手記”
旅行攻略:跟著司馬遷游中國

第四章 阮籍――駕車於世間亂奔

旅行的意義:構建精神“烏托邦”
旅行準備:從積極入世到超然出世
旅行途中:自駕車於世間亂奔
旅行攻略:跟著阮籍游中國

第五章 玄奘――一路向西樂行僧

旅行的意義:學佛
旅行準備:出家為僧 待機“釋游”
旅行途中:唐僧的“中國西遊記”
旅行攻略:跟著玄奘游中國

第六章 李白――南北漫遊俠客

旅行的意義:走終南捷徑
旅行準備:自我宣傳造勢
旅行途中:李白的“唐式俠客行”
旅行攻略:跟著李白游中國

第七章 蘇東坡――隨遇而安樂天派

旅行的意義:積極的生活
旅行準備:“優遊”蘇軾
旅行途中:隨遇而安周邊游
旅行攻略:跟著蘇軾游中國

第八章 丘處機――傳教布道萬里行

旅行的意義:宣傳道教
旅行準備:“仙遊”丘處機
旅行途中:傳教布道巡講游
旅行攻略:跟著丘處機游中國

第九章 徐霞客――好男兒志在四方

旅行的意義:考察人文地理
旅行準備:“驢友”徐霞客
旅行途中:徐霞客一直“在路上”
旅行攻略:跟著徐霞客游中國

後記 歷史的輪迴參考書目

精彩試讀

前言 時光的遊記

我想,不止一次地想,沒有飛機、高鐵、汽車,古人憑什麼比我們大多數人走得更遠?沒有廣告商贊助,也沒有遊記稿費,古人旅遊的經費從何而來?沒有登山鞋、潛水服,古人如何上山下海?沒有路燈,古人如何照亮旅程?沒有身份證,古人又怎能通行無阻?“高堂在,子女不遠遊”的古訓與“仗劍去國,辭親遠遊”的古詩誰主宰了古代旅遊?最重要的是古人怎能於困頓中保持“逍遙遊”心態?
帶著疑問,我翻遍了旅遊指南、旅遊文化研究、旅遊史乃至諸多旅遊雜誌。我看到最多的是口水化的出行寶典、千篇一律的風景美圖、賣弄艱深的歷史論文以及諸多旅遊城市的軟文廣告。可是,我想看的不是這些冷冰凍的地名和過分矯飾的景點。打動我的是以鮮活的古人為中心,作為個體而非群體存在的故事,是司馬遷筆下的人物列傳而不是中國通史。
史筆如椽,五千年的大歷史未曾斷層,我們代代習慣於在巨觀的歷史故事中漫遊。從石刻到龜甲,從竹簡到絲帛,直到我們有了宣紙,有了線裝書,資源總是有限,所以,群體性回憶取代了個體回憶。普通人的微觀足跡在中華幾千年文明路上幾被湮滅。我要尋找的不是時代里的一個人,而是通過一個人的足跡所走出來的一個時代,是司馬遷之於漢代,不是漢代文人司馬遷,也不是長安遊客司馬遷。
我不斷上路,帶著疑問,手持溝通古今的鎖鑰――自古以來先輩礪人自勉的座右銘,甚至是古人終生追求的目標和盼望達到的理想境界,“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書本是抽象,行知為具象,後者顯然更吸引人,“遠遊何處不銷魂”。我花了近十年時間走讀全國,一捆書一雙腳,找尋著通往春秋戰國、秦漢、隋唐、宋明的時光隧道入口。我的旅行分為三個時期:只求量的“速游期”、只求質的“漫遊期”、質量兼顧的“遊學期”。
第一個時期,天天趕路。從春秋走到戰國,又從秦漢走向大唐,再一路走向明清。說得雅,我是像狂熱的“冬粉”一樣風塵僕僕,追隨著諸子百家的步伐,恨不能一天走遍所有蜚聲海內外的名勝古蹟;說得俗,就是“上車睡覺、下車尿尿、景點拍照”的走馬觀花式瞎游。當然這一時期也有收穫,就是發現內心真正的旅遊訴求,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說,“我發現自己特別想去的地方,總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較深腳印的所在,說明我心底的山水並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種人文山水。”
