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女性主義

文化女性主義主張重新估價與女性有關的價值,開創女性的精神空間,弘揚女性的精神。 文化女性主義認同被壓抑的女性與男性不同的質量、經驗和價值。 文化女性主義主張重新估價傳統女性的技術和觀點,重新估價女性對文化的貢獻,超越男性的思維框架。

對女性價值的重估

文化女性主義於1970年代在美國女性主義中出現,它的主要目標是創造一種獨立的女性文化,讚美女性氣質,限定男性統治文化的價值。主要著作有金堡(Gayle Kimball)編輯的《女性文化:70年代的女性文藝復興》(1981年),內容涉及在視覺藝術、音樂、文學、戲劇、宗教和政治社會組織中的文化女性主義表達。
文化女性主義主張重新估價與女性有關的價值,開創女性的精神空間,弘揚女性的精神。文化女性主義認同被壓抑的女性與男性不同的質量、經驗和價值。認為這些是女性地位低下的原因。它不強調推翻男權制,而致力於認同、復興、培育女性品質,使之超越男權制,弘揚那些被貶低的女性價值。建立女性中心的文化和亞文化環境。因此,文化女性主義又被稱為價值重估派。
文化女性主義主張重估女性的重要性,認定女性價值高於男性價值,如果將社會建立在女性價值之上,將使社會變得更加“富於生產力、和平和正義”。它還認為,由於女性所擁有的母性本能,女性在生理上優越於男性。女性的性格特徵是人類行為最可貴的形式。它反對父權制社會為女性所貼的反面標籤,使用正面框架定義女性。
文化女性主義主張重新估價傳統女性的技術和觀點,重新估價女性對文化的貢獻,超越男性的思維框架。它們批判男性中心的宗教,提出各種女神崇拜的宗教。坎貝爾(K. Campbell)在《男人不會為她說話》一書中重寫了女性歷史。凱勒(E. F. Keller)的著作使人們重估基因學專家麥克林托克(Barbara McClintock)的工作,寫作了一部更加完整、更加準確的科學史。
文化女性主義主張重估女性的活動和倫理特徵。吉利根重估女性的關愛價值,認為男性只看重公平和個人權利,而關愛並不比公平低下。吉利根提出:女性的關懷倫理、母性思維、和平和關愛是最有價值的倫理。如果我們能夠將女性的形象確立為社會保護者的形象,高揚女性和母性——關愛、養育和道德感,社會將會變好。因此西方出現了母性運動。母親的經歷具有雙重意義:它既是女性自身的經歷,又是父權制的經歷。
文化女性主義認為,由於自然(生理)和養育(社會化)過程,或由於二者的結合,男女兩性形成了不同的價值觀。女性注重建立和保持深入的親密的關愛的關係;男性更願意表達其個人性和對他們所屬物及他人命運的控制。文化女性主義拒絕男性氣質對政治權力、經濟地位和醫學專業的追求,希望改變競爭的制度關係,將個人利益導向合作的制度關係,以達到共同目標。女性編織親密關係的能力是女性在私領域和公領域都擁有的能力。文化女性主義所主張的女性建構知識策略是,將分離(線性的、權威基礎的)與聯繫(同情、個人基礎的)結合在一起的模式。
文化女性主義在某些方面與結構主義女性主義有重疊。結構主義女性主義認為,女性與男性不同,但不是先天而是後天建構而成的。女性留在家庭中的傳統使她們更富於養育性、支持性、合作性。文化女性主義從立場理論出發,為女性爭取特殊法律保護,要求法律承認,由於只有女性生育,男性不生育,因此只有女性才有與此相關的特殊需要應由加以法律保護。這種新的法律實踐的一個副產品是將女性的價值觀推廣到整個社會。

女性優越論

在否定男性本質之後,文化女性主義進而肯定女性的本質。此時她們認為,即使男女兩性差別的生理基礎真的被剷除了,還是不能保證女性就一定能夠獲得解放。因此,她們不再主張剷除兩性的生理差別,而是去讚美女性的特徵,呼籲整個社會和男性重新評價和接受女性特徵。
文化女性主義不像自由主義女性主義那樣認為女人同男人一樣是由於她們分享了那些男性的能力,而是讚美女性氣質中的獨特之處,她們認為,這些特徵不僅不應當被否定,而且應當大力肯定,例如被動性,樂於照料別人的撫育性,富於感情,對他人的依賴等。她們為此列舉的原因如下:被動性可以避免人與人的暴力衝突;撫育性可以使人樂於去照料兒童、窮人和受傷害的人;對男性理性的崇拜會毀掉這個星球,反之,女性的重情感和重直覺則可以避開對生命毫無感覺的理性;依賴性對於地球的倖存也是絕對必需的,男女兩性之間、人與人之間、人與自然之間的相互依賴是絕對重要的。所有這些特徵都應當得到重新評價。
文化女性主義者進一步提出,她們對與男人平等不感興趣,假如平等意味著同男性壓迫者相同的話。因此她們反對自由主義女性主義的一些抹煞男女差別的主張諸如女性參軍等,而是主張男女都不應該參軍。

批判

女性主義理論由於過度強調女性受害面與受歧視面,並且將傳統道德皆化約為保守勢力而全數予以反對。由於強調極其抽象兼且毫無限制的個人“選擇權利”(所謂個人'系指女性),主張承認無酬勞動的經濟價值,並且把墮胎權、離婚權、性自由、性交易除罪、通姦除罪等作為反抗父權制的手段,皆受到嚴厲批判。
現代社會不斷泛濫的離婚、非婚生子女、單親家庭(絕大多數為單親母職),證明兩性之間的人倫關係已陷於危機。正如人類學家的研究顯示,儘管在新思想新道德的衝擊之下,這一類經歷依然使受害人創劇痛深,在心頭烙下不可磨滅的傷痕。即使是比其他程度比較輕微的遭遇,也往往帶來精神上的不安與折磨——比方一般非暴力性質的正常性交等。舊的規範縱使再不合理,一旦不存,取而代之的也不一定就是某種合理的新秩序,既無法則,又缺乏共識,反使眾人惶惶不可終日。(艾瑞克·霍布斯邦(EricHobsbawm)極端的年代頁505) 
 女性主義並不受到普遍主流學術界認同,而且至誕生來因為各種不經深思熟慮,缺乏任何分析深度,只因眾人作如此想便據此而發的公開宣示的理論,而飽受各界;例如精神醫學、社會學、現代經濟學與教育學界批判。除宗教與道德保守派外,批判的社會學派也認為女權活動是破壞現代社會結構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