第二個時期,越走越慢。從“一日看盡長安花”到數年看不夠長安,甚至流連忘返於一個個特色鮮明的無名小鎮。沒有唐僧的白馬、李白的輕舟、阮籍的毛驢……在當代我已找不到如此慢板的出行方式,哪怕是綠皮火車溫吞吞的車輪聲也被呼嘯的高鐵所取代。今天我當不了真正的驢友,無法“細雨騎驢過劍門”,唯有師從墨子,效仿中國古代文人最常用的徒步方式走走停停。我到白居易家中小憩片刻、在朱雀大街遇見韓愈和賈島、在長安西市看王昌齡飲酒斗詩、在山東杏壇下聽孔子弦歌鼓琴、在騰衝與徐霞客睹火山盡成灰……我不再是圍觀的過客,而是超越時間和空間的界限,與古人一起泛舟於歷史文化長河,不拘泥於“看景尋蹤”的遍覽,而感同身受於古人的行與情。
第三個時期,邊走邊想。遊走在歷史與現實之間,反思著古人旅行的意義,想像著古人之旅之於今人的啟示。比如古人所在不同年代的風土人情、社會景象和人世百態與今天區別何以如此之大?太白酒、東坡肉、孔府菜……這些和李白、蘇東坡、孔子有關的名菜能代表古人衣食住行游購娛的特點嗎?在古代所有旅遊類型中為什麼“遊學”最具有生命力?當社會安定、國家強盛之時,文人旅遊活動特別活躍,反之,則一蹶不振。文人旅遊活動和當時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有什麼密切關係呢?不同歷史時期,文人旅遊活動有什麼不同內容和特點?在歷史框架中又有多少人真正行得萬里路?
古人之旅遊不外乎五種:外交文化旅遊、佛教巡禮旅行、科學考察旅行、文人漫遊和帝王巡遊。因著歷史的推引,我在後期的旅途中將這五種旅遊都進行了梳理,但更重要的是展開了古今大串想。站在秦代阿房宮、漢代未央宮、唐代大明宮等宮殿遺址之上,我便拍下了秦漢唐的官場眾生相。站在中國史上最偉大的精神建築暨百家爭鳴所在地“稷下學宮”之上,我便側耳傾聽一場場學術爭鳴。站在古代遊學大師們中間,我便想到――孔子帶學生們周遊列國不一定只有四處碰壁之艱,其開創的“團隊游”不也極具時代意義?司馬遷的四處錄史不一定只有巨著重任之辛,其實地考察的“採風游”不也值得借鑑?阮籍駕車於世間亂奔不一定只有仕途不暢之酸,其瀟灑放縱的“自駕游”不知羨煞多少都市忙人。走終南捷徑的李白一生好行走江湖,其儒俠風采不也將“小資游”發揮得浪漫多情?縱然被流放的蘇東坡,也豁達地落地生根盡享“周邊游”,他開創的“農家樂”不亦樂乎。莊子坐在浩渺的水邊神遊,堪稱當代“發獃”的鼻祖,還有唐三藏的出境游、丘處機的巡講游、徐霞客的驢游……在古人的故事裡你總能找到當代的影子。
苦是余秋雨先生筆下《文化苦旅》所處時代的底色,但絕非古人旅遊的全部註解。樂,是我從與古人共同出遊當中找到的主旋律,或隱逸或放浪。我不是一個畫家,但擷取沿途風景的唯美片段,是我的樂趣。我願意將這種快樂的態度與輕鬆的學習方式與所有熱愛生活的人分享,這就是《文化樂旅》寫作的源起。
如果你是一個愛好旅遊的人,你會從中找到如何將“遊玩”變成“遊學”的樂趣。如果你是一個歷史愛好者,你會發現從一個新的角度去看歷史人物別樣可愛。我將其定位為一本特別的“時光遊記”,有別於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也不同於現代旅遊指南,你甚至可以理解為它是“穿越型旅行書”。它不是巨觀歷史裡的個人漫遊,而是一個人走出來一個時代的凌波微步。孔子、莊子、司馬遷、李白、唐僧、蘇東坡、丘處機、徐霞客……他們的足跡檢閱著他們所處的時代。這是一本經得起歷史考驗的旅行書,不必擔心因時代發展而被拆遷。因為它是城市的精神建築,築在所有熱愛中國文化的人心上。
打開《文化樂旅》,你就打開了一扇時空之門。這本書是你前往古代的“通行證”,它將帶你穿越到孔子們的時代,跟著孔子們一起行走在歷史中,一起“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